|
1. 人体测量概述 a. 人体工学: 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 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 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 U) K' [4 ]9 G" Q& H3 _% e+ G- Z% w " `$ ]. r m) d# ^
b. 人体大小各不相同, 一般设计不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8 h* Q0 x5 ?2 p. y4 g
根据产品的用途及使用情况, 并按下列基本原则进行% f7 h6 M! A3 {6 b) h
设计:" N- {1 l; r W* `! L
1. 设计要达到适合体型矮小的操作者的尺寸. 在不涉及使 用者健康和安全时, 偏离极端百分位的第5百分位作为界限值.
; _/ g! b7 T% H) |/ H 2. 设计要达到适合体型高大的操作者的尺寸. 第95百分位作为界限值.( w) s0 s$ N" n6 N, v
3. 必须弄清设计使用者或操作者的状况,; H' L9 F0 ?# h% C( N# a, R
如:性别/ 年龄/ 种族/ 体格等
6 }- O7 |2 Z: F5 Q& M 4. 确定作业空间的尺寸范围, 不仅于人体静态测量数据有关, 同时也与人的肢体活动及作业方法有关
7 k% [# ~8 q! E1 Q! \ 5. 立姿人体尺寸数据应用: (参考图a)6 }/ F# I+ W/ c$ L$ G( _/ D8 Z- o
立姿身高: 是产品及设备高度的基础4 F$ ~' O; {) R1 V4 o H
立姿眼高: 用来确认操作时仪表的高度及角度
0 Q2 s, x6 k# A* }+ q- |% R2 a 立姿肩高, 手功能高, 肩宽, 两臂展开长等
, q: q) ?$ O0 U% M( m 坐姿人体尺寸数据应用: (参考图b)( P% a) N- h( F- X. J: b" n" `8 A
坐高, 坐姿人体尺寸最大前伸长, 坐姿肩宽, 坐姿下. _! A5 @( d; e1 o- }
肢长: 主要用来确定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 |# i1 i: P1 Z9 N3 Y& ^
坐姿眼高: 主要来确定操作时各产品机械的高度和需要被视看对象的位置. e: P/ J8 S* z4 k6 {8 o& C6 l
坐姿膝高, 坐姿大腿厚: 用来设计座椅及膝空间.1 M' l: s" `1 t- f, j$ K! C* `
小腿加足高, 坐深, 坐姿臀宽等" ~0 y3 h) Z- Y; A6 n9 k
其它头/ 手/ 足的尺寸数据应用: 常用于设计+ q; f5 W# j5 y6 V& S/ |& l
手柄, 脚踏板等相关尺寸.; z5 N) \1 l, j0 H3 k) K
c. 人体各部分结构参数计算& l% R* z r( e0 k; C
1. 对于设计中, 当人体数据无法测量时, 或简化
3 L: d3 K5 A t/ \* b" W6 @) T 测量过程, 通过人体身高, 可根据经验公式计, j6 _! k9 k# r4 g
算出所需各部分数据.
* U# T+ K( v6 m( K# ~根据GB10000-88标准的人体数据, 下列为中国1 }3 F6 l1 g5 g* ~# n# R7 s
成年人人体尺寸与身高H的比例关系(如图c)
# c4 ~0 a4 q6 l# E" B所示.
4 N, Y- q% Z& r0 l# {0 ?4 e( o 
) p4 N' |6 K* M0 I, T# {. W. u 图c-1 图c-2
( o- K# H: I2 @* I8 w# ?/ i2. 其它国家(美国/加拿大)男性坐姿各部分尺寸与身高H的比例关系. (附图)
7 P4 U' P3 h, v! Q& p! n7 T项 目 | 公 式 | 项 目 | 公 式 | 坐 高 | S1=0.523H | 坐姿两肘间宽 | S8=0.256H | 坐姿膝高 | S2=0.311H | 坐姿臀宽 | S9=0.203H | 小腿加足高 | S3=0.249H | 肩宽 | S10=0.229H | 坐姿肘高 | S4=0.135H | 上肢最大前伸长 | S11=0.462H | 坐姿大腿厚 | S5=0.086H | 坐姿眼高 | S12=0.454H | 臀膝距 | S6=0.342H | 两臂展开宽 | S13=1.032H | 坐深 | S7=0.280H | 坐面至中指指尖举高 | S14=0.795H | 2. 人因作业空间设计
2 z# _# f" w& |! x! \ a. 人体视野及所及范围# ~! d2 E: z: N' _. `
1. 视野: 指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 人体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水平方向约为180˚, 垂直方向约为120˚(其中视平线上方55˚,下方65˚).5 r0 B. _7 G4 ]
2. 主要视力范围: 是要求能迅速/清晰地看清目标细节的范围., q. t/ R$ q; w4 Y1 b. ]
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
. T2 ~% i% O, }& V$ S8 _2 s" F) ~ 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 视角1.5˚~3˚, 该区物体的视觉最为清晰.& _$ x$ b1 m0 R% Z
瞬间视力范围: 视角18˚, 通过眼球的转动, 有限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物体清晰., N0 f$ y9 ~3 m* w; W' o, s9 W
有效视力范围: 视角30˚, 是利用头部和眼球的转动,
: D) v" `' ~& y$ ^: o$ A) _# z 必须集中注意力方有足够的清晰的视觉.
# \% \2 L ^! w, ` ^ 目标距离: 目标在560mm处最为适宜, 低于380mm时会发生目眩, 超过760mm时细节看不清楚.$ y5 K8 Z* k4 E+ r* H; I
3. 眼高: 分为立姿与坐姿眼高, 两组数据均为作业参考项目范围.
! z3 y. }7 v. X$ d) c. S图d
6 a {9 e( @- d& |4 q
' ]3 J! e4 k3 q6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