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19|回复: 81

论坛知识积累杂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4 09: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论坛有一段时间了,知识积累了不少,记忆力下降,容易忘记。可是有些时候觉得翻找不方面,在这里给自己建个记事本。8 Q  z. c" _. O( m& [/ }6 d

; K0 q& U6 Y  K& v
/ Z. V1 z. I5 Z4 t: A+ p热装8 W/ l5 T  f0 Q! G, ~

0 Z0 r# y  f+ r8 w$ h3 r昨天同事说是红装,也是称谓的不同吧,概念一致 。我习惯叫热装,与之对应的还有冷装。2 t6 A$ X' r8 w, {, V9 O
% T/ b; c5 ?# u; l! I1 i5 B
6 L) o# ~: f4 @+ y

' `* O& Y9 \/ N6 g4 J5 N6 R( X( C- N# G" m0 O" N
过盈热装配温度的确定t=【(最大过盈量+避免装配擦伤所需的最小间隙)/线膨胀系数/配合直径】+环境温度
" D3 @( H! ~7 J! w/ v 其实我觉得这个公式还是有缺陷的,要考虑零件的制造误差和人为的测量误差,我觉得在公式前面加上个系数比较好,我个人的经验认为在理论上的温度2倍会比较合适 8 {- ?, Q9 n, ~2 c& `/ _4 F- ?

! \7 N$ r  E- H/ F首先根据两个零件配合的实际尺寸的过盈量值,确定被加热件加热后的实际尺寸;* j! d+ @  B" T6 p7 h
然后根据加热件的线性膨胀系数等参数,计算出实际需要的加热温度;
" {  m; {- @" V! v' b* ^建议实际加热温度略高出计算值。
+ u; X9 D# f3 H
& C4 S: R- u: E最大过盈量:轴的上偏差-孔的下偏差
' i: L. I1 C* L* c4 R避免装配擦伤所需的最小间隙:通常取公称直径配合H7/g6的最小间隙3 `* f, B7 i% N0 T8 I& B
线膨胀系数:零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查有关手册可得
( U# ?( B1 m  B7 a配合直径:——& Y; s% Z/ G8 `  a: w9 k
环境温度:装配环境的温度/ [& G3 W% Y1 Y8 G& K  I
t——加热温度, M# I( U* b) U
注:考虑到零件搬动时的降温,加热温度稍高点;若加热温度太高,可考虑将被包容件冷却。
5 @: C8 l( i! [* \( ^% \
1 `3 v! F% I( ^- G0 p2 z温度应该在200℃左右,太高了热处理过的材料会退火,把零件放进机油然后加热,差不多机油烧开温度就差不多。还应该考虑工件的回火温度,最大加热温度不能超过回火温度, ' T( h* }! {# B2 _! Y8 v

: U; i: D9 |( s6 P3 _. Z2 l另外裝配應注意
7 e" R: U9 h# M5 w" h! v4 r若物件相當大的話
5 ]2 J8 C+ O5 ]0 p0 s除了溫度要略高
+ ^4 U2 u. c2 U  b另外物件搬動時的溫降也須考慮3 R' Y. f( i9 F9 p. S: p
可以的話3 }) Q  X5 y' @+ L$ P
裝配時宜在壓床進行
/ O0 Y: o6 _! t% a5 O/ T萬一加熱溫度不足時
+ p! b! m: P; H3 A! Q) e可藉壓床進行裝配5 d  L) ^( S" W' X* [4 `
避免裝到一半卡住的窘境( t; U" n& |) M* [& q# @

5 k* B* P6 Z! s2 j) C2 ]4 b: e# Y如果温度过高,很容易产生轴与轴套之间的氧化皮,影响到质量问题。特别要注意,说是经验,但也要有个界限。9 ?1 Q7 T5 |, X# W
SKF公司的客户培训中提到,装配部位的温度+70℃为宜。轴承一般加热到80度左右就够了
! q5 W" C4 u7 w, X& D  }9 y高了对轴承就有影响了,跟退火一样
7 s- g- K3 Y% F( P  c. L型传动的联轴器是怎样装配的吗?很多联轴器和轴配合间是没有键的 它的过盈量是很大的 在安装的时候会加热到400度以上 一般用样棒来检测孔的大小 
3 c7 n8 ]4 O2 e8 V$ L( A2 H% O: }% [% J
JB/T 5000-2007中有详细的理论计算公式  再结合生产实际情况  应当可以灵活应用的
9 [5 m9 e$ V0 K: [- l; {3 g
: j1 c: D- V' _1 E& C) D$ f1 e  A) X5 O
' b7 q$ a3 t7 D) L1 A& U, z

+ c3 u4 V- \* C# Y9 {/ S: ^
& ?/ A+ U3 F. j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erowing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09: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09: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热得当的话材质不会有变化。. T% p4 R% U6 G! j' d
通常情况下热装时,标准轴承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120℃,精密轴承加热温度不能超过65℃。2 R/ r- q1 N- J& }
通常情况下冷装时,标准轴承的冷冻温度不能低于-55℃,精密轴承冷却温度不能低于-30℃。' B3 `! {9 u) t/ C/ S5 C) }; }3 E
/ m9 O7 {3 P+ j9 ]3 D9 A" I

2 L- v# r, [/ i6 X- s另有一点,如果冷装轴承的话,要注意冷却后可能产生冷凝水问题。
) ~$ @3 ]1 K) K6 n' v还有就是配合,轴承箱体公差一定要注意。如椭圆度,如果圆度有问题可能会挤压轴承,使轴承产生变形。
% H* Y) K0 {% z/ P9 {5 I. {. @
8 ~) s6 ?2 R9 G9 a- N$ o2 V( _' ?5 H$ u+ X( d
一般情况下,轴承难装的部位是内圈孔,如果轴对轴承孔的过盈量偏大,一是可以将轴承加热至120度或低一些,二是将轴浸液态氮。如果过盈量大到使用其中之一方法都不能达到要求时,就采取冷、热并用。
4 P: q" V* K5 W4 z5 g& p/ K/ S8 T5 X3 A" M
对于黑色金属的线膨胀系数α可以取12x10-6/℃。
# z# d4 O* @" t$ x' d% D
( Z3 v3 E. E1 L0 w; {* e轴的热膨胀量计算:αx△TxL(其中α为线膨胀系数,△T为轴承内外圈的温差,L为轴承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4 @$ S# _0 e/ Z6 |6 g
4 o7 F& n8 W7 p6 L. F+ f6 t/ @轴的热膨胀量经验计算:每1000mm长-每温升1℃-热膨胀量为0.01mm4 }9 I9 [$ p& T& p

! k; t8 s0 ~6 |6 M7 T应该是滚动轴承吧。
+ ]# }. Y) {0 t' B
8 E' j, E& Y, [需要根据轴承尺寸大小,过盈量,通过设计手册的线性膨胀系数查出安装温度。1 K0 V% Q; w8 i( q5 G$ |& W! R1 W2 P: w
; D9 {7 h) |0 Q& H0 u* a
5 g3 q2 c% b) I3 G4 X% w4 Y4 e0 l
在此要注意的是,加热不能用明火(温度过高且受热不均匀),不建议用加热板直接加热(受热不均匀);如果用油加热时,注意轴承不能直接置于油的底部,以免底部沉淀物污染轴承,且受热不均匀,油必须漫过轴承;建议购感应加热器。
* ?$ D3 b4 D7 t$ d7 H* `* y" f
) q" R9 ?+ e& W3 f4 F需注意的是,轴承加热最高温度不超过120度(以免轴承钢材退火),实际操作时,可以加热至比查手册得出的温度高10度左右,以免安装时轴承过程中,轴承温度下降导致无法安装到位。
( b5 R* e  G( H, Q$ g8 ?, ?& o
; t5 U# M, D3 r9 S在安装到位后,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安装力,待轴承冷却至室温后再释放,以免轴承冷却时因收缩导致轴承与轴肩产生缝隙。! s3 g. {2 q5 m7 b8 {; D) i

. S) ]+ {' H: q4 r; I- |4 N一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或者不够详细之处,大侠们继续补充。
  ~6 b6 T0 V, r& h! {* `- n4 ~
( U: H! X1 K5 K1 N7 w6 ~
; X0 `" k, {& T$ [$ v今天刚用热装法装了几个6222的轴承,具体方法是先把60#机械油用电热炉加温到100-110度之间,断电,将轴承放入油中等待温度升上来,温度计是采用红外线测温的。待轴承内圈温度升到90-100度之间,立即将轴承装入轴上。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轴承里面的润滑脂大量的流出。听工程师说到时候采用普通的机油供给,我个人认为这样不合理,但是也不好说什么的。3 o" N, z% a5 c( _& N

, t& n( [2 a* g) c/ I8 p4 D润滑脂的融化程度,一般在80度左右+ G( h0 U/ Z2 @6 W7 ~3 F8 R6 d
* q( L5 C+ d$ d! [# q  i
一般轴承里带的是防锈油不是润滑油,在加热时尽量使用与正常使用是同一牌号的润滑油. ]" T0 \0 V8 a
也有带密封的轴承会有润滑脂在密封里也是需要换成与实际使用相同的润滑油- U  d/ Q% x7 u6 U# G- p

* [) V4 l9 E: T) f' {# F- W# |我试过FAG的轴承 B7020C T.P4S.UL的 温度在55°C时 膨胀为单边0.03mm.. K  I2 g8 k* O+ f' N+ B

点评

谢谢提醒。上面这些都是论坛直接摘取,所以没有推敲。1.加热确实用不宜明火更恰当2.SRB还是SKF的加热温度记得MS高出10度,也不知道记得是不是准确.3.6222这个型号确实不完整,不知道确切对应是哪个轴承,  发表于 2013-6-14 11:01
与LZ商榷几点细节。1. “加热不能用明火”,是“不宜用明火”;2. “轴承加热最高温度不超过120度”,SRB可以更高,这取决于轴承回火温度;3. 6222轴承型号是否完整?6222一般是不会预填润滑脂的。  发表于 2013-6-14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0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在由于工作需要在各处寻找关于齿轮装配时,加热温度的确定方法。找了很多地方都没发现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后来通过查找了很多本相关的书籍,总算找到了一个比较确定的计算方式,现在和大家分享下。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同时,如果计算方式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出来。谢谢!  z) c% t8 l4 S' Y

0 b+ l7 ^+ j0 t* u! Q7 o! L8 w   T=A+B/αD  +t# `, V  f2 g/ Q( |* ~7 o- {
  f/ _7 t3 o  |- f
式中T ——加热温度                                °C
  K! N8 I- I. d# q/ [8 f$ T3 q$ ^       A ——过盈量                                     mm
  F  _) R& J9 L9 t% C       B ——选取的装配间隙                       mm$ I% s( n. f: S! j
       α ——材料的线性胀系数0 r) V- s- Q, h6 v4 Q$ Y
       D ——装配基础直径                          mm0 f! P+ }2 u4 ]2 w6 b7 N
        t ——装配时的环境温度                    °C, B: v4 C. _4 @: X" b% j

) e, W" C$ C  `/ ?5 c' T还有个就是关于保温时间的确定问题,不知道下面的计算方式是否正确:
: R1 ?0 Z5 p9 z) G7 y
. S0 ^1 u# U; Z0 O1 G      T=ad" z7 C, }  Y5 W" i4 X6 e' ]0 b
# e5 H1 J( z; x
T——保温时间                 min
, o( c/ P; i4 V1 a9 ~3 l5 w0 |* a' Na——保温系数               通常去1.2~1.5) U( r, t$ V- K2 b
d——工件的有效壁厚      mm
' q& ]& A1 l* H6 u6 F" E* c* H8 T3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的
; x3 _1 y$ y. T' z( Z  p+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1: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感谢Pascal 指出帖子中存在的不妥之处。

点评

hitzek77大侠,你太客气了。要说感谢,首先感谢你高质量的帖子。另外,你这种总结的方法很好。  发表于 2013-6-14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13: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积累的很全,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13: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着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心态。

点评

支持  发表于 2013-6-14 14: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14: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有心人,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5: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也一起收集,并且说说自己每天的收获

点评

嗯,像你学习。  发表于 2013-7-21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 12:29 , Processed in 0.0720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