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舞飞扬

传统方法与有限元法计算滑动导轨应力的比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jiuduan 发表于 2013-6-2 10:00 ; u* ~! U  H; c
传统计算方法,主要依靠手工列计算模型,手工代入数据时行手工计算,你可能的问题是:计算模型不正确,或不 ...

7 M: t9 s$ z( n% `" c$ _& f谢谢你的回答。两种方法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会有区别。
5 M3 F# }+ h) U(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1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接触面上哪些是用了摩擦。整个结构的边界条件。另外,模型网格划分也太粗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10: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就你的图很难说是哪儿的问题。比如约束加载,比如力加载。个人对SW的有限元的认识为,这个有限元模型的力加载选择和约束选择往往是最重要的。不同的加载和约束导致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我注意到你的托板上也有全约束,而这个全约束很可能就是导致你两个面没有应力的原因。
( L1 t7 ]5 q7 e如果方便,不妨发给文件给我。wuguangjp02@163.com
" y2 N( t) H, ?: u" V5 j另外,楼主是毛子版SW?我2012的不知道能不能的打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0: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6-2 10:26
% W8 Q% C! q5 Y9 U0 }  I说实话,就你的图很难说是哪儿的问题。比如约束加载,比如力加载。个人对SW的有限元的认识为,这个有限元模 ...
% E$ ~: ?/ h8 A/ y9 r
嗯。在这边用的是俄文的10版。12版的应该能打开的。( F- I7 ^2 |4 v
文件已发,麻烦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12: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6 g% d7 ?8 v) ?  M, e
你的模型什么没问题啊。为啥我算了下就有呢。难道你的版本问题。我没看数值。不过位置都有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6-2 12:33 ( H) E) E# Y. A: p
你的模型什么没问题啊。为啥我算了下就有呢。难道你的版本问题。我没看数值。不过位置都有了。
" ~: V( q3 u$ h
额....神奇了....
, _9 o% u: F8 H# d  X% U; @我的电脑看不到应力分布,但是我导师的电脑上有,是有问题的.../ V2 a: i0 N) L; L: H" l& A
为什么你的就有了...神奇啊!

点评

嗯...我现在下2012看看...  发表于 2013-6-2 13:55
换个版本看看  发表于 2013-6-2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3-6-2 12:33
* P3 k9 k6 E' ]9 M% b7 v1 d你的模型什么没问题啊。为啥我算了下就有呢。难道你的版本问题。我没看数值。不过位置都有了。
7 V- M- ~+ T% s2 M+ n
- S7 F$ {( D: m
   你看,神奇了...我用2012还是没有....为什么你的就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点评

。。。奇怪了  发表于 2013-6-2 2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19: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用过SW的有限元分析。不过楼主这分析是用于写文章吧,用到设计中这种分析误差会比较大。
; v0 G, z+ ^7 ~( T) A- q- B5 y. N$ ?5 H网格处理的略夸张。接触非线性,ABAQUS吧,做得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2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xinsl 发表于 2013-6-2 19:32 , s4 d+ Y; S  ?" s8 L
没用过SW的有限元分析。不过楼主这分析是用于写文章吧,用到设计中这种分析误差会比较大。: P* T! h2 l0 H( L. D
网格处理的略夸 ...

6 z! X/ F) P, N, N. {. _恩,写论文呢...问下,网格处理怎么夸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又重新试验了一次。你把你的第二个约束(我实在不认识俄文啊)改一下,改成所在面,不要用参考模型。我怀疑是这里的问题。
7 t0 q# E# Z; z. X8 H; U0 P& ~( H, X刚才看了看分析结构,感觉结果没有问题。也符合你的公式计算。不要只看那几个峰值。这个分析中,这些峰值的出现位置都是在小差值边线和圆角附近。这种突兀的峰值一般属于网格的划分跳跃问题。不用在意他。看主要的受力面结果。
* I2 r4 Y& W8 W, e3 g另外,一点个人经验。类似你的这种情况,尽量优化下模型,把不比要的圆角省略,小差值台阶省略。配合和加载用分割面来实现。这样无论对分析速度还是最后结果的判定都比较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6 19:10 , Processed in 0.08025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