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鹰

国内大量采用机器人,未来制造业新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9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端机械臂,中端机械手,高端机器人。
我们国家这么多人这么多山寨,这么聪明,未来自动化将大行其道,价格也会降低。
但有个问题要解决,就是自动化的发展需要人才梯度培养,造成的岗位流失亟待政府出政策。
自动化未来还要标准化,看看哪位可以做龙头老大。
这点上我建议社区可以组建机械手标准设计部,统一设计制作并实验标准机械手,然后将系统和图纸较低价格进入市场,为小企业提供技术储备,并迅速扩展市场,让未来的中端市场以社区标准为主。

点评

其实这个点子很见鬼,要成,除非免费到底  发表于 2013-4-10 20:48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你这想法很远大啊  发表于 2013-4-10 20:41
社区是个合作平台,希望业内高手和企业一起来合作共建。  发表于 2013-4-9 08:0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8: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中国能够开发并有质量可靠的RVHD谐波减速机,这个行业将真的会让制造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点评

RV是重要,但是比例没有这么夸张,机器人也就三四个地方用到RV,其他的还是齿轮结构,一个RV大几千,算算比例有多大。  发表于 2013-4-10 12:07
说得不错  发表于 2013-4-9 16:26
RV的成本约占机器人总成本的35%左右,是占比最大的部件,现在基本是进口,而且基本是日本两家公司垄断。所以.....。  发表于 2013-4-9 15:39
的RVHD谐波减速机高手们介绍一下,这个对机器人有何重要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9 1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8: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年好像说过检测设备,比如化验机器人将大幅增长。可惜找不到合适的伙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8: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对,好多关键部件自己都解决不了依赖进口,比如:谐波减速机里面的柔轮;
最终难免和汽车行业一样。现在是有不少企业都在上,我们厂去年就再提上一条机器人生产线,还派人去小巨人考察。
而且有政府资金支持,现在才知道预算一台立车都买不了,就打算弄一台放那当摆设,应付检查。在现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老板也没那么多闲钱,虽然目前劳动力短缺挺严重(从集团其他单位调人支援,行政部门去车间干杂活帮忙)。

点评

机器人重要的是系统,自身没那么重要,也就是个工具而已  发表于 2013-4-10 12:1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8: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4:}新的一次生产技术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9: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松的机器人用的是松下的机械本体,主要还是代理进口的机器人。主要还是进口的天下,瑞士的ABB和史陶比尔、日本的FANUC(发那科)、YASKAWA(安川电机)、松下、神钢、OTC。德国的克鲁斯(CLOOS)、KUKA(库卡)。目前机械本体的专用减速机主要是进口的,日本的Hamornic及帝人RV减速机,斯洛伐克的TwinSpin,或者韩国的SEJIN。只有非在线工作的机器人才偶尔使用国产的减速机。至于伺服电机,全部都是进口的。

      国产机器人的机械本体是没有任何成本优势的,所以新松根本不做机械本体,直接用松下的本体贴上自己的标牌。至于控制系统,差距更大。国产的控制系统基本全部都是采用速度位置控制,而国外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早就采用速度位置加扭矩的模式,如贝加莱机器人控制中的惯量前馈控制技术,它能解决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抖动的问题,提升机器人系统的精度和效率。至于机器人应用功能模块软件,差距就更大。

      机器人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目前一大批央企跟风上机器人项目、RV减速机、伺服电机等项目,但是你一看他们的研发计划,半年搞几个机型、三年就要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实在太不现实,目的性太强,就是骗取国家的拨款。按这种发展模式,再过十年,机器人依然还是进口品牌的天下,国产的机器人的关键件依然进口,成本没有优势,质量、性能又有差距,始终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恶性循环。


点评

做机器人这块我始终不看好,还是搞机械手先。  发表于 2013-4-9 09:37
俺以做过机器人,那个IK算法的控制芯片才是核心技术,以前俺们都找台湾工研院解决的,减速机,伺服电机确实是硬件的核心技术。一摸清楚了,就知道谁能做,谁不能做,还用多想。  发表于 2013-4-9 09:26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1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0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solo0352 + 1 对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9: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g2096 发表于 2013-4-9 08:32
我去年好像说过检测设备,比如化验机器人将大幅增长。可惜找不到合适的伙伴。

我有个朋友想做机械手码垛的项目,他手头有一批客户(50个以上),如果有兴趣,可以联系哈他。前阵子给他做过传统的码垛机。体积、速度和成本不太理想。所以现在我也在收集码垛机械手的资料。

点评

我可以提供前端的真空系统,实现Pick&Place。有机会介绍一下。  发表于 2013-4-9 09:57
谢谢。我只想检测设备,化验机器人  发表于 2013-4-9 0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9: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借这个帖子简单谈谈工业机器人吧!
        工业机器人(和普通机械手、机器手区别)目前在汽车行业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只不过可能不是汽车行业的朋友不太清楚吧,由于目前汽车厂(业内一般称为:主机厂)产能、产量都非常高,所以不用机器人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了,当然这里的工业机器人指的是“六轴机器人”亦称为“六自由度机器人”;再加上可以把机器人安装在一个滑台上,一般来说可以达到7个自由度(一般已经够用了)。主机厂主要在全自动化的车身焊装线应用作为广泛,即:车身薄板件点焊或者激光焊接(后者主要是德系车运用广泛)。目前国际上六轴工业机器人及其成套设备、解决方案比较成熟的有:德国KUKA(亦称“库卡”,这个在业界说是老大倒也不夸张,德国厂子、中德合资厂子基本上是这个品牌);还有就是大家熟悉的ABB了。日系的主要由川崎、发那科(后者被通用收购,所以现在也有认为是通用发那科)。另外韩国现代重工也有涉足,主要用于韩国车厂。
       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本身是产品化的东西(国外可以做成标准化、系列化),主要通过最末端法兰盘同作业器具(也有称为:末端执行器)相连接、相应接通电、气、液等,所以催生了所谓“ATC”就是一种自动结合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接通、随时断开。此外,末端执行器也是个非常关键、并且是非标准化的东西,常见的有焊枪(分为C型和X型两大类,还有非标准化焊枪)、抓取装置、定位式抓取装置(GEO抓具,相当于一个小夹具工装了)。
       工业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牵涉到工艺布局、工位方案、机器人控制、非标设计等。现在主要高端的是在做整个生产线方案,然后才是做非标设计,与其配合的还有:输送设备(知名的比如德国的AFT等)、焊枪(比如德国BOSCH等)。
       工业机器人及其生产线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有德国库卡、ABB、德国ETAG等公司,运用软件主要有DELMIA、ROBCAD等仿真软件等。
       目前国产品牌,如奇瑞、江淮等,车身焊装线基本上都是机器人了,只不过可能大多数是外国人做的方案,一条焊装线基本上是四五十台、五六十台机器人也很常见了。但是机器人生产线系统本身可能比汽车技术还要复杂一些的。

点评

对行业了解的真专业  发表于 2013-4-9 15:13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1 收起 理由
逍遥处士 + 1
老鹰 + 20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0: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机器人的要求会越来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机器人的时代来了,感觉做机构画图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学习,会越来越贬值。开始向编程学习,售后驻厂调试会是一个更有价值的职位。

真正的机电一体化的人还真的少哦。

点评

这个提示有价值。  发表于 2013-4-9 11:0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6 16:47 , Processed in 0.06206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