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转载:
8 f: ^5 D. c' g' T 正在核电股票疯狂重启之时,核电业内传来的消息却并不乐观。《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国内的核电大型设备制造仍然面临着挑战,甚至在核心锻件领域,遇到了日本的出口壁垒。
- x0 s$ O5 [( z4 g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已经有四处核电站建设重启,分别是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江苏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广东阳江四号核电机组和福建福清四号核电机组,但此间关键技术的国产化问题仍未解决。
) C4 ~; Q5 p, W5 e 遭遇日本设备技术壁垒* y# \" w* M& ^
唯一能够救活行业与中国核电业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正在紧急推进之中,然而推进过程并不理想。
; M% C; l1 W2 |6 ~: k1 Z% J 日本福岛事故后,中国的核电事业也随之停滞了20个月。“现在,我们又开始接订单进行生产了。”中国一重总经理吴生富向记者表示。
1 m; G8 v6 |8 h h; J0 g* s 2012年10月24日,《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这两份文件被认为是核电重启的重要标志。但是,核电重启并不意味着核电装备业将重见光明。
4 g3 A; }% @8 V b$ o, _ “按照核安全规划,核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指标10的负5次方到10的负6次方。”吴生富表示,“这只有第三代核电才能满足需求。”中国一重是中国核电领域最大的锻件制造企业,在核岛核电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而核电锻件则是核电站建设最核心设备的使用原料。
0 I# U& k" H9 H- D" f “新的订单正在核算,原来的订单暂停了。”吴生富这样形容企业目前的状况。
% v; a3 f( O( x) P0 ^ 唯一能够救活行业与中国核电业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正在紧急推进之中,然而推进过程并不理想。其遇到的阻力和复杂程度已经超乎想象。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人士表示,由于生产第三代核电所需要锻件的技术要求特别高,所以,在国内企业难以达到生产要求的前提下,中国从日本和韩国购买了大量设备和锻件。3 f3 Z4 R I$ D* i9 ?+ }
但是,这一解决方式也遇到了复杂的难题。吴生富表示:“日本企业不会什么都卖给你,尤其是反应堆压力容器核岛锻件,这是重中之重的产品,其他的还可以卖给你。”4 N/ v% \5 i. i0 u0 ~5 ]" _& q
据了解,在反应堆容器低温冲击韧性这一问题上,日本制钢所掌握着目前最先进的工艺,日本制钢所总裁Ikuo Sato曾表示,该公司在核能行业关键领域的统治地位, “我觉得,未来几年,很多中国竞争对手将对我们构成巨大威胁。”
( Z2 E7 [. m" k0 W2 E. Q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制造用于核压力容器的大型钢铁铸锻件市场,日本制钢所约占全球80%的份额。 }. T5 k& y& v0 A4 k. H. H
实际上,2011年,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核技”)曾经带领中国的4家锻件企业前往日本制钢所,其中包括中国一重。“引进他们的技术也很困难。”国核技人士向记者表示。但是,具体原因并未指出。
/ s9 k6 h, z0 ^) b 中国核学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在中国核电发展中,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过一次,日本和美国都有过对核心设备和技术保密的行为。”! i5 T: @ [* u# Z
第三代核电技术知易行难' J& c; @4 s# }( Q. R6 o) V! X
接受巨大考验的第三代技术核电站,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难题。管理难题同样复杂。由于AP1000机组核岛设备采购模式非常复杂,核岛主设备的关键材料和部件经过多层分包。因此,各级分包商的质量、计划的沟通异常困难。2 B$ i3 k% U5 c
受到日本技术壁垒的制约,国核技最终采取了一种复杂的合作模式,反应堆堆压力容器由美国西屋负责向中国联合采购方供货,由韩国斗山重工承制,而韩国斗山重工则又把部分大锻件给中国一重制造,呈现层层分包的局面。1 _6 H$ w1 u% C; l! |' e* ~
最终,在韩国技术的指导下, “中国一重已经掌握了成套设备的生产技术。”吴生富表示。但是,这并没有取得最佳的结局——虽然中国一重掌握了生产技术,“但是,锻件生产的性能并不稳定。”国核技人士表示。
7 n5 W3 W3 W D( k# [ “新开发产品质量稳定性有一定问题。”吴生富也承认这一问题。按照中国一重的规矩,“不合格打废,合格才提供。”因此,在锻件建造成本上,远远高于日本制钢所。目前,中国一重正在进行生产线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l8 m2 p/ e8 Q( c 中国从美国西屋公司处引入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即将建成的第三代技术核电站位于中国的浙江,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负责引进技术,该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建设最快的一个机组,预计进行试运行的时间为2013年11月,在此之前,计划使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企业,只能等待这个项目的成功完成。”
# {4 W! v* C p3 e 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全行业基本都处于等待的状态。在发改委放宽审批后,国内已经有四处核电站建设重启,分别是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江苏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广东阳江四号核电机组和福建福清四号核电机组。6 V2 d) i1 o- `) I. y f, ]
这四个机组与西屋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并不相关,因此得以放行。# p. ^. z# M0 m- d K
据了解,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属于第四代核电项目。广东阳江四号核电机组和福建福清四号核电机组的设计,是中国二代半的技术,但是由于机组建设必须要成对,因此在建成三号机组后,必须要引进四号机组。江苏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则是俄罗斯的合作项目,是中俄标志性的合作项目。除此之外,已经审批通过的核电项目几乎都停滞下来,等待AP1000(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进展。5 x) E) @7 V- V6 F+ V9 h0 Q: W
此外,各大核电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三代技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关于三代技术的设计,中国一重参与研发,只有部分材料达到要求。+ @ v" t. L1 z
目前,接受巨大考验的第三代技术核电站,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难题。管理难题同样复杂。由于AP1000机组核岛设备采购模式非常复杂,核岛主设备的关键材料和部件经过多层分包。因此,各级分包商的质量、计划的沟通异常困难。& y) d" `+ ~, _& [% l& K7 a! t* j V
“同时,考虑到锻件制造技术的保密和避免制造车间出现多方建造人员同时见证的情况,韩国斗山和中国一重的锻造车间都不允许设备监造人员出入,因此导致各方设备监造权利难以落实。”一位参与中国一重生产和研发的人士表示。
6 X2 g; `3 c) S/ J-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