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讨论要不要有“教学型教授”的问题,据我所知,其实在许多高校的实践中好象早已实行了,如我们就有偏重教学的教授,偏重科研的教授,若没有任何本科教学,就不能升教授,只能升研究员了。但只教学,没有任何科研成果,或教学优秀成果,没有发表论文,没有出版优秀教材,即使课教得再好,也是不可能升教授的。偏重教学型的教授,只是课时要求多一点,而科研的成果要求低一点罢了。
m, G s. E, R7 p
3 M `+ g7 e+ g* w$ t0 b至于为什么要升教授,我想最主要是读书人的面子问题。工资有点点差别,但差别是不大的。另外升职称的好处,可能就是可以被外面一些单位请去做“专家”。目前在我们环境领域,项目立项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主管单位就要组织专家搞评价报告书的评审会;一些国家、省、市、部和局的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或科技成果鉴定,也必须请专家来评审;工厂开发出的一些新产品,要请专家来鉴定;现在提倡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评估会也必须请专家来进行,且必须要有一名环境方面的专家;对于请专家,一般必须是副高以上的职称,有些专家评审会,为了强调评审会的重要,就都请正高职称的人来做专家了。做专家的收益,有时比工资要高得多。
2 B/ q! _$ i6 Z5 q+ A @1 t* [2 [) l6 Y& N6 K q) E
最近有二家大型食品饮料企业需要做清洁生产的评审,这二家企业同属一家大公司,目前在广州以生产饮料为主,项目评审流程正常是:参会所有人员介绍,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清洁生产依托单位人员等。然后就是由企业做清洁生产情况的介绍,工厂现场考察,专家及领导提问,讨论专家意见,宣读专家意见,企业负责人讲话,领导讲话,结束。 - ?: N5 s, d3 _; M
4 a! S. [) T& ]" }# n
一般最常用的中高费方案主要有:用变频器来节省一些动力系统的电耗;用热泵代替直接加热(特别是加热温度不高,且工厂其它工序有需要冷源的场合)来节能;清洗工序改为逆流清洗工序来节水等。作为专家参加这种评审会,政府指定的评审组织部门,会发一笔专家费(一般一个项目1000元含税),被检查的单位,有时也给专家辛苦费,有些工厂还会给一些工厂中自己生产的产品。 - z$ H. Y( O. l/ f: `) C- J
3 J% ^0 Z) X( V/ M* U4 X3 m
收了专家费,总要贡献一点自已的智慧,故每个专家都要发表或多,或少的意见,有些是对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提出改进建议,有些找出工厂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有提出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可以开展的工作。写清洁生产报告书的单位叫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
& M) w- p; e$ ^; N: ~* R! E/ i9 ~8 \% V, z
这二个饮料企业,属同一家大公司,二家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大,且清洁生产的高费方案也几乎相同。听完清洁生产开展工作的介绍,及工厂现场的实际考察,这工厂的设备应是比较先进的,且选用的主要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国外的知名品牌的产品。时间太短,也难以发现比较大的问题,故只找了2-3个小的问题,在评审会上提出目前工厂的生产用水,大部分都进了产品中,进入产品中的水是通过反渗透工艺生产的。反渗滤的浓淡比是多少,单位负责人表示工厂目前的浓淡比是淡水60%,浓水40%。他讲,全国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我知道,广州的自来水,矿化度低,即使反渗滤的浓水,有时矿化度都比北方有些地方的自来水要低,故在广州的饮料生产中,采用二级反渗透系统,自来水的利用率,完全可以从现在的60%,提高到80%以上。这是二个年消耗100万吨自来水的饮料厂,若水的利用率提高20%,一年的节水量就是40万吨,现在国家节能、节水、降耗的要求不断增加,且自来水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个清洁生产措施的提出,一定会起到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 L+ I" R) o! b Q, x) S) f" p/ Y9 D0 L2 O
一天对二个工厂的评审会,专家费差不多4000元,专家的建议应能提高他们工厂的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降低他们的产品水耗,也能节约他们产品的生产成本 . a {% `- o2 ]5 l" |' j4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