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17|回复: 82

机械行业的中美比较(偏重人才培养方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8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面"只看该作者"可以连续阅读楼主的作品。



开头的话:
很早就浏览cmiw, 一开始没有注册,后来注册了,也没怎么发帖。

国内的论坛,气氛好的很少。我知道的其它几个气氛友好的都是小型论坛,像本坛这样规模大而且友好的是绝无仅有。

CMIW还有一点不一样的,就是对整个行业的关注。对机械行业,我是有观察、比较和思考的,但没有时间写下来。在网上写东西,好的就是有个互动过程。我笔头比较慢,有时候一些复杂的问题,又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所以很少发言。如果我有一段时间太忙了(也许一丢就是10天半月),没有及时回复网友问题,先请多包涵。

行业不行,是因为产品不行,产品不行,是因为人不行,人不行是因为教育不行。中间的话(产品不行,是因为人不行),我记不清是张瑞敏还是玉柴创业者王建明说的。前后的话,是我顺竿两头延伸的。

我着重讲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再简单谈谈行业问题,最后提出路。

我们都知道国内的大学教育不行,但具体是哪里不行,就说不到点子上了。这个问题,是我到美国多年以后,慢慢观察清楚的。
我的专业不是机械,但和它粘边。工科都是相通的。

1. 产品设计制造课程:

国内机械(或者扩大到整个工程学科)教育的一大缺失是没有产品设计制造课。
什么是产品设计制造课。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点介绍MIT机械系教学的中文资料,我觉得里面内容还是值得一看的。
doc.baidu.com/view/475d40c42cc58bd63186bd33.html
大家先看看资料,我再来比较中美两边教学的异同。

点评

深刻!  发表于 2012-8-14 16:48
期待楼主后续,还有很多分没加呢^_^  发表于 2012-8-9 21:26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74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50 编辑采用
绿人科技 + 1
rongjian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子子61961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卖糕的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憨老马 + 1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01: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密 于 2012-8-10 08:36 编辑

想发到二楼,发现无法修改了。
谢谢各位捧场。我比较了解的也只有美国。我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比美国的要好。之所以重点谈教育,而不是讲公司。主要是因为相对而言,我们的教育水平差距太大。美国的公司,有优点也有弱点,问题多多。公司内部治理的水平在西方国家只是一般般。但是仗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秀的技术人才,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美国的高教水平,的确是首屈一指的。我说的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很准确。但是肯定是自己的见解,大家兼听则明吧。

2.动手环节是关键
20年前,我在国内大学当老师的时候,教研室常开会,讨论课程改革。那个时候觉得50年代搬来苏联的一套课程,专业划分过细,内容陈旧。那时课程改革还是以美国高教方式为蓝本,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现在在网上搜索,还能找到不少大学网页讲这事。后来到美国,才知道人家的重点不在这里。我们当老师的其实是以其昏昏,使其昭昭。
我们原来学的苏联课程体系,只有毕业设计,没有这种产品设计制造课程。美国课程,强调动手实际把装置做出来。特别强调动手环节,要学生做出装置来。我们国内的课程,也有要动手的,比如金工实习。那只是跟班走一遍,是个过程。人家是要你自己设计、作出装置来。我举的MIT的例子是4年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课。美国工程类本科教学很多课程,本身也要求做装置。我读书时做RA,经常到系里一个实验室找电子元件。看到一门面向低年级的课,类似我们的单片机课,眼看到他们把装置越做越复杂。我们这边主要是教师搭好装置让学生跑跑程序。期末,有各种自动控制的小车在一楼大厅跑来跑去,是他们的大作业。(这还不是高年级的嵌入式课程)。
我们做过金工实习后不久,怎么开各种床子很快就忘记了。人家不停的要做大作业,自己非得去加工一些零部件。手艺会越来越好。我也去过机械系大楼,里面有个大房间有各种螺栓、螺母,金属棒才等。有个房间有车床、钻床。这些学生都可以随便用。
美国教育重视动手,从幼儿园就开始,从弄些纸糊的玩艺起步。他们高中的物理课是含在科学课(SCIENCE)之中的。也有大作业做装置,我们本地高中就有一道题:做一个装置把鸡蛋放到1米(原题1YARD)高处落下,不摔碎。装置越轻、落下时间越慢,分数越高。这是人人要过关的题,不管你以后上大学是学文科还是理工。
30年前,我们的中学教育就有四化的说法。课本题目化,题目考卷化,考卷答案化,答案标准化。
我们重视做题目的习惯一直延伸到大学。80年代的中科大的学生是很刻苦的,你看看他们很多时间也是用来做习题。

3 作业中的编程多
我修的研究生课程,大多数课程的课后作业主要是写程序(PROGRAMMING,也叫LAB)。一个学期十几周,8、9个LAB。除了2次期中考、一次期末。平时多数一周一个编程作业,少数复杂的给两周时间。编程一般用C语言,有时也用MATLAB。编程之前一般要做公式推演、建模,最后往往是仿真计算。这比在纸上做题要更锻炼人。也可以养成建模求解、优化设计的习惯。低水平的设计一般是套套公式。 楼上有人说我们这边大学是偏重理论分析,那是自欺欺人的说法。没有建模仿真计算的本事,能吹自己的理论分析强?
如果有人想详细了解美国相关课程的内容,可以上网查看课程的详情。一般往年课程的作业题都可以找得到。

点评

谢谢老鹰。  发表于 2012-8-10 08:40
发几楼都可以,1楼点击"只看该作者"可连续阅读。  发表于 2012-8-10 08:04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1 收起 理由
everfree + 1
老鹰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业的出路何在?

      国内企业的问题,宏观是没有法治环境。关于宏观,我不想班门弄斧。因为诸位比我更了解。从微观来看是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从中观来看,也就整个行业来看,如何把一锤子买卖变为永续经营,坑蒙拐骗变成诚实守信,才是一个大问题。企业普遍不敢用国产产品的原因,在于除了价格,无法准确获取产品的其它信息,如性能和可靠性。另外,国产产品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不好。这一次,买到的产品也许质量还不错,下一次,买到的同一款产品,可能很快就报废了。最后,别的都是假的,只有价格是真的。最后就只剩下不顾品质的价格战了。

     行业的出路在于改变行业生态,变互蒙互损为互惠互利,变劣币驱逐良币为优胜劣汰。改变行业生态,关键在于提供产品的准确信息,保障正常交易秩序。让诚实守信者得利,坑蒙拐骗者出局,优胜劣汰后,行业水平会逐步提升。做到这一点,是不是可望不可及呢?其实难度并不大。主要是我们没有认真的思考和实践过。在我国古代,那时告官兴讼的成本很高,行会、行规就能保证交易正常进行。我们的社会,近代以来,是被高度原子化了,自组织能力被阉割。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如何才能建立正常的关系,没有被认真探讨过。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存在是正常社会活动的保障这种常识被某些人视为洪水猛兽。

     现代社会,人心不古,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机会重建正常的社会生态呢?我的回答是现在开始行动,恰逢其时。一个圈子里,坏人猖獗,是因为好人不作为,或者是好人没有联手,只是单打独斗。互联网的出现,使通信成本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只要规划、规则合宜,好人的合作就可以顺利实现。一个社会,一般来说,本性愿意主动行善者,大约有5%。这些人富有牺牲精神,以助人为乐。愿意向善者,大约有1/5到1/4,这些人愿意互利互惠而不愿损人利己。社会上的作恶者和胁从犯也有相应的比例。其余的是哪边势大就往哪边倒的墙头草。我们国家大、人口多,5%的人绝对数量也不小了。现在的信息技术,又可以打破以往人际交往的地理阻隔,有了这些富有牺牲精神的先行者,一个互惠型的小环境肯定可以建立起来。具体到机械行业,我的设想和倡议是:

      部分先行者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中立、公正、专业的社团。它有自愿加入个人和企业成员。个人成员是社团事务的参与者。企业成员是产品的生产者和用户。就人员而言,提供学习、培训、就业指导。就产品和企业而言,提供产品的真实信息。性能、可靠性的客观评价。而不是原来生产企业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保证交易秩序。设立专门调查组,成员是有良好声誉、高专业水平的热心人士。如果产品使用出了问题,要调查原因,保证赔偿(赔偿额可以封顶)。是使用不当,还是产品本身问题。产品本身是设计问题、材料问题,还是生产质量控制问题。新产品出质量问题,并不少见。不要一棍子打死,如果质量改进了,也要及时发布新信息。对于调查和判决程序,可以参照陪审团机制等已有运作机制。做到公开、公正进行。对于违规企业成员可以给予除名等处罚。 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推广:通过信息搜集和调查发布需要开发的产品清单,鼓励成员企业认领可以开发的产品。

      社团的独立运作,是保障其中立客观的必要条件。其所需的经费(如调查费用),也应当有合理来源(比如应不依赖于被调查双方)。现代社会,良好商誉就是金钱。长远来看,可以建立低收费的交易平台。现在的网络交易平台,如淘宝,也要收费了。其支付手段,如支付宝,也有抽成。我们能建立不以赢利为目的、低成本的业内交易平台,其信誉会高于目前的平台。

       另外,就是可以给企业作咨询服务来提高企业水平。咨询服务可以涵盖产品的市场前景、设计与改进、质量控制等方面。收费大部分支付咨询小组成员的报酬,少部分可以留给社团使用。

       建立中立、权威的第三方社团(不是那种联谊性质的)来发布产品信息、解决内部交易纠纷。可以降低产品的推广、交易费用。使企业专住于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上。一开始, 重点瞄准中档、替代进口的产品。只要产品的性价比高于进口产品,又有售后保障,替代进口,改变单一价格战的局面就能实现。

上面的设想和建议写的很粗浅,如果有人感兴趣,我还可以和大伙做深入探讨。

点评

希望楼主这方面的大作尽快出炉。对中国民营机械制造企业,这个需要很紧迫,否则,会死掉一大批企业,对个人和社会,那都是不必要的损失。  发表于 2012-8-14 10:59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2 收起 理由
everfree + 2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22: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了解的也只有美国。我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比美国的要好。之所以重点谈教育,而不是讲公司。主要是因为相对而言,我们的教育水平差距太大。美国的公司,有优点也有弱点,问题多多。公司内部治理的水平在西方国家只是一般般。但是仗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秀的技术人才,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美国的高教水平,的确是首屈一指的。我说的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很准确。但是肯定是自己的见解,大家兼听则明吧。

2.动手环节是关键
20年前,我在国内大学当老师的时候,教研室常开会,讨论课程改革。那个时候觉得50年代搬来苏联的一套课程,专业划分过细,内容陈旧。那时课程改革还是以美国高教方式为蓝本,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现在在网上搜索,还能找到不少大学网页讲这事。后来到美国,才知道人家的重点不在这里。我们当老师的其实是以其昏昏,使其昭昭。
我们原来学的苏联课程体系,只有毕业设计,没有这种产品设计制造课程。美国课程,强调动手实际把装置做出来。特别强调动手环节,要学生做出装置来。我们国内的课程,也有要动手的,比如金工实习。那只是跟班走一遍,是个过程。人家是要你自己设计、作出装置来。我举的MIT的例子是4年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课。美国工程类本科教学很多课程,本身也要求做装置。我读书时做RA,经常到系里一个实验室找电子元件。看到一门面向低年级的课,类似我们的单片机课,眼看到他们把装置越做越复杂。我们这边主要是教师搭好装置让学生跑跑程序。期末,有各种自动控制的小车在一楼大厅跑来跑去,是他们的大作业。(这还不是高年级的嵌入式课程)。

我们做过金工实习后不久,怎么开各种床子很快就忘记了。人家不停的要做大作业,自己非得去加工一些零部件。手艺会越来越好。我也去过机械系大楼,里面有个大房间有各种螺栓、螺母,金属棒才等。有个房间有车床、钻床。这些学生都可以随便用。

美国教育重视动手,从幼儿园就开始,从弄些纸糊的玩艺起步。他们高中的物理课是含在科学课(SCIENCE)之中的。也有大作业做装置,我们本地高中就有一道题:做一个装置把鸡蛋放到1米(原题1YARD)高处落下,不摔碎。装置越轻、落下时间越慢,分数越高。这是人人要过关的题,不管你以后上大学是学文科还是理工。

30年前,我们的中学教育就有四化的说法。课本题目化,题目考卷化,考卷答案化,答案标准化。
我们重视做题目的习惯一直延伸到大学。80年代的中科大的学生是很刻苦的,你看看他们很多时间也是用来做习题。

3 作业中的编程多

我修的研究生课程,大多数课程的课后作业主要是写程序(PROGRAMMING,也叫LAB)。一个学期十几周,8、9个LAB。除了2次期中考、一次期末。平时多数一周一个编程作业,少数复杂的给两周时间。编程一般用C语言,有时也用MATLAB。编程之前一般要做公式推演、建模,最后往往是仿真计算。这比在纸上做题要更锻炼人。也可以养成建模求解、优化设计的习惯。低水平的设计一般是套套公式。 楼上有人说我们这边大学是偏重理论分析,那是自欺欺人的说法。没有建模仿真计算的本事,能吹自己的理论分析强?

如果有人想详细了解美国相关课程的内容,可以上网查看课程的详情。一般往年课程的作业题都可以找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8 22: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tafield 于 2012-8-8 22:30 编辑

楼主提供的下载链接是:

http://doc.baidu.com/view/475d40c42cc58bd63186bd33.html
美国MIT工科教学模式的启发与思考--张京英OK--03
2012-8-8 22-29-23.jpg
但要有百度积分才可以下载。

原始为PPT文件。我下载了压缩成3个RAR包,见附件。有兴趣者下。

MIT.part3.rar (2.85 MB, 下载次数: 139)

点评

附件呢?  发表于 2012-8-8 22:2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热心助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8 23: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uzj 于 2012-8-9 01:06 编辑

坐等楼主跟帖{:soso_e160:}

当今天朝的大学教师都在忙活自己的公司,心根本不在教育上在钱上,先把这个解决好,教育才能慢慢走上正轨。

点评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的太清楚不过了  发表于 2012-8-9 14:27
上次看了个农二代高职生,现实啊,社会,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越来越坏,或许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重来一次了  发表于 2012-8-9 10:47
我接触过一所大学的教授,还算好的,这个现象,无奈啊  发表于 2012-8-9 10:44
何止大学啊!  发表于 2012-8-9 0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看,还以为是视屏解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差距太大,中国教师的各种压力、各种不务正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8: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8: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到底是制度的区别,文化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8: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比较越茫然, 差距很大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6 07:01 , Processed in 0.06269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