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是转载,对我们也许有借鉴之处,关于薪水的说法不错。
: U+ M$ Q$ s0 p! Z---------------------------------------------------------------------------------以下正文----------------------------------------------. f7 c1 Q; w0 m3 b4 A, L0 z
总结出这些规则的意义在于可以大致的照明方向,免得努力来努力去却走到了阴沟里。: v6 y- y+ X7 o3 L* G U
现实中种种利益纷争、观点之争看似纷繁,但在大时间尺度下来看却都是规则的实现手段。8 W: Y$ v; }5 [4 q5 v
这就好比下围棋,每一手都要为谋得利益而计算,但结局却只有三种:赢、输或和,这就是规则的力量。7 K( F: S9 m0 ~. b) y7 h6 J2 P5 H
民以食为天,所以第一定律从收入开始。& x8 o+ S% h# |& D
' C( ~5 ]% F) C5 O程序员第一定律可以表述为:程序员的收入是技能复杂度和技能实现可能程度的函数。 如果程序员的工资是S,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为A,程序员掌握的技能复杂度为C,实现程度为P。
w! c. J2 K% P1 @. K, [7 \那么S = A x C x P。这里面的实现程度P不太好理解,额外做点说明。 好比说有人在东北种了很多白菜,并获得了大丰收。与此同时广州也确实需要大白菜,按批发价他的这批白菜可以买10万。7 h/ K- G0 a. Q9 o) K, u
但关键是这个人找不到车皮,大白菜就只能在当地零售,这个时候这批大白菜就只能买1万块钱。
' b. o& j! @. O 这就是实现程度。8 V) Y: v6 x8 R# ^ g& F
大白菜内蕴了既定的价值,这种价值并不因为卖多少钱而改变,但这种价值能实现到什么程度则依赖于现实的可能性。
$ t, Z$ i6 @ T3 o' C1 N 这似乎很简单,但其实不是,很多人的一生就笼罩在这条定律下面,我们来基于这第一定律继续做些推导。
/ b6 R: W/ ~' b1 T% r! L3 k 4 _2 Q2 I0 H- Y5 m; i+ u5 G- Z! Z
推论1:越容易上手的技术,其内蕴价值越低。 2 d8 M5 t( M) o1 o8 z
技能的复杂度C可以大致等价于掌握一门技术所需要的时间。 各种集成的开发环境,各种容易学习的类库等使软件开发的门槛降得很低,这对整个产业是有利的,但对个体而言则是不利的。 你花5个月可以学会的技术,其他人花5个月也可以学会,而5个月可以学会的东西所蕴含的价值一定是低的。 与之相对5年才可以学会的东西,其内蕴价值一定是高的。 内蕴价值低,所对应的收入必然偏低。 为避免争议,我这里就不写技术的名字了,但大家可以从学习所需要的时间上来对各种技术做个分类。 有时候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越热门的技术收益越好。 这在大多时候是错的。 越热的技术,越成熟的技术越是大众的,而越是大众的技术内蕴价值越低,所以收益越不好。 热度能够帮助找到工作,但对技能复杂度C没有影响。
5 F' J, m! @' T2 `9 t5 n, w* k8 E! v
推论2:单纯的涉猎广泛,没有专精,对收入的影响是负面的。 . v- r6 l& |" @+ b# T
各种技术的复杂度大概是呈指数增长的,越到后面前进一步越困难。 好比说学会5门语言所需要的时间大多时候远比学精一门语言要短。 在特定年纪尚,每样技术都会一点,对提高实现程度P略有帮助,但自身可替代性很强,对技能复杂度C的影响为负面。 长期来看得不偿失。
- \- f0 h8 X$ H8 d( ], y3 s: a, x7 h# C# a1 }, m9 H+ s7 \' o
推论3:实现程度P越高,风险越大。
. m/ I, R# v+ v有些技术领域很窄,上手也慢,实现程度却高,比如显卡驱动,打印驱动等。 但这类工作好比在钢丝上跳舞: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回报大体不错,但最怕技术更迭。 技术一换代,可能多年积累十去六七。 5 Y! e" Z, R) w% P" s
% K C4 F5 _) y% b, X9 S1 K- J总结来看,程序员要想获得不错的收入,第一要掌握稀缺的技术,即技术的内蕴价值要高;第二要找到实现稀缺技术的场景。 《微软的秘密》一书中提到,微软里面优秀的程序员是可以拥有许多辆保时捷的。 用上面两条做分解,就会发现原因很简单: 一是这样的人是NT的核心开发人员,这类人员内蕴价值极高,处于稀缺状态;二是微软提供了实现这种技能内蕴价值的机会。 这二者缺一不可。6 Y7 p7 }( x+ Q2 ^$ g9 w3 W4 d"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