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管理需求 - 答培训中学员问Bob Liu (March 6, 2012 11:53 PM) | 评论(10) 3 e7 I( b B5 Q2 V% X, h- N: G
/ s6 g3 D; p3 }6 f《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出版后,我围绕该书推出培训,这样给"愿意听现场音乐会"的读者一个机会。前两站是在上海、深圳,已经在2月下旬完成。培训是很好的互动机会,期间不少学员问到如何去管理需求,下面予以更深入地解释。% U- K- u8 W) B* `- N; V
"大采购"的重要特征是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即通过有效管理、理顺需求来管理供给。很多供给问题其实是需求问题的延伸。例如紧急需求来了,供应商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加班加点,打乱整个生产计划,导致骨牌效应,出现整体按期交货问题;设计定型了,目标成本达不到,供应商的降本建议又没法纳入设计,于是就剩下采购与供应商死磕,玩利润转移的零和游戏。理顺需求,供给端的大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 S9 P- u7 C8 P$ F- M2 n; V1 Y6 X
- }* n+ L' O- f, n( F, ?% Y/ P限于采购是内部支持职能,这里讲的主要是内部需求的管理。作为采购,如果积极地和业务、计划、生产、设计联系,及早、主动收集需求信息,就能更好地做好供应计划,以及应急安排。这些都应该在需求100%确定前做。 等需求完全确定了,例如客户的订单拿到了,往往就太迟了,因为没有足够的采购前置期,于是就不得不催货跟单,陷入"小采购"的泥淖。 很多产品受国家政策、经济环境、新技术、竞争对手的影响都很大,预测难做,但并不是说就不应该做预测,或者说预测不存在。销售总会有一系列的生意在谈,有些成功的概率可能高达80%,有些可能只有20%。这些信息,做运营(不光是采购)可通过跟销售和市场部的互动得知,以采取适当的行动。例如如果主要零部件的通用性高,采购周期长的,可考虑在成功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例如50%)的时候就录入需求,驱动采购。万一这生意不成功,这些零部件还可以被别的产品、客户消化掉,无非是需要一段时间。相反,如果定制件较多、库存呆滞风险高,则应该及时反馈给销售端,让他们理解潜在的风险,要么是承担风险,提前驱动供应链;要么是规避风险,等生意谈成后再采购、生产,销售应理解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货。这样,销售至少是参与了决策,到时候果真拿到订单、紧急要货的话他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没货。内部客户的满意度低,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参与决策。"小采购"心态下,采购坐等预测,等到后就催供应商,催不来就抱怨销售给的交货时间太少,总觉得自己是无辜受害者,都是别人的错。采购地位低,说句公道话,是采购对公司的贡献低,影响需求不够,打铁自身不硬。 采购影响需求, 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响设计来实现。举个例子。福陆(Fluor)是美国一大型建筑公司。建筑行业的通行做法是设计和设备选型做好后,图纸、规范转到采购,由采购来跟设备供应商、承包商来谈价。为达到目标成本,供应商往往建议设计变更,例如把电梯井由圆的变成方的,或者方的变成圆的,可节省成本若干。但这太晚了。熟悉建筑行业的朋友都知道,等细节图出来后,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设计变动意味着结构、管线、平面等全面变动,要通过几无可能。于是就只有采购与供应商死磕的份,做利润转移的游戏。其实不管是建筑业还是其他行业,大约80%的成本是设计阶段决定的。采购把关键供应商早期介入、采纳他们的好点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积极影响设计,从而影响需求。这也是采购从"小采购"转变为"大采购"的一种体现,需要的是积极主动,未雨绸缪。 管理需求其实也是管理预测。对于预测,我有三个简单规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规则1: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有个预测要比没有强。 从生产计划的角度讲,只有有了预测,MRP才能运作,驱动材料采购与生产。预测相当于宇宙第一推动力。没有预测,生产产能、供应计划就无从谈起,或者说至少没法系统地做。在一些公司,销售为保证预测的可靠性,迟迟不肯"在沙子里插个棍子",敲定预测,这事就拖着。一旦预测变得相当可靠,预测录入系统了,但客户要求的交货日期也在跟前,留给生产和采购的时间所剩无几。要打破这种僵局,除了给销售部门的责任机制外,关键是要制造宽松的氛围,产、供、销及早协作,理解预测的风险,鼓励承担精心计算过的风险,尽早设定预测。在这里,采购和运营不单是预测的接受者,而且也是预测的贡献者,因为他们最能理解预测带来的库存、产能投资风险。每一个预测都是机会与风险的平衡,这就注定预测不只是销售的事,因为销售熟悉机会,而熟悉风险的是运营和采购。 对新产品开发、新项目而言,预测更多地是定性的理解。例如新产品、新项目的概念一出来,采购要有足够的敏感,了解这是针对大众还是小众、全国还是地方市场。基于这种定性的理解,采购大致可估计对供应商的技术、产能要求,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加以考虑,支持好新产品开发,并为日后的量产打好基础。这里的误区是采购不了解大的方向与要求,没有做好供应商选择,或者供应商选择纯粹由设计部门做主,为日后各种问题埋下祸根,犯了"小采购"经常犯的错。 规则2:预测需要多职能参与,每个部门都得各尽其责。 这在规则1中也提到,意味着采购、运营、计划和产品部都得介入,在预测过程中做自己的贡献。放到公司与公司之间,就是所谓的CPFR(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采购或许要问,这产品销售预测归销售管,跟我们做采购的有什么关系?其实大家都在同一条供应链上,采购应该与计划部门密切联系,跟踪公司的主要活动,促使早日生成预测计划。采购与运营往往觉得自己是预测的受害者,其中部分原因也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有问题。他们只是被动地等预测,而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是预测过程的一部分,至少应该盯紧计划,促使他们早日生成预测。 其次就是从供应的角度评判库存风险,供销售、计划参考,上面已经提过。另外,供应商往往接触多个客户和行业,对市场变化有独到的认知,例如他们可以从别的客户处感知市场在升温还是降温,从而预知下一步是出现短缺还是剩余。例如在2009年的元器件短缺前,很多供应商早就感受到了,而主机厂则没有。原因很简单:供应商在采买元器件,主机厂的介入度越来越低。这个信息,如果及早反映到主机厂的话,主机厂可以适当建立库存、增加采购前置期等,以便积极应对。而这类信息传入主机厂的主要渠道就是采购。要明白计划是在平衡预测需求和供给,如果供给情况可能有变,是采购的责任提前告知计划。等交期到了或者快到了,采购才知道这货没法按时拿到,那太晚了,又成了"小采购"。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多职能参与并不意味着没有单一责任人。在很多公司,预测的责任机制不很明确(或许这部分解释了这些公司为什么运营地不够理想)。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就是责任倒逼:采购/生产/运营向计划部门要预测,计划部门就成为直接责任人;计划向产品/销售要预测,依次类推。要避免的是计划说销售没有预测,所以啥也做不了,拖着,出了问题就往销售推,销售就怪市场、怪竞争对手和客户,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对不起我们拿的一份工资。销售看不起运营和采购,往往跟后者的这种不作为有关。而运营、采购之所以没出息,也在于他们在预测过程中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用柯维《七种习惯》里的说法,就是他们太dependent on(取决于) 计划与销售,而没意识到自己也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各部门都是interdependent(相互关联)的。这种采购还是典型的"小采购"心态。只履行管理供给的职责、不履行管理需求/预测的职责,采购永远摆脱不了"小采购"的帽子。 规则3,预测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循环预测,逐渐逼近。 预测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准,需要不断循环预测,及时纳入新信息,修正预测。管理不善的公司往往忽视这点,修正往往是在最后一刻做,而这时候采购的料已经在途,生产线上的半成品也快完工了,呆料、积压就不可避免了。这里的问题,看上去是个销售计划的无节制变动,其实深层次是缺乏循环预测。一个销售预测,从录入到采购、生产完工,变动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没有循环预测机制,及时来修正预测。计划、运营和采购的人经常诉苦,说最后一分钟的销售计划变动如何害苦了他们。我从来不相信这变动就是最后一分钟发生的。相反,这一定是个过程,销售人员一定在某个时候就知道大致有多大的可能会变动。他们不愿意主动说,因为有他们的顾虑;计划、运营的人主动问了没有?我管理一个全球的计划团队多年,出现这样的问题,我问的一个问题就是销售没说,那你做计划的问过了没有?他没主动说,打他的板子;你没主动问,同样罪在不赦。 那循环预测的场合是什么?产销协调会。凡是个生产性公司,这个协调会都有,不管是正式还是非正式。问题是,在有些管理不善的公司,这协调会大多成了走过场,成了销售与生产、采购互相揭短的"批斗会",而不是共同解决问题的场所。有个公司压了很多库存,都是产销不平衡造成的。问有没有产销协调会,说有。问多久开一次,说今年已经开过一次了。好样的,今年都几个月了,你就开了一次?相反,另一个在行业里领头的企业就做得挺不错,每周销售与生产、物料的协调会累打不动。销售带来销售预测,生产带来各地的成品、半成品库存信息,采购带来在途库存,大家三头一凑,就能很好地修正预测 5 I: ~, i0 L2 ]5 |; O) b0 [% M
3 l T% A) i2 z' ]%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