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美国高等研究院,号称聪明王国、学者的天堂。这里是一个汇集了世界上最聪明头脑的学术圣地1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32名教授获得过数学领域的最高奖,爱因斯坦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T$ X, e: N4 G
. M1 K* Q4 Y8 [( i7 Z) h7 Z 这里的教授们不用教课,不用做讲座,也不需要为任何科研和课题任务而忙碌。他们被邀请来此,只是为了能够天马行空地自由思考生命、宇宙及其他一切命题,而不受世俗事务的牵绊和束缚,更不必为谋生而操心。
' L8 r) V* s/ F2 R* ~, X! l) Z/ i/ @ |
2005年是美国高等研究院创立75周年,又恰逢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相对论提出100周年。一系列的活动让世界把眼光汇集到了这所一向与世隔绝、笼罩着神秘光环的学术殿堂。) p" Q7 C" u$ I0 K/ @! F; g9 z
0 _& `7 t: n2 m7 {9 h/ v. u
拿着优厚的薪酬,思考是唯一使命# w1 _; N; a6 l8 W/ f
/ k" P8 J! F1 i$ a# [! \9 g s/ A
迈克尔瓦尔泽或许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哲学家。他说:一旦你来到这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生命中想做的事情。我们是一群特权阶级,我们拥有超级的自由,没有人监管你、干涉你,没有人去判断你的所作所为的价值,这里的生活无与伦比的美妙,这是一个绝对解放思想的好地方。
/ e7 C- r% t+ }# @1 _$ a% Q
! G8 Q- m/ G5 Q; `$ o4 P 瓦尔泽博士是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在美国高等研究院从事研究已有25年。在说这番话时,他正身穿运动服悠闲地坐在充满阳光、舒适的办公室里,享受着这方美国知识分子的净土为他带来的安逸。
5 @% e* c0 J2 {- t' {# j
& z* x) C% n8 { 美国高等研究院(IAS)位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坐落在一片占地500英亩(2平方公里)的树林中,与闻名世界的普林斯顿大学相距不远。
, e7 h$ K6 Q3 \/ V
$ i9 A( x. b% Z/ R, ] 自从1933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从欧洲来到这里之后,美国高等研究院就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术人才汇集的地方,有学者的天堂之美誉。这里有全世界最有名的物理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家、社会学家。他们每年拿着不少于25万美元的薪酬,而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做罗丹式的思考。每天下午3时,美味的点心、香醇的葡萄酒和散发着清香的杯杯热茶还会准时放松他们的大脑。 k$ c5 I; Q' \6 I) Z- V, d; `
1 ^: b+ f' ~$ m5 K
美国高等研究院分为四个学部:历史研究部、数学部、社会学部和自然科学部,共有26位终身教授,其中三位是女性。此外,每年都有190位来自全世界著名大学的教职人员受邀来此进行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不过,跟世界上其他的研究院不同的是,这里不收研究生、没有教学大纲、不开办讲座、没有任何教学课程、没有学术委员会,更没有任何研究项目。在摆脱了经济上的担忧和教学上的负担后,研究院的学者们可以完全自由地追逐自己的学术爱好,不论是哪个方向,也不管耗费多少时间。思考就是唯一的使命。
' @1 [$ r4 t+ a- k- o) F6 _& \, o8 S% `' ^. E* |7 t
在研究院,除了爱因斯坦,学术界的其他超级明星包括数学家库尔特歌德尔,他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考古学家霍默汤普森,他使世界对于希腊文化的理解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永远被定格为原子弹之父的罗伯特奥本海默;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约翰冯纽曼,他在研究院的地下室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存储程序计算机;著名历史学家、战略分析家乔治凯南,是他构建了美国的冷战战略。
& }$ f* w3 Z4 A$ T- O# `
% c- [9 B+ h( v% M3 A 除去那些闻名世界的老前辈,现在尚在的大人物有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头衔的著名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此外还包括1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2个国际数学诺贝尔奖费尔茨奖的获得者。
5 P7 P) i0 m+ T! |: p6 L7 }- M6 u
9 Q( d* \; I8 G 数学家丘成桐是第一位受聘为美国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的华人学者。杨振宁教授也曾在高等研究院度过十几年学术生涯的黄金岁月。美国高等研究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在行政上各自独立,但学术上过往甚密。大学的研究生更是高等研究院学术讲座的常客。杨振宁先生曾回忆说:研究院里有很多年轻人。每天下午,大家一边在大厅外喝茶,一边就交换意见,天南地北地闲聊。由于杰出的人很多,所以竞争非常激烈。通过不断讨论,不断竞争,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7 _1 e& B; V7 \ K0 I
' i( o& B; m: D( r" q 著名诗人TS艾略特是美国高等研究院文学艺术领域招募到的第一个重量级人物,1948年他在这里写出了有名的《鸡尾酒会》一诗,之后没多久他就前往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然后选择在英国定居,再也没有回来过。
6 i; I% x L* S, v: o% x
# A1 o$ B" |* Q7 H& A& U9 r 优越的环境让自恋盛行* R1 O T6 j7 \" j; i a
: @# b R0 Q. z' ^
或许在研究院75年的历史中,能舍得离开这么优越的环境的,也只有艾略特一人,而他离开也不是因为这个小环境不够好,而是因为他实在太喜欢英国了。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不愿离开研究院,好多人即便退休多年也依然定时回到自己原来的办公室。美食是研究院的诱惑之一。除了每天下午3时的茶点,每周两次,这里的大厨还会为教授们奉上精美的宴会餐,蒸缅因龙虾、烤野牛肉、烤鹿肉、煎黄鳍吞拿鱼无论色还是味,都让教授们禁不住食指大动,而那个储藏着9500瓶葡萄酒的酒窖也让教授们对这里的生活怀念不已、流连忘返。- ]/ I5 o' j# x+ _$ A! q
7 E: _ j4 r8 T" B9 f. Y3 | 在美国高等研究院,学者们思考的事物可谓五花八门,从银河系动力学、生物伦理学、恐怖主义研究到历史学研究,从语言的演化到拜占庭神学。不过,除了这些高尚学科外,还有几个天文物理学家曾试图设计一个赌场用的轮盘,希望它能替代离普林斯顿不远的赌城大西洋城的赌博机。" s* y* w; ]! Y; C: m) X/ ?
3 D7 ]% G0 R$ O" X0 W" L( R
由于这里的工作方式与众不同,外界根本猜不到这些学者们在干什么,曾有传言称,研究院的人来到办公室后就开始睡大觉。不过,瓦尔泽教授表示,他没有发现身边任何一个同事这样做。
9 r; p P( ]2 b, \ B$ d% \( l
1 j0 o& V4 y: j I6 @他自己本人每个工作日早上8时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沉浸在政治理论、道德哲学以及其他诸如福利国家、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等感兴趣的话题上。他支持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但是反对美军入侵伊拉克和先发制人理论。
0 h) z9 Z+ h7 @8 d) ^
7 A! J% Y3 d# Z) ?( T, Y/ ` 然而,即便是在这个没有教学任务无需为经济发愁的学术天堂,也少不了学者间惯有的争斗:阴谋、暗中竞争、小道消息、人际间的摩擦这个学术圈充满了有个性的人,瓦尔泽教授说,我们独处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自恋已成为普遍的病症。这种自恋在研究院有一个专有名词爱因斯坦效应。
& D+ Y( `: ^3 _2 N+ r- ]% I; w( [3 t7 O x( p/ @
爱因斯坦是最先来到美国高等研究院的大人物。正是他的到来吸引了更多的学者慕名而来。据说,爱因斯坦来到高等研究院后,曾拉下办公室的百叶窗,宣布:我要思考一会。
3 N% O. E1 Q! Q+ D-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