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8 h- K" }7 |: l/ }7 i4 ~$ U
按照惯例,先亮身份,这样便于大家了解我看待问题的角度。我是机械专业,大四应届生,公司已签,7月份报道,目前在学校做毕业设计。
+ U( U* t/ n0 b% ~" O# A
1 O/ }# Z* w4 t0 v( ~$ u) K 自半月前网上偶遇本社区注册会员到今日,虽时间不长,但每日一有时间就习惯性的看看社区的帖子。可能是目前身份和个人性格的原因,使我更偏向关注社区里探讨“非技术”的帖子(社区里专业技术的东西感觉现在的自己插不上几句话)。从前些日的成功人士、基层职员从自身角度结合亲身经历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建议忠告,以及一些师兄学弟们深陷迷茫寻求帮助,到这几日关于大学教育的话题,每一篇帖子我都认真的用心去看,在这里,我首先向那些发帖分享自己观点希望大家共同进步的社友表示感谢!
, b1 P" ], n7 `6 T7 h$ X
& H9 z9 N5 Q( T/ Z5 `% k 当然,看了他们的帖子之后,一直有种想谈谈自己看法的冲动。但自知肚中无半点墨水,而且又无经验拿来当谈资,所以在此只想把自己从自身角度看待问题的一些观点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就从刚看到的几个关于大学教育的帖子谈起吧。8 K( @8 d8 Y6 ^5 m6 h
一、大学制度3 X1 ~0 D( n3 s8 E: @$ h) i
8 Q. k0 I/ S( j% d7 ^) h& x “无论如何批判大学制度,但不可否认它是目前草根阶级改变命运的最大平台”,这是前些年一个学者在大家疯狂批判大学教育制度时说的。针对大学教育制度,这个话题很大,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刻见解,在这里我不想深谈,我只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4 K9 m3 d; a( D n
5 n; r! I& b7 P; r, ~6 D 之所以对上面文引用的那句话记忆深刻,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深有体会的原因吧,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草根,虽然我不知道大学能否真正能改变我未来的命运,但是至少我觉得大学已经给了我这个改变命运的平台。时下,抱怨我国大学制度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了“大学无用论”,“越学越傻论”,连很多身边的同学也发表一些这样的言论。前些日在老家经常听到别人在谈论现在的大学到底有没有用?有人说现在上大学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我发表的看法是,现在的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就像前些年识字和不识字的区别,至于“大学有无用论”,我想这和大学本身没有必然关系,因为这要具体到每一个人来看,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国家只有知识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说明这个国家在进步,这个社会在进步。1 ~( N, D' [+ d7 W' k
7 n4 R8 @9 |. R2 y) ]" p/ B$ { 其实,正像上面所说的,大学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平台,而非是改变命运的机器,所以说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就算一个在智能化的机器也要人来启动开关是吧。: t3 m/ a M: e, Q
' j- q I3 W2 Y/ v$ d( E2 g: i
二、大学教育$ v8 ]" c$ I* Q
# Y5 w7 z' B; e0 z; K0 a8 e 众所周知,大学的教育完全区别于小学至高中的教育,大学里更强调主动性,而且学习也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玩笑的说,大学在哪只能决定你在哪打DOTA(一种游戏,前面有个帖子提到过),我承认大学里确实存在着一些这样游戏人生的同学,但就我们班来说不超过1/5,而且他们中基本没人是因为上了大学才染上这个毛病,所以我认为这一类人的所作所为应该是中学时代的后遗症,而非大学教育所导致。* D9 b$ f% M6 }, ~
: q. i9 q" v3 N. `% P: [5 P 学生固然以学习为首要任务,但大学里,学校也努力发展我们的第二课堂,比如协会、学生会、各种活动,所以大学也有半个社会之称。这些东西到底好不好?到底对不对?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只想说我是从中受益者,从班级组织到学校组织,从班级活动到学校活动,我都选择性的积极参加,四年下来,回首过去,我自认受益匪浅。当然,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看到,大学里的很多东西流于形式,太官场化 ,对此我也持反对意见,也希望中国的大学教育在这方面能有所改善,但放大了说,这是中国大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这方面这里我不便多说,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相信这些东西都会有所改善的!/ K5 k1 b( k$ B. t
2 h& v7 R2 v7 t8 @: E5 p
三、大学老师
$ h1 @& d( C. q. K* e' r
5 I' D; r/ f) i V* ^ 本来没想把“大学老师”拿出来单讲的,只因看了前面几个关于大学老师的帖子,在联系身边的事情围绕大学老师也谈谈自己的感想。- {9 m8 ^9 m+ d. y, n
" H8 E) V0 c4 v8 m+ X# z 大家都明白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可是往往特殊的环境决定了你只能学到一样东西,大学老师大多数都是毕业就出来教书,这也决定他们没有多少实践能力,但不能因为没有实践就否认理论是吧?爱因斯坦是个公认的理论学家吧,我相信,就是把现在一些建立在他的理论之上的先进机器让他来操作,他都不见得会。上学期参加一次招聘,和一个做模具老板聊,他说那边培养的很多老工人其实手艺都很好,但因为理论欠缺导致当他们接触一些新东西时感觉还是很吃力,所以他想招一批大学生去培养。说这么多,我只想说理论和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基础理论要走在前面。
5 b) p% ^1 r. h( I6 _9 k! j( B
9 R8 A, T, o/ Z7 i, r+ u) t 说到先进机器、先进教材,我想先引用以前和老师的一个对话。我们学校的机械专业在大三都有一个两周的工厂参观实习,基本每年都选择到河南洛阳的中国一拖,当时我就问了我们的带队老师,为什么我们大老远的要跑到那里去参观实习(坐火车要做一夜)?是不是因为那边的机器很先进?老师当时笑笑说,“恰恰相反,去那是因为上世纪的西那地方都有”,老师看我不明白,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把现在先进的机器比如加工中心让你们看,回来之后估计你们只知道它是个立方体的”。是的,在先进的东西我们都要先总最基本的学起。至于教材,除了一些新型技术方面的,其他的特别是一些基础方面的我更偏向以前的,用我们老师说的一句话,“以前人编书是为了让人看而编,现在很多人编书是为了编书而编”。1 m4 E' [' H6 Y/ t
' D" i7 J; {& \$ i+ j- z
谈到大学老师,还有一点呢我想说的是,我们不管对人对事,切不可以偏概全。因为个人原因,在课堂外,我和老师私下里接触的机会更多一些,就我所接触过并有所了解的的老师(基本都是我们系的)给我的个人感觉都是很不错的,至少都可以让我把他当做一名老师来尊敬,他们有严厉并死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有和蔼并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有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有资历深的老教授,他们也在为自己的职称考虑,为自己的仕途考虑,虽然我们并不宣扬这些东西,但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老师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养家,都要求无私奉献,拿什么奉献啊?所以,只要老师能真心的传授我们知识,我们就应该尊敬他们!说这些,我只希望身为学生的我们尽量不要对我们的老师有敌意,这样才能使我们跟好的学习。) _* s) n% i% o7 T1 I$ w0 v
6 h* k; |# ]6 x8 B, |四、社会和人生7 W8 S8 G/ U$ M" I% \
% C: j3 r! c5 u0 H: Z8 c) }7 y3 R
这两个话题本来应该分开来谈的,并且篇幅应该要比上面的大学多得多,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两个话题太大,我一个还未踏入社会、人生也才刚刚开始的小毛孩实在不敢在这妄言,所以两者放在一块,简而谈之。
: j- M' P4 i, e2 {' U; B3 S* F- I0 [! C4 ^; V
社会,我个人感觉还是在进步的,我只是联系自己身边的经历,以一个井底之蛙的视角来看的,至于更深层面还有待高人指教。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然,在发展的同时这个社会也被注入了很多不好的东西,就像我们有时下载一个软件偶尔会带些病毒进来,但是不能因为有病毒我们就不下载软件了是吧?对于时下的国策我在这里不敢妄言,自有国家高层来掌舵,还是那句话,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不好的东西会慢慢消失的!* W5 U" r9 M. N. G7 r' ~
* C+ c7 g) r' {0 J 人生,太大,这里我就说说自己的做人价值观吧。我感觉自己很普通,不管是自己的身份,还是自己的一些性格,既不像一个伟人也不像一个坏人,具备了一个正常人应具有的人性的优点与弱点,这样估计大家更容易看到一名普通学生的想法。
4 r( _2 z4 ~* w+ J2 J: A; {# C
* `! n2 f# Z& h 回首我大学四年,发过奋也逃过课,拿过一等奖学金也挂过课,偶尔搞点人际关系,偶尔泡泡图书馆,喜欢和同学谈谈人生谈谈理想,看到一些关于国家大事新闻的时候也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下,时不时的还有些“愤青”。我自知自己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但我自认自己从未颓废过,因为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而且也在为之努力(虽然我也很贪玩),我觉得这些年我对得起父母给我交的学费,对得起这四年时间!记得有句广告词好像这样说过,“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我从不反对最终结果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学会享受期间的过程,因为结果只有一瞬间,而过程是漫长的,所以我们人生大部分时光还是在过程中度过的。, B3 {" V& o/ {! s
5 W G& D+ n* P$ X# D
在做人方面,至于自己怎样对待自己,我们无需过问太多,但当我们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时,我想不需要大家多么无私的奉献,只求在做自我介绍时能问心无愧像葛优在电影《非诚勿扰》里那样的说,“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属于那种对社会有益无害的那种”。
! l1 v: g. @- S3 q3 W! M# L( Y% k) G
最后说明一下,为什么我由大学教育又引出了社会和人生(何况我自己又不太懂)?因为我认为要谈大学教育就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人,社会是大学的载体,而人是大学的受体。这里我只想引出这两个话题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前辈给我们指点迷津,而非听我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在这里“侃侃而谈”。' q5 V/ ~/ l5 _4 R
& R: ^8 K5 c& T: O+ c& p$ c y五、结语
& ]0 x2 O4 J1 ~0 k* u H2 u
$ p# ?/ `) I6 G; K$ B 以上所言纯属有感而发,在这里斗胆发帖实有卖弄之嫌(因为我知道社区里有很多精英、前辈),还望各位前辈念在我年少无知,谅解谅解!2 I, n) H9 k/ w2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