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看论坛里对大学的教育讨论的比较多,仿佛中国现在工业状况都归咎与大学。是教师不行?还是教育制度?教育方案不行?我看是个人问题。 我是一名大三学机械设计的,在一座小城,二本垫底的院校,对大学的教育,没有什么好感,但也不至于很差,就看你怎么利用,顺势而为。 大学教育好比健身,想练就好的身形,不仅要大量的锻炼,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大学的基础课程就是饮食,五谷杂粮什么都有不偏不倚,杂而不精,但很基础,不可或缺,是任何速效药丸取代不了的。而实践就是锻炼,大学提倡实践,但提供的实践条件有限,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在学校把你喂肥了,之后毕业在社会上锻炼,换句话就是大学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了社会,而社会需要成品,拿来就用的,这便是矛盾所在。不能全盘否定。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书到用时方恨少!大学的课程就像一张渔网,无论你织的多大多密都只能是守株待兔。用不用得上那得看鱼走哪过了。但你织的小了稀了,就是鱼在你网里,也拿不下。 虽然大学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但各类指定课题设计,创新性设计等竞赛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吧。抱着学习的目的参加(强烈鄙视为了奖状抱大腿打酱油的),还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首先,做一个设计,要用的东西是多方面的,肯定有你不会的,这个就需要你去针对性的学习了,自学,看你学习能力了,这方面大学做的还很不错(反正我是被逼的)。其次学以致用,拿着课本查资料的时候你就知道基础的重要性了,学的都还是有用的。再者就是合作了,一个人很多事是玩不转的,这个不需多说了,大家都明白的。 大学三年,第一年在和学长的交流中了解了一些相关竞赛,为在学校出人头地,获得参加竞赛机会努力自学了单片机(51的,很多人都玩过的),并对之产生了很深的兴趣。大二顺利的获得参加了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的机会,在赛区光电组排在十一位,没能进入国赛,就此结束了。大三上学期做了四轴飞行器,飞行效果还可以。单片机从八位玩到十六位,从ARM内核玩到CORE-M3内核,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感觉特别累,很多东西急攻之下,一知半解的,东西虽然做出来了,但还是不能熟练运用,像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很多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另外过多的时间花做的项目上,基础专业知识学得不精,在做一些技术要求稍高一点的项目,设计起来感觉很吃力,自己设计结构布局,没有什么经验参考(见多识广这时起的用处就大了,这个可以通过课本学习的),特别是买材料的时候,当店主问我要什么的时候特尴尬,不是不知道要什么,是不知道这么说。机械力标件很多,选型很多很细,你笼统的一说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你说的什么。 从自己的经历上来说,我真心的希望,在大学还是多学些基础课程,学好了,适量的参加一些实践性的竞赛,不管是国家级的,省级的,还是校级的,抱着学习的目的参加,还是可以学到很多大学的,这样一来学习与实践便结合起来了。不要接手太多的比赛和项目,一方面很累,一方面基础课程学习的时间被分的所剩无几,在你想向高层次的设计发展时有种江良才尽黔驴技穷的感觉。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或是你不懂,而是你不精,这个不必非得要什么实践才能解决,多看书,多思考就可以了。 总结一下,大学虽不理想,但也不坏,顺势而为,多学基础,适量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