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3-30 1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azil 于 2012-3-30 10:58 编辑 3 [: U+ F: T/ `" ^' y
, u/ c2 c! T, W" L3 ?我来说说吧,就不逐条回答了,比较忙,可能有遗漏,还有,有一些也是我一直在* o! G/ d% J x2 w) X" A$ k
思考的问题,现在无法回答出来。
) J* T+ o: @) U1.关于渐开线,我看过的教科书上面都是从传动平稳上面来考虑的。实际上,也有7 n" k1 f/ p6 v- Z
力学的原因。我说的力垂直于表面,确实少说了一句,这个力线通过圆切线。对于$ _! Z: r+ ?+ [' @+ W' }
齿面来说,力学状态很重要,比如HZ应力的大小,均匀性,齿面滑差也是造成齿面
0 x( o0 G) X$ R9 B2 u点蚀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从断裂力学的裂纹类型来考虑。不过单纯从接触上来说! T3 B* `; Z4 I D" N" `# D. n
,渐开线属于凸面接触,力学性能并不是很好,但是平稳性,从动力学来考虑(影
& d. m& s7 h8 [$ K& b" T0 l+ o响疲劳,细节就不分析了),还是很有好处的。
+ @, f2 J5 R# S# Q2 H2.齿根圆角,我的重点不是说加工制造方法,而是它对齿根强度的影响,要知道应
9 X) X Z# @7 u1 {7 _0 O2 F$ {力集中的因素,才能从一定高度把握这个概念,也才能从设计上对细节进行修改。
3 ?' H3 I7 K# o0 s6 C买刀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例如可以想象为裂纹的尺寸。 u' ]- F! i, ^& J5 I5 C0 q
3.我说这么多问号,主要是说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不代表我考虑的都正确,也
' e$ Z* y' I3 x- R' {不代表我在这方面做的都很好。根据中国现在拿来主义盛行的现状,我一般不会直
1 i$ U, B; Q/ x2 A: p接说出具体的做法,因为这样并不利于大家的提高,并不会激发思维,只不过把山
0 T, ~* K: q- i2 [寨的层次提高一些罢了。
' q8 y# y5 F- U/ Z1 y: e4.蜗轮和齿轮的差别这一块。蜗轮还有一个性质,就是螺旋传动,是齿轮与螺旋传
# r5 `8 P6 @- j! v) q动的综合(个人观点)。螺旋传动主要考虑摩擦,对于很多蜗轮损坏的方式(我自9 V: O1 d8 ?7 e6 w4 e* K3 t6 R* T
己根据实际统计的)而言,在很多场合,磨损是失效的主要方式。此时的接触应该
. a2 ]4 B9 B4 M4 t/ x/ d+ B4 X0 R采用凹面比较好。蜗轮传动的平稳性可以有螺旋保证,我对采用渐开线的原因也一
2 R& G6 O$ T* K4 |- ~9 V/ Q6 a! q直疑惑,这对于磨损来说很没有好处。0 y* q/ ?5 V4 Z' ~* G; @) G+ E
5.还有所谓的1.53系数,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虽然简单,但是我说的目的就是要, @7 J( |9 \: ^
思考。还有,这个系数并不是对于所有蜗轮都是一样的(个人观点),是可以计算
3 a0 c) @, y* n1 d5 ?7 h; g的一个值。7 U- P, V2 R* y8 i) w6 k6 d
6.关于数学模型,就是说,你通过简化,怎样把实体转化为力学模型的形式,并且/ {5 J$ }) p& @6 ^, E& w: b, }
较为精确实用。例如蜗轮蜗杆传动,再使用简支梁的力学模型,我觉得就不合适了
( o1 M7 |/ }: C% o,拱形梁有很大程度上的抗弯作用,应该多考虑剪切作用,这样可能会接近实际一 |. Z6 k& L% Z2 ^6 Q
些。4 N3 _, J8 K7 u" Y
我说这些,也仅仅是自己的想法,大家多多讨论,才有可能提高,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学习。
k5 _: K6 U# d! i1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