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frazil大侠的回复,我回复稍显冗长,索性开辟新帖,虽有喧宾夺主之嫌,也顾不了了。若有抄送功能,直接cc给frazil。
. I2 ~9 T7 X$ i9 x
5 \' v& x, X* h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3979&page=4#pid1811939
; ?# C& g% Z+ ~/ x: v【先说一下渐开线齿轮吧。现在渐开线齿轮是最常用的齿轮,教科书或者说标准中的计算基本也能满足一般设计要求。但是为什么要用渐开线,这个是关键。
5 j1 p( n2 X& h) F0 Y我们想想齿轮的损坏有哪些原因,除去胶合等因素,是不是有接触和齿根应力?我们加强齿根强度应该怎么办?接触损伤怎么办?知道是怎么损坏的了,自然就知道使用渐开线的原因了。齿轮避免根切的原因又是什么?怎样减小滑差?怎样使得应力垂直表面?这是不是使用渐开线的原因之一?是不是还有运动的原因?这些要用数学手段来解决,需要建立模型。怎样避免齿根断裂?是不是应该考虑齿根圆角(不是齿根圆。国标没说)的影响?当然,还有很多影响,例如运动的影响。所以,明白了这些,你就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才能开发新的产品。
' b. F0 J; Z5 h8 F; k4 K9 b" L* c$ D6 g& r! ^+ W" C6 H9 }+ F
- r# I1 B' \- u# N; m L我们再想想蜗轮,和齿轮的传动方式有什么不同?渐开线还是合适的吗?有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为什么要这么问?蜗轮蜗杆传动的滑差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还有,蜗轮的齿形和齿轮有何不同?用斜齿轮的公式合适吗?公式中系数为什么是1.53?怎么来的?仔细考虑之后,你也许会明白同样计算方法下的蜗轮的损坏方式为什么与齿轮不同了。
5 x' l I, X) n3 u" n6 G) `3 j5 t$ g4 ]- a. D! A' k" U+ W
所以,玩数学,一定要学会建模。以齿轮为例可以看出。】
) o& P, _% [! w% u
: x$ |1 B' ~" y4 O9 T1 | K大侠,应该用朴实化的讨论最好,你说的有些都是教科书范畴的内容,希望有一些宽泛深入的讨论。你提的问题都很好,若有个人诠释就完美了,在下愿意聆听受教。比如,: z) k# }; A' b
/ v" M* R# o) ^" U8 n
1.为什么要用渐开线?
1 e$ b6 v0 _) r3 c窃以为,最豪华的原因应该是传动比。 s, X4 Z% H% \; H: ^- G( B( e
" [4 y+ p& J, d# g6 e3 G
2.齿轮根切,这个和制造方式有关,塑料开模的齿轮不需要考虑。当然,用范成法加工标准齿轮,是要考虑17齿的,斜齿轮另算。
) a* L: \; n/ n+ J2 ~8 ]7 E/ w
5 V* |) U. g2 A3 Z6 {; w+ d5 w- r' W3..接触应力应该都是垂直表面的,大侠指的应该是受力方向和基圆相切。
* J, b9 j, C. j, e6 K
! [% i/ j3 S! e9 }; A4.知道是怎么损坏的了,自然就知道使用渐开线的原因了。这话我还没理解,望指教。
' @5 k3 Z' \+ M* n! J) D" _* x. |3 S: v' t
5.拿经典的齿轮来说,无论直,斜,伞,涡轮,都是可以精确建模的,包括齿形,齿顶,齿根,变位,修行,数学三维模型很可建立。问题是力学模型如何建立?你指的建模是几何模型,还是力学模型,还是已知条件下求解齿根弯曲强度的数学方法问题。
' `8 U8 y" o: r! P0 Y6 Z, q, F
+ u# U3 C9 f. b& ` _6.齿根圆角,图纸上的齿根圆角都是明确标示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的,数学模型、力学模型和计算结果对其的指导作用。6 r% y& H$ H: J% G
- d& ^' {- Z$ s
4.蜗轮那段有好多问号,最好都谈一下。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很忙,没关系,若有心,讨论一年都没关系,呵呵,互相学习补差。
$ a. a. U9 _' u( i2 V6 Z% S4 `" A* z( w
a。因为相对滑动,所以齿面胶合和磨损更甚。这是蜗轮蜗杆传动显著的特性。
# S* o& I2 b) [/ e% db。系数为什么是1.53,因为2*360*0.667/(pi*100)=1.53,问题是涡轮齿宽角是取100度的,重合度系数去2/3。这些都可以研究讨论。
6 [# C5 ` Q; d2 q4 eb。除了把涡轮近似当作斜齿轮来考虑之外,有没有更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9 ^3 ?0 f1 U$ j; N2 y( Q
d。“建模”这两字,可能大家都有不同的认识,机械设计中的建模,我认为是,几何建模(二维、三维,单体,多体之间的关系),力学建模,数学方法建模(通过已知,求未知或想知)。: y, z0 S" l- {; t' }$ u. Y
# t/ r0 {: I/ `! x9 A0 w A H
以上,是本人今早还没有吃早饭,想到的,望大家海涵,引得砖声一片,也是莫大慰藉。
# V9 g& x- Z Q3 n3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