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9 19: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我国现有环境总结
$ m9 ^7 p( J( Z, b. d真实的塔克拉玛干有一种挺流行的说法,“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进去出不来”的意思。这个说法不知道从何而来,“塔克拉玛干”周缘地区生活的维吾尔人并不认为taiklaimaikan这个词中有这个含义。他们认为这个词组有“广阔”、“过去(的)”、“地下(的)”、“家园”的含义。这个含义是准确的,因为在过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确曾经是一个广阔的、到处都有阴凉的葡萄架遮掩着的美好家园。对于新疆南部的维吾尔人来说,塔克拉玛干是他们家的后院。 2 o1 S9 J. Z- ^' K; R1 e+ L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的古城遗址,大都在距现在的公路线以北数十至一二百公里的沙漠之中,这些古城都是被丝绸之路串联起来的。那时候的道路在现在的大漠深处,而现在的公路线,曲里拐弯地绕开了大漠。% ]3 J: t: @& ]4 U
; u2 P3 W6 }; K& h. u( y+ v& n
塔克拉玛干也不是进去了就出不来。在大漠的深处就生活着许多人。从莎车县沿叶尔羌河北上巴楚、从和田沿和田河及其干河道北上阿克苏的阿瓦提县、从于田沿克里雅河及其干河道北上轮台、从若羌沿米兰河和车尔臣河的河道及塔里木河下游北上库尔勒,这都是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通道,自古至今都行人不断。这些通道有的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干线公路,有的(比如和田河古道)仍然是赶羊贩马者的传统路线,至今络绎不绝。
- h. q3 _) f5 T9 N- d; D+ B0 [. O D. F
1845年4月,61岁高龄的林则徐遵道光皇帝之命,到新疆南部实地核察屯垦事务,在完成了阿克苏的勘察以后,从巴尔楚克(现巴楚县)沿着叶尔羌河南下,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了叶尔羌城(现莎车县城)。# b" [; @$ ^% e1 d/ V
8 K0 h0 f$ [# n4 g, @5 ~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整建制的主力团十五团,从阿克苏的阿瓦提出发,溯和田河干河道而行,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了和田。在此72年前,左宗棠麾下的一支大部队也是从这条路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收复了被阿古柏分裂集团控制的和田。
4 c& @; E& Z6 f
+ K! Q8 ?1 \. w& v" K! W3 _ 在昆仑山中,有一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牧场,叫奴尔牧场。这个牧场曾隶属于兵团农一师,师部在阿克苏。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牧场的基层干部和职工到阿克苏开会,常常是骑着马从大山深处走下来,穿过广阔的戈壁,再沿着和田河的干河道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阿克苏。著名诗人郭小川发表于1964年4月的诗作《他们下山开会去了》,就是这个牧场生活的真实写照。
8 s T! E! w8 O5 U! z
; Q7 F- Q" H: A( F: l& \ 现在有各式各样的探险队,依靠着越野车、大型驼队、电台、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等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走了一趟,就有新闻媒体说他们是“史无前例的穿越”、“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云云。见到这类报道,你千万别信。 G+ x8 t& c, w3 W9 ~; N
: a- x9 w: }' b
在大漠的中部,往南流去的塔里木河、孔雀河和向北流去的车尔臣河、若羌河、米兰河,浇灌出了一条狭长的绿色地带,其上生长着茂密的胡杨、红柳、芦苇等耐旱植物,蜿蜒400多公里,被称为八百里绿色走廊。这条走廊最宽处曾达到50多公里。
. x, _# x( y" r4 Q8 I7 `6 V! U, ^' j0 c# V5 D9 ]0 \
八百里绿色走廊将大漠一分为二,西边的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边的是库木塔格沙漠和哈顺戈壁。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由沙丘链组成的浩瀚荒漠;而在绿色走廊东边的库木塔格沙漠,却既有沙丘和荒山,又有平坦广阔的碱土戈壁,还有雅丹地貌和沙漠峡谷等。: U9 o6 u) s9 r1 W, c
- b4 b( {; b2 t5 Z' z- O 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通往巴州属下的若羌县和且末县的218国道便依赖于这条绿色走廊而修筑。神奇的部族人―――罗布淖尔人的大部分就曾生活在这条绿色地带里。这条可怜而伟大的绿色带子有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阻挡着西边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东边的库木塔格沙漠的合拢。专家们断言,如果没有这条绿色的隔墙,两大沙漠早已合二为一,而如果这两大沙漠合拢,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可怕的情景:两大沙漠合拢后,在人类所不可改变的强烈西北风的推动下,大沙漠以无坚不摧之势向东扩张,覆盖敦煌,吞没原本就容易沙化的青海、甘肃、宁夏辖区内的大片土地,与蒙古沙漠会合,那将会如何?中国西部将成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而整个人类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也将受到巨大冲击,那将是世界性的灾难。
# }" P8 { V( k0 h, L
; j' U' [- K/ q. f- z 这片隐藏在欧亚大陆深处的大沙漠,与这个辽阔而热闹的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奥秘》画报2000年第1期报道,照地质成因,夏威夷群岛上无法产生丰厚肥沃的土壤,只应该是一座布满光秃秃的岩石和长着稀稀拉拉植物的荒岛。但是这个群岛却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生机盎然。这个现象曾令科学家们掉了不少头发:这个岛上的土壤是从哪里来的呢?8 M7 U% O$ [5 ]; I: p
# |( t/ W* b$ A3 ?: X: i: k 美国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土壤学家奥利弗·查德威克对这个群岛中的考爱岛进行了10多年的考察研究。1999年,奥利弗·查德威克宣布了他的研究结果:经过对土壤样品的比较研究,考爱岛上的土壤来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x) \4 G- w N
# ]) r1 W s, X0 A' X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尘被狂风吹起,“走”过了6000公里,越过了半个地球,歇脚在这个岛上,日积月累,形成了这个岛上的肥沃土壤,为另一方土地送去了勃勃生机。/ N: v+ K1 ~& p4 F6 c
% a. q3 E L3 w c
另外,塔克拉玛干面积的变化、河流的变化、植被的变化、风向的变化,等等,都显示着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状况,这个大沙漠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平衡的晴雨表。) C+ ]9 |3 T' ?; u
. |! t4 B: a" e1 G z9 a; [ 不少人以为新疆干旱缺水,因为不干旱哪来的那么多的沙漠、戈壁呢?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4 O( r% x: t3 T/ k, h, G( w
& e6 A2 ^7 q b7 D: U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四周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上,都有大量的冰川。每年夏季来临,山上的冰雪融化,汇入千万道沟壑,形成一条条河流,流进盆地的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连浩浩荡荡的塔里木河这样的大河,也把所有河水都留给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自己最终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千山百川的水都流进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大漠的下面汇聚,形成了一个浩瀚深邃的地下海洋。' n+ I! a% \. v* i
' E: G# \' a$ c& U9 B
据现在探测到的数据,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下面,水的总量超过8万亿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线不超过10米。如果把沙子与地下水对换一下,让水到沙子上面来,那就是一个深24米、方圆32.7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海洋,足以使2个山东省或3个江苏省或54个上海市或18个北京市变成水族馆。/ A5 y& E, d4 l& P, K$ G7 W: @
# c8 f" F7 k% J 在沙谷的最低点,往下掏挖1至3米,就会有水渗出。石油勘探队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作业的时候,每到一个宿营地,就用推土机推出一个大坑,到第二天早晨,这个坑里就集满了水,足够他们洗漱和施工所用。这些水略有些咸,但在没有水喝的时候,这是很好的饮用水。$ D" ~+ i4 K* _; k3 b
6 F" K9 I d N- j6 p* f" I
新疆空气干燥是真,但是干而不旱,并不缺水,缺的只是对水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 O0 b \4 h- T- g* } |. t& N# y
本报讯记者李忱报道:国庆前夕,一股清冽的地下水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喷涌而出,浇灌着沙漠中生长的绿色植物,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座高扬程、大流量、高电压太阳能扬水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这是目前亚洲第一座高电压太阳能扬水电站,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太阳能高电压应用领域的一项空白。 6 i" I5 l1 t2 Q* a2 \% M1 ~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全长522公里,是“死亡之海”通往外部的生命线,由于干旱缺水,一年四季风沙不断,植物难以生长,沙漠公路时刻受到两旁流动沙丘的威胁。同时,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下蕴藏着约1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地上又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年的日照量平均在3200小时以上,位居全国第二。由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太阳能扬水电站正是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采地下水,浇灌沙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 ~5 k+ }/ Z6 R$ f0 Y6 |" z# ~4 s0 @6 g ~/ z& s
这套太阳能扬水系统,总功率为15千瓦,由6个电池组件阵列、192块太阳能电池组成,可产生高达600伏的直流电,经逆变器转换为380伏的交流电,作为电站水泵的动力电源,每小时的抽水量高达20立方米以上。这座建在沙漠腹中哈德油田附近的电站,将使方圆2公里的沙漠变成绿洲,也为沙漠公路全线绿化解决抽水浇灌问题作出了样板。
+ \( r- o! s3 u o% b- w+ W
6 J7 t/ R+ y# K9 ^ o, z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0月16日第五版)
A- |) Z% S4 c. `9 a2 G0 H# Y, s& P* q: k/ M+ X# r7 N, _
我国是多沙漠地区,多数沙漠在我国的西部。其中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沙漠东西绵廿000千米,南北宽线00千米,面积相当于9个多台湾省的大小,达33.76万平千米,占全国沙漠面积皿7.3%,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沙丘连绵起伏,一般高70米~80米,最高可辿50米,沙漠内部植被稀少,多为流动沙丘。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天山、昆仑山阻隔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进入,降水量小,气候变化大。夏季炎热少雨,光脚不能在沙漠中站立一分钟,沙面温度高辿0℃~80℃。高热的气流不断上升,使越过高山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湿气流难以形成云层(在青藏高原上空由于冷却作用很容易形成云层)。这个干燥的气流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一直影响到沙漠以东的同纬度地区,使这些地区干旱现象日益严重。冬季气候又变得异常的寒冷,气温经常圿20ソ25℃,最低气温可辿50℃。春季多风,平均每月大风4ソ次,狂风怒吼,沙尘天气频繁。塔里木盆地降水量北部一般在50mmソ0mm,南部一般在15mmソ0mm,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十分干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部盛行西北风,使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沙漠东部盛行东北风,使沙丘向西南方向移动,塔克拉玛干流动沙丘总的移动方向是自北向南。故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断向南扩张,向着昆仑山麓推进〿000多年来沙丘平均向南移动了100千米左右,使丝绸之路南道的绝大部分的古城被风沙湮没2 G5 x1 ~* [1 H) O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秿/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亿000小时。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年平均日照时闿800_300小时太阳能辐射量丿60_00千卡/cm2·年。每一平方米每广860千瓦时。塔克拉玛干沙漠大约33万平方公里,太阳每年给这里的辐射能量6138000亿千瓦时,按光电转化效率20%计算,也朿227600亿千瓦时可提取的能量。相当于1500个三峡发电站的发电量(三峡电站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丿47亿千瓦时)。是2005年全国发电量皿0倍(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二建造沙漠绿色能源产业多年以来,我们为了改造沙漠大多采用植株植草绿化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付出的成本太大。究其原因是方法没有因地制宜。沙漠本身就少水,水贵于金,而植物没有水是万万难以成活的。所谓抗旱植物也就是对水的需求相对少一些而已。一旦水源跟不上,植物就会枯死。人和自然条件相违的抗争付出的代价性当大。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在沙漠上建造太阳能发电基地,这样既固定了沙丘,又向自然索取了我们需要干净能源。同时降低了沙漠地带的气温,使越过高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湿气流可以形成云层,改善我国西北部地区干旱少雨的现象 ( S: x3 Y( t3 |* X5 y
0 L7 E$ D' ?; G: `! E9 P0 y6 _
现在太阳能发电形式已光伏电池发电为主。但是由于成本太高,大面积使用还有困难。再一种方式就是热电方式。但是热电方式在我国做的研究还不多。但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热电方式发电技术已经成熟。所谓热电发电方式,是指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由热能产生蒸汽,再由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套技术所需要的太阳能集热器,高温热传导介质,热交换蒸汽发生器,以及低压汽轮机在我国均已经已经可以生产。热电发电形式比光伏发电在制造能力和投资规模上都有优势
+ ` s- Z* n* u% ? 热电式太阳能发电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集热器。要达到发电所需要的280摄氏度。集热器必须是聚焦式。以国产小型单体低压蒸汽轮机为例,其发电功率丿478千瓦,所需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在45000平米。制造集热器的高温受热管和聚焦镜的材料最好是玻璃。因此玻璃是建造太阳能发电基地的主要材料。在西北区建造玻璃生产基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玻璃硅质原料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玻璃用石英岩、石英砂岩、石英砂和脉石英等类矿。全囿6个省(匿朿89个矿区,总保有储釿8亿吨。就地区分布看,玻璃用石英岩以青海为最,占全国总储量的42.4%;其次在新疆也有多处玻璃矿区。此外就是西北的能源有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在靠近沙漠的地区建造一个玻璃生产基地,其产品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太阳能热电生产基地使其不断的扩大。当太阳能热电生产基地所产生出的电能可以维持玻璃生产基地所需的能源消耗时。这个系统将不再需要外部能源供给,而其不断扩大的电能生产能力将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电能需求 0 }, \+ t9 c5 B
太阳能热电生产基地使其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将不断的减少我国煤炭的消耗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算_000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0亿吨,约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皿2_%,总量排序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未来迿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能源需求将有一个显著的增长,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可避免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020年中国能源需求情景分析》的研究结果,到2020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刿2‿6亿吨,在全球排放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将上升刿8%~19%左右。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气候变化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在沙漠地带建造太阳能热电生产基地使其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将不断的减少我国煤炭的消耗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他将起到保护环境,防沙治沙,改善气候等多种有利效应
4 S7 o+ p( q" `太阳常数为1353W/平方米,进入大气层以后会减少至700W左右。
: s) w0 Z: f' C- ? 按光伏电池的转化率为20%计算,则每平方米的光伏组件的功率=700*0.2=140W。
6 Z! i0 ?4 I1 H- k3 G" U
. j2 B3 s$ a. K* C1 Z3 g% v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337600*1000000=337600000000平方米。
5 v7 e: x5 [, @$ s4 N& R5 o5 P5 a8 i7 T, s4 A# i# E: d7 T
则一块面积和塔克拉玛干面积等大的光伏组件的功率=337600000000*140=47264000000000W=47264000000千瓦=472640万千瓦" ~1 F% l2 Y. h) Z5 w7 p3 Z$ u
" q# x/ L" B; ~* g% N6 r: @ 新疆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新疆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云雨量少、大气透明度高、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全年日照时数为255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80%,年辐射总量达4800-6500MJ/m2。年辐射总量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5%—25%,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西藏。全年日照大于6小时的天数为250—325天,日照气温高于10℃的天数普遍在150天以上。 (数据来源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002/02/t20100202_20907734.shtml)1 V. a. {7 ?4 l
( r3 D& ]2 j# F$ X! U. B8 J
按塔克拉玛干沙漠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小时计算, o5 A+ D% W* R) g
. f* n8 [) q5 ` 则塔克拉玛干等面积的电池组件的全年发电量=472640*3000=1417920000万千瓦时=141792亿千瓦时0 o2 ^0 f+ ]0 i5 q" X- y# q2 {
$ B; {4 e) ]6 N 中国2008年发电总量为34,334亿千瓦时,2007年发电总量为32,640亿千瓦时。! }' r6 R5 J+ j: E# R- P* |
: B6 K' b( P3 C; x) s8 D
141780/34334=4.13
) l; T8 K6 L" s% v# m- o3 Y/ h( a8 F0 ^6 a
就是说,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等面积的转化率为20%的光伏电池组件一年的理论发电量是2008年中国全年发电量的4倍( g3 J4 O2 T0 u, Q* g0 E2 g
人们今天在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又面临着能源大量消耗的危机。据统计,我国可采储量的化石能源仅为:原煤114.5年,原油20.1年,天然气49.3年。地球上超过50亿年积累的能源,或许在几十上百年间将被耗尽。能源危机正引起全球关注。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导致的温室效应,或许不等这些能源耗光之前,地球环境就已被破坏得让人类无法居住了。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延续的首要问题。 4 o1 L1 g) ?" `0 N+ _
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生物质能、水能发电、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开发太阳能发电不像前三种能源需大量占地,在屋顶、墙面甚至沙漠中都可以发电,如果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建造太阳能发电基地,既可稳固吞噬绿地的沙丘,又向大自然索取了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幅员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2/3国土面积,每平方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3350-8400兆焦,平均为5860兆焦(相当于199kg标准煤),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等于我国2007年能源消耗总量26.5亿吨标准煤的905倍。西藏西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高达2333千瓦时/平方米(日辐射量6.4千瓦时/平方米),仅次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并呈逐年扩大趋势,主要分布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假设将这些沙漠化土地的1%用来安装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按目前保守的100Wp/m2技术水平计算,装机容量即可达到10亿千瓦,而2007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才7.13亿千瓦。 9 W& f# B+ H3 @1 ^; v+ Z
随着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其上游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已和电脑等产品一样,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应用技术已很成熟和完善。尤其从国内及全球现有生产工艺来看,完全可以确保多晶硅生产实现整个产业链和系统内部的封闭运行,从而达到零排放的水平。因此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光伏产业近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9.5%,2007年增长56.2%,成为全球太阳能第一生产大国,占全球产量的26.6%。但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发展却极为缓慢,截至去年底累计装机不足全球的1%。鉴于光伏产业在我国资源上的独特、巨大的优势,长久、安全、方便、普遍、管理和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专家呼吁,国家应优先发展光电,配套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处于发展初期的光电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参加全球经济竞争。 0 @5 A- Z0 s) e& N. r
欧盟预计能够在2010年安装3GW(百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到2030年可增加到200GW,全球可达到1000GW。《中国光伏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到2030年光伏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0亿千瓦时,建筑并网光伏系统和大规模光伏荒漠电站这两种形式将逐渐成为中国光伏市场的主流。同时,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耗竭以及太阳能技术和产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太阳能最终将以其高转换效率、简单、可靠、经济和环保等特性,成为人类未来的能源之星。
' s) }( d$ }" @' `7 a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一路突飞猛进。2005年,世界新增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为1727MW,新增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较2004年增长了44.5%,德国新增832MW,日本新增292MW,美国新增102.2MW。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的迅速增长,导致多晶硅原材料供应日益紧张,零售价格从2003年的30美元/KG左右上涨到了目前的300美元/KG。根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规模将高达510亿美元,2020年光伏发电在世界电力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将达1%,到2050年达25%左右。
" E- X& F w% @* q; Y, {, K! f 自200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在国际市场的拉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晶硅锭/硅片及太阳电池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不断得到提升,产品纷纷出口国际市场,已成为国际上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6 N9 y) l# ]- U# w- Z
, E b& P/ d9 Y, S- z: D) p 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务院32号文、《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新疆自治区“十一五”规划以及我国能源产业战略等,都将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主要形式的新能源开发放在重要地位。在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太阳能发电行业在2006—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3.1%。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6.5万千瓦。未来15年,我国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5%以上,太阳能发电投资总额达950多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0 H' c/ K7 X, U3 B
7 t0 a1 _+ _8 y9 {! X 根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装机容量每翻一番,制造和安装一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就降低20%左右。到202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每年将新增30%~35%左右,从目前的100亿瓦增加到约2,000亿瓦~4,000亿瓦,需要投入的资金超过5,000亿美元。
# V5 _! r3 O9 W* q8 H; m
9 z4 |/ ~" W3 C3 |7 d+ A3 E% e6 s 美国近年来围绕太阳能发电产业开展的圈地运动竞争日益激烈。在莫哈韦,联邦政府控制着一大片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能地产,在它的旁边就是全美最大的用电市场。2005年,向加州莫哈韦国土局提交的太阳能电站用地申请仅有5份,截至2007年已收到的申请多达104份,涉及的土地面积接近100万英亩,理论发电总量达到60千兆瓦(目前加州每年的用电总量为33千兆瓦)。有的买主竟然开出了每英亩1万美元的购买天价,而几年前同样一亩沙地却只需500美元。
' t6 w7 B6 D5 B3 x- m0 ]* I# b1 R, v9 i/ N9 Y6 K- U1 @# c
目前,以抢占最佳沙漠太阳能发电地产为目标的圈地运动仍在进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太平洋燃气电力公司(PG&E)和佛罗里达电力照明公司(FPL)等公用事业公司,硅谷的新兴企业,以色列和德国的太阳能公司、雪佛龙公司(Chevron)等都争先恐后地锁定了数十万英亩的土地。过去一文不值的土地,现在因成为了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最佳场所而变成高价争夺稀缺资源。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疆太阳能发电、供热等都具有优越的开发前景,无论是年平均日照和年均辐射量都高于国内其它地区,特别是准格尔盆地、哈密地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更是发展太阳能电站的最理想地区。
. b; }) W; s, Q
4 B* s. F, h2 q& m/ d( Q& F 我国以沙漠为主的大规模太阳能发电产业尚处在酝酿阶段,太阳能供电运营商也刚刚起步。目前,五大发电集团已基本完成新疆火电布局;水电受流量、流域、丰枯期制约,资源有限而且多数已被开发利用;风电虽前景广阔,但最佳、最主要的风场资源已经基本抢占完毕;核电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划布局;只有太阳能发电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却是今后5—10年新疆最有成长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太阳能沙漠发电尚未引起投资者关注,因此,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尽快发展这一产业,抢先开发沙漠资源,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打造新能源运营模式,前瞻性地利用新疆作为国家战略能源基地的特殊地位,抓住太阳能发电商业运营模式尚处于产业培育期的机会,率先开发最佳地理位置、最高效率光照资源、最有利并网输送距离、最优越项目条件、最宽松政策环境,是新疆乃至亚洲中部地区最具有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投资机会。
7 d o; a8 c6 A$ G, D4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