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rilemma 于 2012-2-14 00:16 编辑 m6 y, ]: F& b w( _% W
, p9 m/ z* [& v0 s, L3 v# B% D
2.润滑脂 a.脂的来源、种类: 润滑油加入稠化剂加工而成; 常用的有钙基、锂基、钠基润滑脂; 按工作温度分为高、中、低温润滑脂。
0 s4 o) y4 a; L' }; I: u6 p, a8 [b. 脂的剪切极限 是指润滑脂开始流动时所需要的最小作用力。也称为润滑脂的剪切强度极限。 (未开始流动,即意味着还不是流体,而表现出弹性体的特征,该剪切极限类似于弹性体的屈服极限)
/ ~0 C; Y, F* \3 Q) X6 ^+ C* pc.脂(干油)的相似 (表观)粘度、锥入度(稠度): 相似 (表观)粘度 脂在所受剪应力超过它的剪切极限时产生流动(即产生流体特征),也会出现内摩擦,用相似粘度来表征润滑脂的内部摩擦特性。润滑脂的粘度,在一定温度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随脂层间剪速而改变的变量。在剪速小时,它的粘度大(克服润滑脂在剪速小时的流动阻力所需的力比克服强度极限所需的力大得多。);剪速增大时,它的粘度变小;在剪速很大时,它的粘度小至一定程度而保持恒定(类似牛顿流体)。 [润滑脂的相似粘度是润滑脂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对润滑脂在机械中的使用性能中有很大关系。如所选脂粘度过大则机械损失过大,温升过高。另有低温相似粘度和低温转矩的概念,大致是值越小低温性能越好,具体请参考专业书籍] 锥入度(稠度) 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锥体落入试样的深度。大小跟稠化剂的含量有关。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润滑脂越软,反之就越硬。锥入度会影响泵送性,使用温度和流失情况,视情况而定,是润滑脂出厂必测项目。 , @) o5 a6 S2 g) j p# A
机械安定性: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稠度变化值越小,机械安定性越好。如长期剪断破坏导致脂稠度下降,润滑脂的结构将被破坏而变成流体,从润滑部位流失,丧失润滑作用。 触变性:润滑脂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的性质
$ ^' e' \4 `. U' Z& E- j& d' M: Z
d.承载能力: (这个概念没找到定义,只说是一定温度、转速下,四球试验机加载一定负荷,由钢球状态判断被测润滑脂的润滑、极压性能。具体请参考专业书籍。)
2 N' t# R; u2 p+ ]. W3 u- t( F5 y
e.滴点: 脂升温后从脂杯中流出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是脂耐热性的指标,粗略了解脂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最高运行温度要比滴点低30~50°C;低转速时最高运行温度可低于滴点15~30°C
2 L( e& m, m- Q! jf.其他脂的重要理化特性请自行查阅书籍 9 b U3 H7 V Y x ^
+ X, w" k: Q* @$ n3 h; V( ~g.选用原则: 根据工作温度、负载、转速等选用合适的脂。
/ P* V2 z+ O8 V! Y l
轴承运行温度每升高10~15℃,用润滑脂的轴承寿命就降低一半。高温场合选用抗氧化好,蒸发小,滴点高的脂,低温场合应选低启动转矩、相似粘度小的脂。 7 I" _; I v" K N4 p/ H. S
重负荷设备轴承,选择基础油粘度高的脂,负载特大时,考虑脂的极压润滑性能(脂里加极压抗磨添加剂,提升抗磨损性能。指标为四球试验数据),应选择带有极压添加剂(如二硫化钼,石墨等)的脂(但注意!类似二硫化钼能降低摩擦系数的添加剂在如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某些场合要慎用)。 * D) X s( W- S5 J: @; M* ?/ N
转速增加2000rpm,轴承寿命减少一半。高转速应使用低粘度基础油制成的锥入度大的脂,低速时则用高粘度油制成的牌号大的脂(硬的脂)。
; l. ^. j; X: a" I4 A5 P# }3 o
/ V: L- s- \; K6 J5 ^一般设备大(负载大) 、转速慢用稠度小的也就说硬一点的 ;转速快设备小 就用软一点的。 * Y* u% R* b( O2 A
脂的用量要适当,一般不超过轴承间隙的1/3~1/2。 不同种的、不同牌号的、新旧的脂切勿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