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1月16日电,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今天召开的中科院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要通过实施“一三五”规划这个重要抓手,建立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和研究所评价体系,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经费保障能力,减少检查评估,确保科研人员80%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 7 d q2 N) y/ c) ? C+ r& P
1.为避免重复布局,中科院去年制定了“一三五”规划,要求各研究所围绕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明确本所未来5年的一个研发定位、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简称“一三五”规划),以进一步凝炼目标、明确重点、优化布局,突出中科院的核心竞争力。从今年开始,中科院要求各研究所把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落实到项目、队伍、平台和管理上,全面推进“一三五”规划。 0 N/ ]# ^" }/ H
点评: ( Y( i& c/ ~! R0 c! ?6 z
以前科学院研究所布局重复现象比较明显,研究所内部布局重复现象也比较普遍,对于有利可图的领域,同类研究所之间激烈竞争,研究所内同类课题组之间竞争,于是大家一哄而上,各有各的门路,最终造成国家资源分散,谁都做了,谁都做不好。/ w6 g- o( |# l6 x7 O
9 h7 A; u6 w& F) {: M5 T. w
2在提高经费保障方面,中科院将按照“增总量、调结构、强基础、促产出”的思路,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模式,逐步建立起新型的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 z' R$ R; T: K# d" ]
点评: 8 G. E' f$ n" h8 `# T+ ^. D
增总量,大家都高兴。
! U7 X4 |2 y) C. Y% ]' C" \, s" e$ z1 @ 调结构,资源分配有多有少,将会几家欢乐几家愁。 + M3 A$ V& ~3 K0 Y
强基础,这是早就该做的事,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科学院老想做“有显示度的大工程大项目”是有问题 的,使科学院做的事情太政绩化,同时基础研究逐渐弱化,以至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没有基础研究这个坚强后盾,科学院什么都干不了。
3 p6 x9 d+ K# x" C+ O" C% P$ ? 促产出,放在最末是对的,没有明确指出这个产出就是产业产出,因为技术开发是科学院的弱项,工程化能力更弱,至于市场运作,更需要专业人士。促产出要促所有可能的科技产出,但要顺其自然。
7 R& `" Y: n$ X4 c2 t' E# N
3 Z# E, V u: d' m9 D3经费保障的具体措施包括:以经常性财政经费支持为主、间接费用补偿机制为辅,保障基本运行,调整财政经费预算结构,适度加大基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比例,逐步提高标准;开展基本科研经费稳定支持试点,探索不同学科类型研究机构稳定支持与对外竞争之间的适度比例。逐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开展扩大核算单元试点,推动研究所由全成本核算制向业务成本核算制转变;围绕重大科技任务、领军人才、条件建设、学科基础、对外合作等,形成协同投入机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
4 ?+ `$ W2 v2 N: g$ D点评:* o S, U4 B2 G/ T7 B
首先,要保障基本运行,也就是研究所的开门费要给够,这是让科研人员把精力从全心全意搞经费收回来做研究的根本方法,其实大多数研究人员是不愿意也不适合整天在外头飘荡找经费的。 2 S2 _" U* o1 Q q9 J8 ^
其次,不同学科类型研究机构稳定支持与对外竞争之间的适度比例,这个非常重要,将研究所分类对待,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改革做准备。 5 _7 [7 K2 [7 A) K$ y, I
最后,提高预算执行能力和决算监督能力,严格按照实际需求申请经费和使用经费,避免经费滥用、重复建设、年终突击支出等现象 d- O; P# j* f+ o
* E/ f% U- X: F
总之,科学院打算做的这些规划是及时雨,“让科研人员80%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是所有举措的根本落脚点,是一线科研人员盼望已久的,只有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出成果,才能出原创性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