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259|回复: 73

面试了12个人,没人回答上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4: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前几天去面试问别人的问题,面试了12个人没人回答上来,郁闷,一个力学计算的小问题:  Q( u+ Y! K- ]
----------------------------" L; E; E4 {+ C$ q6 S$ X8 j

0 p/ z( t" A: H) Z某弹性金属材料,抗拉强度是430MPA,圆柱试件(. e. j- m5 J$ b/ P' G% N/ \& A( |
两种工况,都是扭转
8 ]1 W0 l6 N( n1,扭转的表面mises应力是73mpa2
* j- F2 l4 |" a# y7 ~2,扭转的表面mises应力是105mpa/ x6 m9 u! r# c- D/ Z
问这两种情况的疲劳寿命的比值大概是多少???(可能说的不太好,请谅解); - w2 \3 \! D& \1 v/ K
a,24 L% Z2 p- p) ~$ r  o# l
b,5  h) L/ L: d+ i* m3 \* q9 `
7 B- t* H; a, \9 V. t+ o* r' Q; T$ r
c,15, P+ H# L9 O7 \* ?; X
d,308
3 }& [! c4 a0 @( J( T' V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接近的,并说明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4: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b,5
) J' l$ ~7 x2 k4 s! B" n, F: j0 C1 m/ j: m  J# r
应该是4才对,应力降低20%,寿命增加一倍

点评

是的,这是大量实验统计的结果,好像是90%的试样都符合这样的规律,但样本少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  发表于 2011-12-6 14:57
其实这个问题是唬人的 如果真的拿这两个载荷去做疲劳试验的话,试验寿命应该差不多,毕竟应力值太小了,如果考虑到试样本身质量的分散性,还有可能会出现73MPa应力的试验寿命更低的情况。  发表于 2011-12-6 14: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4: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fmdd 发表于 2011-12-6 14:29 $ h( l: e. K! H5 \4 ?) [
b,5
- W2 c- A% i" y4 i1 K
& {/ A, f; P- G, i4 ]( ^0 t1 e应该是4才对,应力降低20%,寿命增加一倍
' ?( G; V9 I" n( j: _( h
回答正确
+ @# a! P) p  n; N$ ~1 k* X# H5 NSa=36.5 Mpa  N1=2.14e10 cycles$ f  j; j! p6 h5 `
Sa=52.5Mpa  N2 =9.21e10  cycles0 p' z2 |$ O! \
N2/N1=4.3
+ b9 C& Q  _( o7 E
4 V  K/ t$ O6 J0 ^

点评

请给个详细点的计算过程啊,Sa代表什么,N代表什么,Sa和N的关系又是什么?  发表于 2012-11-22 15:44
怎么看不懂呀,这些数哪来的?能说下吗  发表于 2012-9-22 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4: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mises啥意思呀,感觉是应该是表面残余压应力,但是也不是这么说的呀,费解!如果是残余压应力是2,是105的疲劳强度大,拉应力也是2是73的疲劳强度大

点评

von mises应力 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等效应力始终是一不变的定值。  发表于 2011-12-6 1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4: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mises啥意思?百度也没有。3 @9 G" B" b2 A. m" F) v5 `
学个单词也这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若 发表于 2011-12-6 14:33 9 @! u5 T' H4 q3 G- K$ o# X7 L! _
mises啥意思呀,感觉是应该是表面残余压应力,但是也不是这么说的呀,费解!如果是残余压应力是2,是105的疲 ...
% A5 B6 _3 J& \
           冯.米塞斯应力
3 v1 z3 [# j) X; H- L9 n+ l7 X; w, Z6 |7 }; c) M* O2 e/ J3 F

点评

不是最新成果,国内叫第四强度理论,照搬苏联的,很多年前就有了,我是听一个台湾人的讲座,才知道外面和中国的教材名称不一样  发表于 2011-12-6 15:11
谢谢哈,难道是国外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中国还没来得及翻译么?  发表于 2011-12-6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5: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5: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生僻点了,不搞力学  疲劳  寿命方面的人不知道呢。应该说99%的人不用这个。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5: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都没听说过,哎,悲哀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5: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12o12o12oo 发表于 2011-12-6 14:33 / N6 V$ W* ~3 b2 P/ O; I
回答正确% s- d' h8 [/ ?$ `8 u) o
Sa=36.5 Mpa  N1=2.14e10 cycles1 {# n8 H8 k, t. B
Sa=52.5Mpa  N2 =9.21e10  cycles
; @. L  E3 [- s
谢谢哦,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 R1 ?: G  D/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 19:46 , Processed in 0.07582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