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7 19: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any 于 2011-11-17 19:57 编辑
* a3 T9 S3 B: s8 ^# l
- ^9 X/ `+ t. B' k8 m& w. x, _% r换了新的供应商后,问题暴露。前任先按原图纸做了65Mn,一致反映弹力不足。后来换了304,弹力是够了,但结构缝隙太大。
! V6 W& _: `9 B) ^后来前任走了,工艺和生产开始掰弹簧。后来也掰烦了,丢给我了。- D: {1 k0 V( `3 X' k9 y
2 X1 w" Q+ O5 e8 ~* j一看图纸,公差巨大。简单分析了一下,把关键尺寸公差减小到+-0.5,撑起结构缝隙的尺寸减小1mm,心想这下应该可以了。结果打样回来质量先来,仅有两个尺寸超差,试装两套结构,弹力和缝隙都合格。建议放松公差。
! n$ Z' y8 B# @1 x$ R4 G5 J取了十几个弹簧测了一下,只有三四个弹簧的那两个尺寸超差。于是认为只要合图纸要求,就OK。
1 v( T* M4 u9 _% _* m2 e生产装了两套结构,缝隙明显。汗。6 U0 e% C2 p1 k+ T A! D
7 p1 l( V" V: ?9 s$ _
下午和工艺装了一个,缝隙问题消失。生产安装时,弹簧两臂压得厉害,弹簧肯定被压塑性变形了。不要压臂,压钩子就行了。找到办法,很高兴,工艺也很高兴。晚上装了一个,压住钩子,缝隙问题也没有。
% N1 g3 a; f3 y: o. ]' p
" u( n7 E# O1 h% }" ~7 i; G/ T第二天工艺准备按新方法指导生产安装,我心想,是不是要再装几套,2套也些少。但偷了个懒,就任工艺弄了。
, z1 [$ k! \7 i' g, B3 H不一会,工艺来了,连装四五个,缝隙都不行。
2 L( @' q7 C) w和厂家沟通了一下,没有实质思路。
, f5 B4 r; y+ G' d9 |3 T4 \弹力使缝隙减小,难道仍是扭臂上的凸起撑起,导致缝隙变大?
8 E' z+ h8 _0 b% P, \把有缝隙的结构解体,发现弹簧都发生了塑性变形。安装时,为了操作,扭簧开口很大,很可能超出弹性范围。+ s3 w" }0 ~, }! u
按安装情况,把尺寸合格的弹簧掰开,然后回复自由状态。几十次下来,弹簧都发生了塑性变形。
" M$ Q4 P7 n5 Q3 k1 y" l* ?( k: v晚上回家路上,想了把圆柱部分加一圈,这样变形部分加长,应力减小。为了使弹力不至于变小,簧丝加到0.9,同时把变形角调小。
F3 \. Y# Y9 `7 C第二天一堆事,没顾上。
# O; f" S- K" s1 u- N5 m. g5 J2 d$ M/ s第三天必须首先处理这件事。和厂家技术人员沟通一下,很热情。
2 |* _# f& j/ g$ j, _& {: m这时发现,自己才把工况和要求弄清楚了。把不关键的尺寸放开,把测力的方法告诉厂家(之前厂家不知道工况细节和要求,认为力没法测,就也没测),然后让他们弄吧。" g$ N: V b; l8 A( z
厂家说了65Mn和304。65Mn弹性好,但刚度和硬度小,“软”。304做得很多,客户也没反映有什么不好。既然这样,就做304吧。
0 L( r6 t5 u! n3 G% O- H感觉自己确实是半桶水。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