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铸件表面麻点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 U/ K" Y0 Q5 V
(长期以来,麻点是精铸件表面质量的一大问题。在铸件抛丸、喷砂后,铸件表面会有灰黑色的斑点、麻点,造成铸件废品。)通过大量资料表明:麻点是钢液中金属氧化夹杂物在铸件表面的聚集物。
% Q0 e$ T) p5 N) ]0 S0 I# U- R$ k1.形成原因
* M9 ?2 A+ j5 S3 e0 Q7 _5 A(1)钢液脱氧不好而带入的金属氧化夹杂物;
1 w0 P3 N" j2 P* t) G(2)完全脱氧的条件是:选用干燥、洁净的炉料,熔清后先加锰铁后加硅铁脱氧,再加硅钙脱氧,然后停电静置2min,再加铝终脱氧后保温浇注。浇注后立即加木屑或废蜡再盖箱密封冷却。
9 ?8 M" r! h3 J1 ha. 在不完全脱氧时,如果盖箱密封冷却,因冷却时间较长,存在于钢液中大量的氧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大量麻点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完全脱氧时,盖箱冷却则保证了没有外来的氧被吸附进钢液,避免了钢液的二次氧化,防止了麻点的生成。% G8 W4 e6 U( |( Q% ?
①. 型壳焙烧不透时,型壳在浇注时的高温下会有少量 气体产生,这将促进界面反应的发生而形成麻点。
5 \' e0 u2 U6 l; r②. 耐火材料中杂质的增加,特别是Fe2O3含量过高,将直接导致其参与型壳和钢液的界面反应,使氧进入钢液造成二次氧化,从而增加了麻点形成的趋势。" b9 v! W; B0 f+ W+ X# `) q( u
2.防止措施9 X" N% j# V7 H9 e ~2 Z' V& W
⑴.影响麻点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钢液的质量;(即脱氧和浮渣是否完全)+ H% h9 u% f, U4 b; H( k
①.应严格按照熔炼工艺进行操作。即按垫底渣→熔化中覆盖→熔清后预脱氧→停电静置除渣→浇注前终脱氧。这一过程来执行。
6 i E1 K! Q5 F- q. r②.脱氧剂的选择要达到既能使钢液充分脱氧,又能使脱氧后形成的氧化物熔点低,易于聚集和上浮的目的。终脱氧剂铝的加入量一定要严格控制,过多的铝将促使麻点的形成。 1 L9 c9 K) L) p, t3 \% {
③.钢料应十分洁净,而且不宜使用过多的回炉料而使钢料的原生夹杂物增多,熔化过程应尽量防止钢液表面裸露的时间,防止Cr、Fe、Si元素的氧化。5 u% b" U% m) C. i5 @' e6 R
⑵.由于浇注时型壳的温度约在800℃以上,浇注钢水的温度约为1600℃以上,此时接触铸件表面的温度极高,瞬间金属不会凝固,特别是厚壁件,此时大气中的氧易通过型壳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氧化物,并与钢液中的夹杂物聚集而形成麻点,因此,大件在浇注时,向保温内加入木屑(或木炭),模组在浇完后,立即加入废蜡块盖箱保温,这是防止麻点产生的重要措施。6 x# y2 B% D3 x# C. S, M4 w; P
⑶.型壳的焙烧温度不低于1150℃,保温时间不少于35min。未完全烧透的型壳,在浇注时会有少量发气的情况,且会参与钢液和型壳的界面反应,把氧带入钢液,造成二次氧化。碳钢则因C的含量高,且不含Cr,故在空气中冷却时,界面反应只能形成脱碳层而不致产生麻点;如果有麻点,则型壳未烧好。
4 y7 a5 P9 h& v Z$ I' ^⑷.耐火材料,特别是面层耐火材料,除了主成分应达到要求外,以Fe2O3为主的杂质含量一定要低。过高的Fe2O3含量将加剧界面反应的氧化气氛从而导致麻点的产生。5 u2 I% o$ K, z _8 S
3.小结8 V$ r' d! T5 I1 L
⑴.麻点是钢液中铁、铬、硅、铝的复杂氧化夹杂物在铸件表面的聚集物。, v9 [, R" @+ F% i% |# M, f
⑵.防止麻点产生的主要措施是熔炼中要充分完全地脱氧,并使脱氧产物易于上浮;在铸型冷却过程中要防止铸件表面的二次氧化。2 a) a. @0 o# ]. i' e/ N, z
⑶.严格执行型壳的焙烧工艺) q4 d5 s2 b6 D/ r+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