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 n3 j0 H1 m: X" B O. X+ X. ]/ V
全面生产维护管理
7 g" `, q$ H% ]/ O. M1 引言
, @6 d8 p# Q8 J# O2 Y在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
/ I7 D) d; Y# v) V* g越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管理者素质的提高。管理科学是提高企业效益
4 l" p8 d) y3 J的根本途径,管理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我国现有的管理水平与国& L8 Q R) T9 E- }8 ?
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差距是很大的。管理落后是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原5 E. J- i. s4 E! s4 I
因之一。因此,科学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 b# @: H% w K" M
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将MOTOROLA 关于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主要" w$ S# r7 x9 c: R
经验介绍给大家。
4 }+ P" B6 ?7 c* N2 全面生产维护的内涵
) w) l1 i# ?' K) Y3 p' n' [+ |9 j2.1 全面生产维护的形成和发展
6 e7 }3 I( q* _MOTOROLA 的全面生产维护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4 大发展阶段,10 个发
" k8 g7 S; t0 N! t2 m4 J展小阶段,每发展一个阶段都较前段有所进步。每个阶段的内容和特点如表1。
3 Y8 c4 b: y1 z5 a' E% A阶段第一阶段3 N$ e% W+ }; V1 X- }
年份1950年以前1951年1954年1957年1960年1962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4年以后" a( S/ g7 q6 I3 d. A% P: z# C. j# w0 D
预知维修
5 t0 S. O/ J$ \! q预知维修
/ y7 y% Z) ]3 N' h( r9 f" u# ]% a: s# T要点
& ? m# `4 o3 b# W @设备坏了再; j/ ?1 r0 K3 Q6 c: [
修
/ ]$ J* {3 A$ k4 s/ J- w从美国引
. {0 E1 e6 b3 @; h1 H/ @进预防维
8 h/ U: @' k6 p b; |; \5 }, l修
{! T5 x" d1 d% i为提高生8 W& E" O0 c5 A" {# i2 h- R/ j/ \- D
产率,从1 y. a4 a0 v, O; a- P# d7 C0 L4 c
美国通用; l/ N; \6 X. ~4 R
电气公司
& s4 Q/ |# z. T5 C* l引进生产
8 t4 j, k$ J% B( k) z- T/ R' _维修
5 [8 L7 l3 c! c: a强调改善
! e" W9 m, _% r" ~- h设备的素
6 l1 ]5 n0 Z0 p8 l. g; |质
& _, t% o8 Y6 t& E1 a6 z在新设备) i. Z6 j8 q: [
设计时考" h% x7 u$ x: `6 r9 x, w
虑可靠性8 o7 R! W: D9 d) r$ ?" Q
强调设备
6 \# \% v1 {7 Z! W3 A1 X% N, f的可靠性- ?& R* C8 L& A- A y5 O' c
、维修性( T$ R. P# P$ O9 D4 q/ V
、经济性
; |1 n( P* O+ m q. l' k" G强调设备; {4 J0 }- @3 u6 G
寿命周期3 {; J$ P4 p: w% d8 u( j/ i
费用管理! G' Y+ J$ f# D/ J; {: E% H" o1 V
提倡日
& z) \7 ]3 b4 S: Y# \2 |; d# S4 A7 e本式的, e. m1 q; \ h' d n, J! @- u. h4 w
设备工
0 K+ |6 u% H( c1 V9 t程8 I! X) @5 b7 h$ a5 Y/ ]7 d" t0 h
推广日本式的8 t0 l" f# p9 l! J) S9 w( v
设备综合工程
% S' a1 Y4 v6 }2 j, f强调状态监测: z2 m9 z! a5 k, s
事后维修
$ J4 y8 P- S" c$ `/ e) y; j内
) Q" `$ w& y U2 @) p容) r3 a6 ?% b( o, z; L
生产维修1 _* @2 I, n: Q1 y M$ F) n3 @
预防维修2 F3 U, X/ P. \5 @3 `
预防维修3 k$ l6 q" K8 W3 e. p% R
事后维修
& C- W5 w3 m. ?4 v7 c: l- ^6 a维修预防1 B4 y n- Q# b
改善维修$ V: G: N/ `- J1 W9 @
改善维修
, q( b3 J2 i: V2 x2 H生产维修+ O0 g8 {" C7 A7 |# c) w s$ x& S( {
设备综合工程学5 K# T) D! ^( J8 _
可靠性工
( g" G* h* i+ p程
1 f( u/ t7 r8 O/ L0 `可靠性工程等0 Q* A: I/ c, r& i
维修预防5 `9 k, V) \" R' z5 B! L- `
日本型设备综合工程学
* D7 L2 L" |( k1 W3 s& e全面生
7 P2 _4 s( i4 P4 f/ J, }- x产维护6 p: _7 q) h" H
全面生产维护3 q! J9 Z6 F. Y! _' v8 c: p
设备综合
+ P! [. e1 P. J. w, R工程学
1 @! ?" K1 F2 Z, W" s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 h! _1 Z$ S3 d8 {% D- O" [日本型设备
# W9 Y* v T0 b9 m% n$ J综合工程学
# j* D1 C4 `" U2 M第四阶段: j. G0 s) G. a" x! W. s
表1: 全面生产维护的形成发展过程
8 {4 l7 N6 Q7 C: d& C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1 P! F/ v2 _( O- q: m5 s8 l( ^
2.2 全面生产维护概念、目的
" {! h3 m( j! P2 V# P3 Y9 j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如图1 所示。
- S$ B4 \! z1 h8 J# _" Z; _建立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生产维护1 L; m/ k1 T/ n a" V# O
涉及所有部门的活动! Y6 }! `# X8 }, v6 b
全员参与
; |5 W2 ]7 c- `; Y小组自主活动
: Q2 q6 @0 p, y$ c0 I) q设备
0 ]' O1 ~. r. x# g) J2 U3 {综合
9 W+ [+ @2 T. v: b, a3 p效率9 t6 p- b2 y2 e
最高
; ~- Y. O# M4 B2 I% ~* P图15 L: ^ s& h9 p2 ]8 A
2.3 全面生产维护的特点和作用
/ n9 _# K, ~/ I+ Q*特点是:全效益、全系统、全员参与。
: G9 D& g: S( B+ D$ c全效益是追求经济效益,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 N# I$ h( p$ [* m
资源。3 w+ O& z; p, U
全系统是建立对设备一生管理的全系统,维修方式系统化。* _% q5 @) \0 D: x4 T9 z5 n4 L
全员参与是包括操作人员和小组活动,强调操作人员自主维护。7 i6 T* W5 m, h* t
*作用:8 Q' s% f+ I3 K" {2 B( j& T
①减少设备故障损失,提高可预知运行时间; L0 c$ w1 Z' o# j w
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 Q0 c& v. H w/ W: Z③减少生产转换时间,提高生产柔性1 \$ I/ i% k! s1 P: v H1 H; P
④减少设备引起的质量问题
* ^0 m! d2 A" S/ I6 G2.4 设备中的六大损失5 V6 y: E# L8 S/ _$ m
(1)六大损失,如图2 所示
( \! |% }! ^9 M7 t六大损失
4 @7 F8 j3 K- V4 J: J. ^! ]设备故障
! y: ?/ s/ M4 k5 R( u* O# k损失8 ?' r# L. E! N% H7 }
换模与调
/ ?2 L/ \2 ?) d b9 a$ D整损失$ T# w a% `: P; X) l6 Y' u0 G
空转与暂) Y$ \' `* Y( y$ {
停损失
! R' j8 T( ~$ t2 G) ~/ ]% [减速损失缺陷损失开工损失; i7 ^" \2 N: R% P1 h2 C
有效运行时间
9 k8 G2 m3 o4 F7 s& X$ |缺陷损失4 u1 Q" m% ], E) A$ q# m$ b2 ^
净运行时间 e& R# z/ R3 V$ @4 f
设备速度损失 y5 d b; p; O$ ]
运行时间5 e1 `. }# j/ U. M) |
负荷时间
% d. b; _1 x2 i$ D计划停机损失3 ?7 u+ k @9 ]6 B- R
设备故障损失
7 f# j6 p" N5 W+ x R |7 @图2 设备中六大损失& G0 X; |( d7 _. K6 N
(2)六大损失定义:' e/ r$ ?: A$ W% w4 H8 x8 g
设备故障损失:由于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
1 l2 o/ z2 w; i0 n# a+ F4 n换模与调整损失:由于换模和调整工作造成的停机损失。7 P) h$ P2 z" P& [
空运转与暂停损失:由于一时的小毛病所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空转状态。
! E2 _; ? W7 R: M2 Z. B$ i* x( V减速损失:由于设备的设计速度与实际速度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损失。7 h$ V. n# a$ w! Y1 @
加工过程的缺陷损失:由于缺陷和缺陷引起的返工而造成的损失。
: U$ }; p/ l6 u% _开工损失:从开始生产到进入稳定生产之间所发生的减产损失。2 E+ ~, `* J% ] t9 O+ d+ j0 V% \! q7 ^
(3)设备运行时间的定义:0 t, w/ c# d6 M, h
负荷时间:机器应当工作的时间,即从正常制度工作时间中扣除计划内停
3 m, E+ _. W. U: k& R" `, S/ x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 q, m$ L+ Y/ K+ v8 Z
机时间。
6 T) j; Z6 J- ~" K' `. t f运行时间:从负荷时间中扣除设备故障、工装调整、刀具更换等停机时间
, ?2 @) n9 M- N' T2 P后所剩下的时间,也就是实际运行的时间。
8 k8 S- L% A% \0 V2 b2 u4 N( O o2 j净运行时间:在运行时间中,设备按一定的速度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是# w9 n G. `4 ?0 ?
扣除小故障停机造成的停机损失和设备速度下降所造成的时间损失。
; P4 q8 K' Z( v5 n* h有效运行时间:从净运行时间中,扣除生产废次、返修品所耗费的时间后+ n/ I s3 ~8 y
所剩下的时间,也就是实际制造出合格品的时间。
2 _1 l, m) t( x4 F7 h7 K9 H7 o3 设备运行水平及全面生产维护的效果评估& H" _, A4 l+ N: m9 y. [5 ^4 Y5 e
设备综合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是以少量的输入产生良* Z$ a4 t8 G0 \# b1 C2 }9 C x
好的输出效果。见表2。
|; t w8 x& ]( X$ h人力(M) 设备(M) 材料(M), m! Q6 J) D3 ]0 u* {6 u
产量(P) 生产控制' Q5 z& }& N( u& s+ C5 ?
质量(Q) 质量控制: V% m( K3 ~7 ]4 X- w- z
成本(C) 成本控制
% l1 K( I9 z2 u. ~& E/ g交货期(D) 交货期控制
0 x4 b8 Z( q* Z% q, h安全(S) 安全与污染
! d1 v! v4 k4 Z! v士气(M) 人际关系
! H8 @. C5 m. p+ @& L人力管理生产维护库存控制
' d% O. L5 h; D+ Z输入
: S/ p9 V& F) h2 n& R输出
: z; X7 w5 W0 P5 y/ b$ L# X6 E资金(M)8 z5 X7 s2 o. f, L' @
管理方法(M)
; n% }6 V' r; I( J% M8 f- e表2: c3 I/ n: _2 z. G" F$ u# A
产量(P-Production):需要完成的生产任务,即设备的生产效率要高。
! ^- j) I3 ^) s质量(Q-Quality):能保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即设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 b, U. R* o" T$ f% {4 ?成本(C-Cost):产品成本要低,即设备能源、原材料等耗费少。
7 v2 \2 I& M e# U8 y8 h8 _# Z交货期(D-Delivry):设备故障少,不耽误合同规定的交货期。# l6 ?: A* T3 [ E# k- k- L
安全(S-Safety):设备的安全性能好,设备对环境污染小,文明生产。
5 [1 B, F x; ]4 r' U& ?. }士气、劳动情绪(M—Morale):人机匹配关系较好,使作业人员保持旺盛
) x1 ^# K2 k- E7 V, x' V的工作情绪。7 k& D$ r3 d# }; v! ^
表2' [5 M X: R0 @
3.2 评价设备输出的指标4 s8 A: d4 {- Y+ y* Q
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
) }2 F% h) b7 H+ p6 u生1 b' F6 {+ i- Q$ n
产
& C: V, l+ J3 N1 B( J" F+ S率
5 w. v" _5 V- [+ i" [P
2 y: j; I8 f! x- `一6 ~* }7 ~; @: t5 J
般
* \4 o) { R* w7 m( ~4 T2 F指- V; m. I3 @) X* O( x4 D: t
标
0 v! q. \8 v* X* x* p5 I. A; ^*8 ]6 N- h I* ^2 o1 w
劳
& K. z: w$ n# H! ]- l8 o动
- p+ M. B: X0 Y$ ]* E生8 K, v9 M: n4 A! h9 k7 X
产: Q* h; Z( p3 C
*8 ?* p+ y" h- W
设1 t7 d2 }/ ^; x9 q$ P
备' ]: y# N6 E: M4 \$ Z8 } m
综* B) u* d+ m2 r3 u# J( Y
合- z+ y1 ~. b# u
效
7 D+ m: Z0 C( p. B7 j: f4 m, {率: S4 U5 L* V5 Y( J
OEE! I% I# N# v6 f( @+ [" H2 v0 }
*
& T+ i5 W, @8 K9 o" E每; f/ I/ e! E- j5 `! f
人, x- A+ m2 Q' ?& q* S# ^" _
的
/ K& }; v; ~8 A附
& m7 o& j/ _, A加- l, V4 [- b, h. v, _* r
价
/ R0 T& @: M/ U2 Q5 d8 X4 g, S值
; X+ c0 [0 q3 L0 j( K \" t$ J*' F7 F$ ~5 W0 e2 B
特
* X& U4 E) z" s+ q殊
9 z$ n8 ?/ Y/ U. r3 @指4 O) `& ]/ H% w c
标
$ y! v$ L+ e& |*3 }" s9 H/ }5 K4 I$ V3 O* ]6 G5 G
时* X/ [& I+ g7 c9 e) I a5 t% x) \
间
( Z5 H3 |1 V& `8 k0 o开$ [! H7 s5 a' _- Q9 O4 w a; I8 _. O
动6 t% z9 m0 f6 f7 f/ _' r
率; s* Y$ r. {5 B4 g/ r) P$ j
*
& Z8 D5 H+ [( Y$ t性
' k" O' ?# d; M1 D能& ^: d: ~! S( ? k- T' M j
开9 R" ?& p, G6 Y5 u1 b9 o' r
动
* }$ G# v5 m" B7 z% N2 F6 j2 l. l率
. ~( E5 h# j' m( m: d*1 H/ ~3 S# t9 w3 {( H
故7 Q$ C% n5 T# `7 e
障& V- B; I" {$ q3 ~! g0 y
维
0 V5 X! j6 d( c9 V修
, u' a2 y6 N0 ~9 Q/ |, L次
' h# Q6 h% q0 T数
8 P& w- d# g7 T$ y7 U5 B*2 A( z) ]! n/ ~
平6 Z+ g, }4 m6 ]* ?
均" b- f7 v( O1 {& A5 [& r/ @( l
故
' w. c: `4 z/ L8 D障
$ h6 g3 h4 R3 ?8 a8 W* O q间
! ]0 G- g. y2 g7 c0 s0 L# L隔* r* B4 \' d% h) |) D
期# n$ ^. j1 y& X' t
MTBE
( a1 p0 f2 |/ q5 D0 U& c; O L*
; ^) k, r4 A6 h% A+ q/ g( D# ?生4 G+ ^: p7 o$ p9 O4 F& ?- @
产
, I3 ^; v; n! D# j3 L& C* O2 l7 S# R准
{; Z x1 Y# h' H, z备
4 K+ C- p! O/ s, i# p( h和
6 [4 S! Y$ Y6 o& J) A调1 x* \ q% ] i, F5 @( F) H5 y$ h& r
整! t: I% H( I7 F* T3 ~+ L% E* }
时
( |2 s/ T1 f' y5 ]. `) D间0 ]$ l s! k9 S* Q* F
*) h& c% ~9 R/ ?2 a
小, [# t- ^ K* J4 a g9 L) R
故
+ n5 O, D6 R5 h障* V$ W2 u# d3 t9 s" e
停8 l* l0 p. t) d
机
- E4 j: {- E. ]& z次
% \ t# o* k' @- }数
/ A9 R7 E7 t, N. q$ J*9 C, X |3 `5 g! g; \
每
0 Q8 P3 ?/ y( |1 u: _, M6 Z人$ P1 {; h( D4 ?0 }
操
0 {3 ~* y; i) ]- Q# g2 d作0 F7 ~: X* }: g1 V
的7 W! ~% e$ ?" W/ e _6 L- T
机7 ~* I6 `( v7 @- [3 y" y
器3 v6 f8 e6 J7 Z0 m/ P5 N: w6 f
数# B3 r1 e( o! p+ |5 D% N
质& D. n5 [5 Q4 e. c
量
) \: z- D$ o6 X/ gQ# j- n2 z% |) @1 }( R6 S, p+ ?; [
*0 s( ?1 r3 z/ N4 v8 N4 H
次
: D1 H3 b* w9 _% y: A, B+ T品
+ }+ M. A7 ]( N/- i9 K) \! s. S/ `7 e( @
返' j: E: |! {5 |2 v- c
修
8 K' n, z `0 [; e, X9 y% _器
5 N% w* n9 Y! I7 N4 h) c率
% H- I6 ?. P% l; m( ?3 T*
, Y' ]! N0 Z& j5 f& ?0 A3 i顾. D9 O6 o4 o- B& z
客& Y$ ^) f1 x' X9 r f' j
报
. m" k6 f: [/ O2 b: z怨4 }2 U! g. o. w, _( M) U, o0 h. x
次
: z0 N4 M8 ?) Y- \数, J4 D' k5 {; N- @9 u8 x
*& i1 @, I; X j4 P# X
CP1 ^% j% \& X8 ]' ?1 F3 d
值# d( D% @6 M. W- w, N
成6 `) I% [( g$ \! ~& F% v$ m
本' S1 b; e/ j8 O# { ?, g$ V- Z- M; ~
C
4 Z( `5 w+ T$ R9 k8 d( ?* i人
9 U) k2 \- \) r, C力
! @6 `" B+ G p节/ R6 X" K1 C: m8 `- `: w
约
* s6 ~" r, _% X, E0 q% F8 z指
/ @+ q; `; R' v" C- h3 V1 _标( Y% o% F! e2 k3 \8 y0 q
*5 J6 g' y8 s8 i) d7 v. G
维
6 G3 B, n% V- U; R% m v. X护, U4 ]8 ]% K2 K' O, z3 n
成6 T3 l7 G5 U) c8 `6 H8 F5 Z6 O
本. J9 y$ N$ A3 V
下) o% L/ ?5 H" Y5 U6 w7 y9 }% ?" r
降) E5 m$ Q0 W- Z" ?/ Y
率
/ J* J( p$ C8 J! ^*
3 q2 Y9 V& j/ d- F7 [备+ g% l! g- m; ~3 R. k
件
2 i) ~$ L1 Z$ a* |+ q) ?成
& G% F( R& p( [* W/ i& s! A本
; j: A! G6 t q/ v& m& i下" G# g0 j. S' X Z
降3 V4 _; m9 u6 A. N
率
2 ?3 A7 w( U d& t. F4 g*
4 f9 \, h% S* U# O9 w# K: ~能
! S1 V8 g- z& R( o: [耗% U0 a/ m! M- G+ D. H
下( b7 t1 ]: A ` Z5 W6 [
降( O$ |) t& f2 }7 n) M. A$ w
率
+ I: q* R* }2 }& y*
/ u: I7 n6 C1 `( b3 Q1 h& T故
% r* _5 ?; p' q+ ]$ E0 F障7 d- S7 Y4 J; [( [) w# F5 w
时# X. X9 j- y- s8 ?; m; p
间
. g) b( S# q( F f交
4 q0 F5 w6 ~; K: r4 d0 [ n" P7 [货
; |" Y" M# z! }2 d; B' m期' n+ R n# h% Z8 j: I+ L
D
( L; \+ ]4 Z b. ?交
- `1 D2 p1 N6 g+ j. w货
) l% P9 k/ `) y/ ^3 l延3 y: ]& v1 F" b0 O- L8 \/ r
误: o4 F5 l& X8 J b. @0 z' m
*
; w/ G( A! x1 ]( B, Q$ ?存( j8 g* l& W* \, Q3 I# H5 @ s
货
7 e; \5 c! g5 V' z* y/ [3 E- J* s时( g' ?0 Q: `$ c9 k% }
间+ B$ \8 ^' _) p, B L
*
5 G6 G) r' n2 ~4 m5 }& q. i2 a库) ]0 K9 K% L& x% C: {
存/ g. V+ ?' |) [5 `' Z! w
周
! ~( F9 G9 g! S# @: x' |0 f转
; A$ }8 b& Y6 E: @# d0 U- o率: H* Q. s6 V% r3 \
安' L& E$ Z" C1 J
全: Q; {$ i: M/ a
S$ b1 W& G; ^; v, d5 T/ t/ H
*
5 ?( _9 I% X% X, W9 L! I F! q事
+ t) T3 K6 Z, V; \+ p故
, ]/ w3 u" U' ^/ T" F& V; j次
/ x' N9 f" `$ m$ ~; @' j数; C' V) c" ]6 Z/ ]( f% [* x
士
8 o' J& a0 n9 b: b. @+ p气
k. D& B% h/ K& ]# x% H6 aM6 H; o* q! u4 G9 E! t
*
- ~' r( s9 ~, x: b6 g提- C% x0 ~+ R# e! I- z" y
案
( ]( ?0 x! D! d& w7 C/ C8 K数 X0 w: X) K4 l. }) P# a
量
2 l9 G# `4 r1 s2 I/ {+ L*: J- z+ K6 a9 S4 L, ^% M- t: r0 W
小0 g. ?6 i, ~( A$ {/ l/ x3 Z# |
组
3 `4 s+ J+ [* r! Q% l+ V% l会
: o1 q2 k" |4 D% E" o议
& a; F: G$ n7 G) s6 n次+ g5 z7 W1 v% R2 T3 {
数4 k. N, O1 \. r' w& ]
3.3 设备综合效率计算$ | @; J2 c9 X6 w, P, }
(1)设备综合效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把现有设备的
" e2 p' C4 q# f% ?! ^3 k+ Y时间、速度和合格品率的情况综合起来,用以衡量增加创造价值时间方面所做的
% M# |. y- Y8 U# l贡献大小。: Q0 H- f" f0 }6 n$ c- E m% K& }
OEE=时间开动率×速度开动度×合格率
7 D7 A& I9 O1 e& O(2)其中:! d9 l3 X5 M4 D2 {& M
时间开动率:是将设备的运行时间对负荷时间的比率
8 F1 R5 m6 ~/ z. [- x' T时间开动率=运行时间/负荷时间
g& d$ u4 b/ L4 p5 K) q2 d性能开动率:是由速度开动率和净开动率组成的
& f( k5 ]( A, }) M6 H性能开动率=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 q2 {+ Y/ f( I/ N% j- Y- |9 M
=(产量×实际节拍)/运行时间×(理论加工节拍×实际加工节拍)1 \+ h9 \, M/ ]$ k8 S
=产量×(理论加工节拍/运行时间)
/ _& j9 I% Y9 Q合格品率=(投料数量-废品数-返修品数)/投料数量# H% l' \' s* N- o
净开动率:意味着设备按一定速度运行的持续性,它可以反映出在单位时间! ]0 g4 z |! {8 D
内,设备是否是按一定速度运行的。: V- F8 U1 H, d4 I( h* ?) J" \
速度开动率:意味着速度差,也就是实际运行速度对设备的固有的速度能力、. y- x( J; y, A
设计的能力的比率。2 N. C. x) k3 P4 W, d# D: _' T/ }
运行时间=工作制度时间-计划停机时间-故障停机时间
% H) X, I8 i3 N* [(3)举例说明
. v+ V$ r' G+ w# a$ T利用下面提供的数据,计算设备综合效率,并判断该绩效是否令人满意。
) }! ^% }/ s: U, V* v2 e数据:工作时间8 小时$ I: l$ T1 H7 i' t3 X
班前会、设备检查、清扫时间:20 分钟7 ]' N2 M4 N. \9 f% @
设备调整及故障时间:70 分钟 f- M6 `; Z/ ~0 j3 P' s9 I
理论节拍:0.3 分钟/件
5 |* @# l, L; @! q8 a# k实际节拍:0.4 分钟/件
* y# I, D, \1 Q- s" b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0 T$ X9 ]! q* G3 r" Z. E) z6 I
产量:800 件) ^; ^" {$ Y$ | i9 q
产品合格率:99%
4 F. M% c5 G0 h+ L0 h9 h计算如下:
4 n) w$ {7 U& v" L2 y负荷时间=8*60-20=460 分钟0 \0 y) R8 i) Q% d
运行时间=负荷时间-20-70=390 分钟
) ]9 l4 l) y9 x时间开动率=390/460=85%! [* \! ^( Q# l
性能开动率=800*0.3/390=62%8 r* d: t3 A# ^$ n8 o- t4 S
设备综合效率(OEE)=85%*62%*99%=52%
7 ^' X; v; D% }! M7 [3 i5 ^! X8 t说明:产品合格率99%较高,时间开动率85%也可以,但性能开动率只有62%
* q& K2 l; C4 G) h较低,直接导致OEE 为52%较低水平,不能令人满意。0 f& u; u: U9 k; ]7 s+ K
(4)世界级的OEE 目标- \5 L& z( d" t p; Y
许多世界一流的公司取得了85%的OEE。- j0 J' }0 y, S
时间开动率>90%;性能开动率>95%;合格品率>99%。4 p' V- y2 o$ c# L% |3 a
我国国内的企业OEE 一般较低,50%左右,离世界OEE 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T, ~# T7 t# [* j+ G3 h( W" W
(5)计算OEE 的作用
k$ [8 w% u$ Q/ ?- M# A& a确定改进目标
* `, n6 t- _: X- d, v9 o确定改进的优先次序
" c2 R- f! M2 ]: B$ U& G7 F明确改进重点; k; w& n# Z' B9 j' R/ q+ x
评价实施TPM 活动的效果1 L& k, L( F& q# P
3.4 平均故障间隔期
4 I, ~7 U5 h( }% `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是指在规定时间内,
+ h, ]4 y& M7 f* d' E$ I设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平均值,它是衡量设备可靠性的尺度。
; {+ F7 |* k1 {4 J/ U分析平均故障间隔期的作用---是分析设备停机维修作业是怎样发生的,把. r% ~( ^* V( x/ n" S
发生的时间、现象、原因、所需工时、停机时间等所有总是都记录下来,制成分: P# U9 _# i9 F% j- u) ] `
析表。通过分析可获得下列信息:3 j, ]" E5 J# D: C7 A0 d
----选择改进维修作业的对象
" Q% E& {( P! n+ e }----估计零件的寿命
3 \2 @* {2 c9 Y9 a----选择点检点,确定和修改点检标准9 [* A) F/ h* W Y" ~) e7 J
----备件标准的确定
5 w& g' j4 R1 B7 G6 C* \+ T公式 MTBF=运行时间/故障次数
8 ^: |) H6 a& ?0 T0 k& C8 X, P4 全面生产维护的主要活动
- T# Q6 W- ]) O w% S; v4.1 实施TPM 的阶段与步骤 (见表3)% p1 w$ p1 @9 Z/ ~/ [. F# C* ^1 g
阶段 说明 步骤 时间5 [% v* t1 l) n! g; i/ p+ A! s$ G6 \
可行& C9 j9 A1 `$ C' T0 F" x* s. K0 n
性研
& p ^- u8 ]/ D, u* P0 d究
8 v. v9 n4 m7 u. x9 f/ x2 w" A( 调
" q8 ]% Y. ^, @+ G! n4 O" E+ W研)5 K% s- s) W4 V. w# k8 a4 n- e) B' V
提供工厂或业* g) L3 W) a: f
务系统实际需* Z+ j* V) Y& b. R( Y7 a
要的信息。确定
4 W) H& `: q3 c( T( K实际情况与理
* V+ @5 Z5 V: D3 M& P7 W' b想情况的差距
" r( G3 ?, I- q$ C1、找出设备问题
8 b) ~6 w, I% w6 ~ U2、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序
' H3 `, |' v2 T7 T3、确定目前业绩-实际产出、效
: E- @8 v! V5 {: O% D! a1 G$ Q率、人员、维护
+ F" T* O p Y1 B, h1 {$ S, c, X4、拟定初步改进目标
# n4 Y* b! }- u! F0 G" B5 、拟定成本估计的投资回报! Y, L$ S) f2 e# C/ E' A8 N
(ROI)
0 A4 ]2 W4 x$ \6 q4 ]* E6、确定实施计划
5 q* S& V2 h* ~7 N2 v( w1 O6-8 周
% k4 }" l7 p5 N) q* W) O2 x准备确定TPM 计划并7、宣布实施TPM 的决定 8-16 周
i/ T8 O8 L7 y2 S! p8 [! q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 ~# a$ [( c# H- \
实施 确定在本单位
! y/ x, S; Z. K" v( o有效执行的办* T* M6 U ~' h' x
法
2 [! x$ [; ~* @8 ~3 a' f0 R8、进行TPM 教育1 a$ ]$ G* A' Q. o' ~5 ~
9、成立TPM 组织/ U1 h( b; E; m1 H. L6 y( ^8 }$ Z
10、制定TPM 目标和政策(实施
: n9 a% L9 X4 ~7 J4 I, o教育后,由全体有关人员参与)
' S# N1 [7 o* V" v11、制定总计划8 ^ W" ?, \7 F; @" c6 Z$ F6 {& U/ t
12、推出首期计划$ w1 Q) b3 |6 }8 w, K
实施 实施分为两步:: t0 I; d. M% i {. }9 y, f
(1)试行实施
2 R/ z/ N7 |1 U/ }以找出困难所
8 ~8 h& ^1 J* a; g8 |% ~( O在
5 e: v2 t/ j7 R% ^* O(2)在全系统
0 h# z1 Z7 g- \9 ~3 J* V) t内全面实施TPM
. L) w( b7 G" y0 |- [* m9 m0 r计划
6 v: v, l8 y$ P3 ~13、个别设备效率的改善
. q, E. Y2 G. n9 x- c14、制定自主维修方案, _: e5 }0 o) _7 P: H" K j
15、为维护部门制定有计划维修
8 M& C" L& H: m3 F/ h( Y. U的方案
) q: B2 a- f M1 C; a) D" ]: f# r' N16、视需要,为维修和操作人员
d' U/ c$ A/ t* [/ ^& h6 ~提供补充培训
8 C7 S# S/ [, m! _1 ^17、形成设备的初期管理体制: \; `+ X3 }6 R \% f- \
3 年完成( V6 q4 t3 }% y+ m
6 个月稳定下来
# m3 k( I! x( d" e. O, T/ p巩固 坚持TPM 并对计
! W4 j% q1 M4 V划加以完善以
/ |9 s7 ]/ _3 e' e1 v4 I* S求持续改进
7 T! `" o! M4 N% h% j0 K; }7 @18、完善实施工作,提高TPM 水
( l( q1 _' G( Q" P7 F- @" K/ X8 g平( f1 E* U* a5 O W7 {6 ?2 x
继续" h. n" d; H5 E- Y2 p& M) S8 X, x
表36 @6 Q' `: [8 ~9 K
4.2 个别设备效率的提高& r. \% X3 G( X$ P
在企业内选出示范设备,以生产技术设备维修、操作人员等组成TPM 小组,
; g2 K& k8 v1 v. q为提高设备效率进行个别改善,以实际典型示范效果带动整体设备效率的提高。
) U0 h. U: E: V& D个别设备提高的步骤(图3)
( X1 U7 S& K1 z7 D# v. s步骤内容3 y- i( a+ l; N- U
示范设备选定生产线瓶颈工序设备
& S9 W; i* h. P实施设备效率提高
" S! k0 S* a- L3 U) l) q% F组成TPM小组生产线管理人员、工艺、维护、操作人员
8 e9 Q7 }& B! L六大损失高度有关六大损失现场数据收集
! f& |1 s# Q4 w+ \选择开展活动突破口分析方法:PM法、OEEO、柏拉图、因果图
! G8 [4 g2 f$ U6 } M# l选择顺序:同类问题较多, j2 @, d& E4 v5 v# R9 S+ {
可能出现显著改善
. T# T+ R* |1 ?" P/ U5 t在三个月内有改善
! f _, \$ d" ~4 u: `3 i制定改善计划自主维修,预防维护计划1 A1 @+ Y, {8 b9 r' J* U
总结、推广
4 i" ]" y' j4 ^. @; ]& k Z图3( W- s2 J u2 @( a2 t7 Z
4.3 扩大职责范围的内容和步骤& {# m" D# w5 _* A8 @6 _
(1)内容:0 n$ R( O/ v F& ^
作业人员清扫自己的机器
. O$ F* [4 ~/ ~' e, S0 @作业人员合理组织工具
; w( O( J( X. y作业人员维修自己的机器
9 p! C$ V# y) u4 I+ F作业人员合理组织自己的工作场地0 z) o k7 g ^$ u3 H0 f- U- V
(2)实施自主维修的步骤(图4)3 u* i) m4 L8 u& [1 e: S
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 z( g: l8 z" B4 O2 w
初期清扫
# h4 D9 k4 D( N" k1 B9 X. r设备彻底检查自主检查
% c# y/ O; D" i& Y: E" ]5 S找出问题的根源制订清扫和润滑的标准6 Y7 E& w5 b6 _; {
工作地的管理与控制实施自主维修
6 p# i, W6 R# \3 s" ?8 ?2 \0 H图4
( b' c S/ }# k8 o4.4 计划维修的主要内容
e8 {6 ]: x0 q* Z/ i0 p/ z计划维修工作主要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组成,通过必要的修理或停工修理,
& W1 T- f, Q& Q) y以便使停机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B n1 D5 J) D/ a! H6 O
预防维修: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
/ E7 h% W" B" v8 f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所进行的维护活动,主要包括两项基本活动:(1)周期性+ L/ b h( G: F5 e. A
检查;(2)有计划地修复检查出来的设备性能劣化。
* O) T4 m3 a3 q# U9 K% V预知维修:是指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中广泛采用监测系3 T- V1 W" o9 e" m/ R5 D# Q
统,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判断设1 k! {/ F2 d( l) r
备的异常。预知设备故障,在故障前进行适当维修。* f7 x3 M7 j5 t) L* m8 V7 \% ~6 @
4.5 设备点检
) e& f5 s, A0 L; H8 A& o+ @设备点检是为了维护设备所规定的机能,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标准,通过直观
# f" W5 l# e' N2 F或检测工具,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外观、性能、状态、与精度0 \( [! H. `, i4 E3 N( D
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测。
" V3 M$ p# d1 t/ n1 i4 A设备点检周期的确定:) A( O7 F3 k2 Y0 n7 N( H- n$ e( T4 w
点检项目的周期确定,根据操作、维修两方面经验及设备故障发生状况等适
' A4 `0 r1 j* y- E当调整点检周期和时间,点检周期包括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等形式。9 x+ g: C2 d- R( D d
点检标准确定:
. M- J" y( t7 J) Y- A1 H" ^3 X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断该部位是否劣化 e) L; g6 N$ H3 k V( E1 F& @9 w
的尺度。例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要有明确的数量标准。
$ M9 \) I9 q6 }$ P9 e& ~5 l点检纪录及结果分析:- O6 w. w) x8 }( D
——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点检计划表、定时、定标记录。" `# `, b: w; Y% i
——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应定期进行系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
" s9 t/ }2 C& w9 ]. `: n提出意见。
6 W0 Z. G& V/ l* ~4.6 提高操作和维修技能的培训* ?+ Q6 N7 U! Q$ @
无人生产是可能的,但全面自动化的维修是不可能的。
0 Y8 z0 k+ A. t* Z' c; q/ jTPM 的基本活动——自主维修、预防维修、维修能力的改进要取得成功,操/ ~& }" H+ H3 t6 c
作技术和个人维修能力必须加以改进。* [0 x4 _$ B/ _& m2 m% K9 l( |
全面生产维护管理.doc 2007-9-113 C- v6 j0 E- A1 }$ b3 {
1级水平2级水平3级水平4级水平* G6 z/ c$ G, f
操! ?$ }% K1 h, Q/ `* M4 `; R( w7 U
作
8 y$ K$ j9 A. B3 Q/ z+ S K/ F者
' x7 H3 r8 `% l6 r$ ^# S提高个人技
+ m, L9 S: _+ U7 T能. Q: [% y" j* Y9 g+ X- I
清扫设备及
% p) ]8 I) B$ f# @4 ~$ r7 E% D5 S# A正确操作设, l D3 D8 P1 s0 X
备8 M2 Z* [8 l8 q
设备检查加油
, q- {0 _( R) S$ @4 X7 m. d判断设备的正常与异: S8 [$ F) P! E/ _2 b
常,掌握要点
, a( T7 x7 {" N C( i% S+ @+ v8 A( g实施定期
0 j4 g6 i5 Y8 q0 z: }检查和改2 o9 L' U( G7 c% S9 f$ {
善
0 B1 ], U8 n* w" p% ^0 T维! j2 N. V1 W& b6 E7 V
修: }1 y( m" z/ k- p( t* J! y' D
人
/ Z `; g [: I. q: Q% R8 t员/ R* k( k4 J5 J' _
实现设备零
7 g; X4 I" R9 x* A. T( ~故障、零缺
6 S+ w4 P$ W! s陷( X. ]9 X% H4 `' o
了解设备的
, w+ ? S; w2 S6 p- b基本构造
; A5 a3 x4 y; u( v了解设备的基* B3 R) U8 D3 l5 k) q
本原理和要
: d# y6 d: v& f( D! ?' O* |点,能够分析
! a/ Y* n9 L" B$ o0 C故障原因
# W- f0 E7 }& O% a' M: Q8 d$ o具有材料、零件的基本0 ]3 E) a* d5 N1 @/ g2 m
知识,掌握PM分析方+ }: d# U$ k1 Q: X1 Z. K
法,能找出并改进不安
2 w X9 w4 j! {/ z2 ?' j3 A4 f全部位
1 K4 b8 ~: P1 Y" S4 c0 b7 ^设备的改
* d1 |4 ^" N, d$ O善、改进+ u# S2 m5 p# D1 o: `! ?
各机构的- R l2 H' H0 \; f6 z5 \/ z
设计2 ^6 G( `0 G2 d4 Y1 ]. E, ^
工
, Y1 [8 B. q- c+ w6 [* V程' v5 Z% p0 e* }
师6 O1 t, g2 s( F! O* | i
能够进行设
, r1 h/ o7 D5 ^$ d! \备改善、维
1 N! Y4 V1 C2 h: Z! w. W修预防设计4 d) Y' @! P/ f0 D& q) B }3 h
理解设备构: I2 f) i! ?( O, e s& r
造、设计、
% z) D# e! r8 P+ { f3 ]* Q$ e制图
1 u* @: ^: X/ a5 X' c掌握技术要点+ J! D. U8 ]$ v: u4 W
、材料、驱动8 M: T/ o7 j# y4 Y6 X' P. W
、控制知识
" t! A+ i. G: O0 b3 D9 y0 H设备评价、技术评价、* F* Q' \+ @/ Z7 w1 F: y& b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计& V6 ~6 c- ^5 }# U$ B. {8 v! ]
划管理(日程、人员)4 a' S! I9 p/ y$ d
引进、开) M8 v, ]9 X3 k% `
发、管理
7 I" t. a2 Q) [: S" B; }8 Z技术
7 ]3 H- F/ Z9 G' J8 o( L要求9 R0 i7 A" U6 x1 \. }2 z
目标, _; U' Y6 O5 [1 W
表4 操作、维修技术提高培训2 U( o( J# D3 @% D4 h
4.7 改进/设计 设备使之易于维护
' J- S7 }4 [& o+ i: i \% }9 Q为消灭原设计、制造上的缺陷,结合设备修理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维修性! m: d0 M# t& } p
和经济性。6 @2 |3 O) _7 K8 u# q* Y1 o
设计新设备时,根据反馈的维修与改善信息采取对策,以消除或减少维修。8 p( E5 }! N4 J$ }
4.8 购置/设计 新设备的管理
# K7 L0 H+ f; h7 i c+ G, V购置/设计新设备前必须从维修、操作、采购人员取得有关其性能的确切资8 G2 b5 e: f! |9 y8 P- l5 r
料。
3 Z8 Q$ f: K! K) {) k( p避免新设备有旧设备存在的问题。& S8 X% l( k/ h' L% V3 V2 Z
所购置/设计的设备要具备经过改进且确实有效的新技术。
- ]- L6 z3 m7 z3 \5 B' C7 @5 结束语& S4 y& ?; N' N" ~# J
MOTOROLA 公司质量目标是每二年提高10 倍,缩短运转周期目标是每五
* p/ w; f. f8 X; t7 W" K年缩短10 倍,基于全面生产维护管理,对这二个目标的实现,是起举足轻重的0 }3 E" v* u7 w8 z
作用。通过对先进的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介绍和研究,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在传统
9 m# I7 ]9 n( [4 ~- L) |& r' q6 Q概念上得到更新,通过今后工作实践,推进全面生产维护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V$ ]8 ?; h; _: R
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