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83|回复: 12

怎样成为合格的机械设计人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6 14: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朋友问三维软件学哪一个比较好?通过实践我们我们认为成为一个合格的三维设计人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 s7 \; K" B+ R1 H+ `0 i       首先需要你耐得住寂寞,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特别是在北方不主张发展工业,首当其冲的是加工业,我在北京,市政府近年来上的工业项目最大的是韩国的现代轿车,全套引进。说实话,加工业是第二产业,比不上服务业,周期长见效慢,需要有耐心;干起来太累,大家看看满大街的房地产项目就知道了。$ F8 E0 l$ z: l4 c9 }/ d# e- y
    第二,需要克服浮躁的心理,我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有,我有时候一上网,就发现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只想看看别人在说些什么。
; s% \5 B; E$ Y4 m7 y    第三,有扎实的实践基础,一般来说,机械设计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学历背景,我不是说非本科生不可,在这个行业,实践远比学历重要,一定要知道的课程是:几何学、机械制图、材料学、公差与配合、机构学,一般情况下,普通人只要有兴趣同时数学功底不差就可以对设计评头论足,几何和机构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尤其是三维设计的时候,我过去的老板(学电的)自认为对机械在行,一天到晚指手划脚,工厂的工人在技校学的是机械识图,硬要他们画机械设计图是不现实的,首钢公司就干过这样的事情,没有学过机械的人很难理解公差的选取。材料学里面更是博大精深,连一般的机械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都很难全面掌握,一般没用过的材料就不太知道了。
: p7 b: R  S8 |    我学习的时候偏重于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玻璃钢等,和高分子化学专业*边,但我是搞应用的,我认为材料是最重要的,机构是要服务于材料和功能的,而且机构的发明已经到了极限,书店里有上下两册的机构设计手册就完全可以应付了,就看你用得好不好,巧不巧。有一次看Discovery美国航天飞机上的防热瓦,在上千度的炉子里夹出来,马上就可以用手摸,这次哥伦比亚号出事也可能是在这上面。3 L, z+ F( T' `5 [- B
    第四,说说能力问题,人有十大能力:
' a, T1 K0 J9 m/ L7 o    ●学习能力' b% ^) L" @7 e6 I8 g' ]
    ●思维能力0 S$ N7 \5 w9 Z$ h$ `! ^2 ^9 b
    ●创新能力2 z+ c$ m/ h  h% C
    ●谋划能力4 V+ ]& c( u; P9 Z' V: S3 B- y
    ●说服能力  A1 }$ q0 m# ~
    ●交际能力    3 S0 {/ L- z" q! A) @+ t0 j$ Y9 J) t
    ●合作能力
. Z: H$ ]: n, J1 X/ m$ {    ●组织能力' Z# y8 D8 J- Q
    ●自知能力2 Y' ~! H( Y4 B$ r" ]5 f1 y6 W
    ●自制能力
; b9 @1 a- X8 I    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一个好的设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设计行业没有捷径可走,一个软件拿来从不会到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能模仿到能干活是要有一段时间的,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要勤于思考,书上的教案不一定对,比如autocad的教程,有些地方会误导学习;一个软件用熟了,用它来开发一些新的功能,方便使用,就是创新,创新出来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了。% Z# e0 w$ M# p# n6 L2 S& U& L
    第五,计算机水平,不要告诉我你键盘上的字母还找不全,学校里的计算机教育太落后,前两年我给北京化工学院(和平里北口)的机电专业的本科生讲课,感觉他们的知识面还没80年代的专科生宽,能力比较差,可能是一些考试机器,人很浮躁,老是抱怨社会没给他们机会,学校里面的师资力量老化,没有新东西,如果我是老板很难聘用他们,岁数大一点的朋友计算机水平很难提高,主要在于兴趣和用得太少,机器只是一个工具,报个班学学也是个办法。0 b2 b" j' B# G1 L) Z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还是要熟悉的,windows几年一贯的东西老掉牙了,花点时间摸也摸熟了;# Q9 L# e* a+ Z3 E6 U- z$ j/ Z
    第六、建立思维模式,先是打破旧的观念,然后是建立新的模式;9 O8 }( n! u' S$ j3 ]; T3 U' g; C
    明确为什么要用三维,好玩吗?不是直观吗?都不是,而是为了减少错误,减轻设计的工作量,把问题消灭在初始阶段,autocad的两维图纸只是一个甩图板的过程,从两维转向三维是个痛苦的过程,老板要花钱,设计人员要下决心,改变设计习惯,在各个三维讨论区里经常可以看到对三维设计的非难,认为没有两维设计快,同时也过于烦琐,有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如ProE,' u" r; v5 F& b' G( f  S  K$ x
    第七、对美学的认识,现代的工业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学和工程学的结合,产品也好设备也好,欧美发达国家的设计工艺水平都要高过我们很多,我们国家的工业一般只求实用耐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产品的美观程度也有了相当程度的要求,要搞好设计必须从美学和工程学两个方面入手,工程方面在学校里学得很多,实践中也会积累一些,美学就很难了,我有个客户,想要我帮他搞工业造型,我跟他说工业造型没有什么神奇的,造型没做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谁都没有主意,设计出来以后大家都知道了,都会模仿抄袭;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的衣服款式和皮带、箱包样式都是从国外抄袭过来的,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不鼓励发展创造力的,日本人在世界上老是排在第二,过去学中国的大唐文化,后来学德国的法西斯主义,现在学美国的现代资本主义,很难说有什么有影响力的东西是日本人发明的;不要看不起创造,它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领先发展的前提条件。! M. i% B! @8 i. G, ?7 t* c- m
    第八、了解工艺过程,这个问题也是现在大学生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实习的时候要多看多学多问,有机会看看大工厂,也要看看小工厂,要想在一两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困难,但是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要踏踏实实地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15: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怎么能耐得住寂寞,我们要挣钱买房买车娶老婆养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15: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型没做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谁都没有主意,设计出来以后大家都知道了,都会模仿抄袭
6 G, T3 o# m: z7 J* j+ k0 w( B这也是很少人真正搞设计的原因之一,接触到的各大设计院的图纸,也是抄来抄去,抄的错误到处都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18: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好基础、培养兴趣、勤奋实践、掌握方法、明确目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15: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工作中三维用得多还是二维?本人还没毕业,想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2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没文化 的帖子: Q  d7 r) P/ ~+ G8 I; p5 V
8 L2 Z9 }1 D, l) |1 T( v2 G" B
说得不错!但是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肯定是不一样的,说什么也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17: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工作中三维用得多还是二维?你想做什么?二维是功夫,三维是玩具。学习要精不要繁,学的是悟性,一门精百样会。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那是精华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2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对于机械专业的人,不是问题。主要是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现场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刚入门要谦虚,还要谨慎,做技术需要一个很严谨的工作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9 10: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只谈啊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14: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能力
, B/ e. g4 O5 u8 e- F( N! K8 u! {, A, W/ H  i    ●思维能力
. d6 o' |( c- h# j& f, h6 f3 L% Y! Z3 o7 ~0 @# }' d    ●创新能力& E" U% O, D' I8 }
" Q. X' g# J+ L    ●谋划能力. c% E! c# [& ^- i( S' i$ F
7 B/ f4 p: ]' s1 H* n( K' P    ●说服能力* h& A& m% k2 S. |( B; x' z
; a$ j. G! a! F# C: n    ●交际能力这几项能力非常重要
3 {* ]  e5 Z!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4 06:35 , Processed in 0.05885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