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前的事了,不知还有人感兴趣看没有?
到宁波一个公司属下新建的黄铜阀门厂去打工,厂领导带我先参观生产线,生产流程如下:1mm厚圆锯片手工下黄铜棒料,液化气炉加热后冲床模冲成形,当地人称为红冲。抛丸机去毛刺,转入机加车间加工,加工好的零件转入装配车间,组装后气压检验合格后装箱入库。冲床除下料工序外效率都很高,能满足需要,不是改进重点。需要改进的是机加这一块,也是聘我来的主要目的。机加车间几乎是清一色的仪表车,花几千元钱买一个床身带床头,刀架夹具等工装大部分自制。我在工房内慢慢的走了一圈,感叹地说,从一个厂就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制造技术水平。在当今世界上,能把仪表车用到这种水平的,真的不多。几个厂领导听我如此说,面部露出笑容,就问,你看这个厂一月能制造多少阀门?看来是想考考我,几个领导都是本地人,搞阀门制造都有20多年了,从他们设计的工装夹具上来看,对仪表车这种工艺已是玩得炉火纯青,再从千里之外聘人来纯属多此一举,同时也是想摸摸来人是个技术混混,还是行内人,这也可能是老总一直没露面的原因。机加常识是,任何产品都有一个关键件(俗话叫短板),整个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整体工艺布局,都围绕着这个件展开。阀门的关键件是阀体,看一下现场加工阀体的的设备和工装,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每班的产量。这不是复杂的问题,只要具备中等机械加工知识的工人,给他一份图纸和坯料,他都能估算出自己加工一件所需的大致时间来,我已看过阀体加工的机床和工装,班产乘台数,就说,三种阀门(截止阀、闸阀、球阀),两种规格(DN15;DN20),一班制月产4万件左右。几个领导对视了一眼没再提问。
老总的谈话简洁明了,做一个年产一亿产值阀门的工艺规划,并说要比现行的仪表车工艺先进。时间给了半个月。做工艺这个时间肯定不够,做规划就很富裕了。没几天发现隔壁办公室又来了一个高工,听说是国家某设计院的退休设计师,也是为阀门厂的工艺规划而来的。看来有一场竞争了。
听证会如期召开,参会人员如下:公司的主要股东,公司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我辈年轻,自然是老设计师先说。说了好一会,人们开始低声议论,老总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我也听出来,老设计师原来大概是分工搞工房设计的,工房面积,管线布局,讲的头头是道,就是没提设备和工艺的事。当老总问他生产线布局和设备的选用问题时,他楞了一下说现在的仪表车工艺不是干的很好吗,要扩大产量增加设备就行了,我计算的工房面积足够用了。其实一座三层楼的工房都已封顶了。不知是招聘的人没说清,还是老设计师没听明白,老人家基本上是白忙了半个月。
轮到我了,当我说出组合机床,单轴自动车,数控车时发现人们都在盯着老总看。老总要我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些设备的性能。当我简要的介绍过后,老总突然问,六角车床你了解吗?不要认为我在这里编故事,连我当时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后来才明白,这的特殊地理环境,是个远离市区的边远山区,周围几乎没有像样的工厂。还有公司一直是以生产原材料为主的企业,这个小阀门厂建成总共还不到半年,人员基本是从各个阀门厂挖过来的,打工的以本地农民工为主,白天打工,下班种田,太封闭了。我突然想到生产部长闲聊时说的,听说有一个阀门厂使用一种叫六角车的机床加工阀门零件,比仪表车效率高很多,生产部长和老总就想去看一下六角车的摸样,结果是被人挡在门外,说是技术机密,外人免看,看来老总对此事记忆很深。我介绍说,那是一战时军工大量生产炮弹引信用的主力设备,到二战时就被自动和半自动车床所替代,因为此类设备价格便宜,生产效率比一般的普车高,操作和调整相对简单,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是太高,特别适合批量不是太大的棒料和异型零件的车削加工,加工阀体的确比仪表车工艺要好得多。老总听得高兴,阀门厂长却发愁地问,那机床好学吗,我们这的工人可都是当地的农民,除了用仪表车干阀门,其它产品从没摸过,能学会吗?我解释说,那种设备使用很简单,一点也不比仪表车难,只是使用的刀具得需技术人员专门设计制造。说完,我从包里取出一把带来的阶梯划钻说,这是一种专门供六角车、组合机床、多轴自动车床和加工孔的数控车用的,也可以用普通的麻花钻改磨。我出门打工时为了方便,专用刀具带的比较多,像阶梯划钻、成形车刀,长切刀条,滚花刀等,根据所加工的零件尺寸,用工磨磨很容易。拿出来明晃晃的一片,很有诱惑力。至此,我的方案被通过了。其实,对这个工艺方案我还是有把握的。几年前我在广东一个洁具厂打工时,使用的就是这些工艺设备,冷热水阀门的阀体比这的阀门阀体结构要复杂得多,一台组合机床一个操作工一分钟一件,很轻松的。我提的这套工艺设备不过是移花接木,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也可以说是成熟的方案,因此底气十足。
下来我开始设计具体要使用的刀具,工夹具则要等设备订好货才能设计。几天没动静,这天阀门厂的厂长突然兴匆匆的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和老总去了一趟南京机床厂,见到了六角车和单轴六角自动车,那自动车要是加工球阀转轴,一台能顶五六台仪表车,而且一个人还可以管几台机床,效率高级了。乡镇企业的老总是很精于算计的,到机床厂买新的嫌贵,有我这个懂行的在,不如到闲置设备市场买二手设备。就和设备科长带上我来到台州和温岭的闲置设备市场,挑好了十台六角车,一台单轴六角自动车和一台万能工具磨床,说好下个星期来拉,没交定金就返回了,老总高兴的特意请我到一酒楼吃了一顿海鲜。下星期去拉设备时发现,由于没交定金,挑好的十台六角车全被别家买走了,没想到这设备还挺火。只有单轴六角自动车和万能工具磨还在,只得又挑了四台六角车,成色已大不如前了。设备拉回,就得动手干了。先要改磨阶梯划钻,需要一个工具磨工。没有。人力资源部长亲自到宁波人才市场去招,一个星期过去,人力资源部长垂头丧气地回来说,没人应聘,看来得到外地找。我的心有点凉,连这种常用的机床招人都这么难,其它设备怕更难。设备买回来放了一个多月没人问,原来老总这阵很忙,把我提到的设备都到厂家去看过,厂长回来对我说,那种组合机床,最多的有七八个动力头,一开起来进的进,退的退,切屑乱飞,太复杂了,我担心我们这里怕没人能用得了。不否认,这的领导很会考虑问题。在广东干的那个厂,外资老板是先把设备买齐,然后才开始找人。又刚好找到了我,当时厂内活不多,我联系了30多个人,从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制造,到机床调整全套,不到半年,200来人的小厂月产值就达到一千多万,主要的是带出了一批技术工人。对这个阀门厂,我本也想如法炮制,也当着老总的面和原厂的有关领导联系过了,但所需的设备没到位之前,我要是把人叫来在这闲着没事干,工厂愿意养,来的人也未必愿意待。何况,老总忙了一阵有点凉了。倒是阀门厂的厂长见我暂时没多少事,就求我帮他做一份仪表车工艺图纸。现场我也看过了,各工序都是使用的同一份零件图。工人本来识图能力就差,在一大堆尺寸里挑出自己需要加工的那一两个尺寸,不但费劲,还容易出错。一个零件有多少道工序,就得有多少张图纸,这得画几百张图纸,一两个月有事干,如果方案能定下来,我就留下来干,要是下不了决心,我在这就多余了。
一晃几个月过去,仪表车工艺编好,复印了几份,阀门厂领导很高兴,刚好是杨梅熟了了的季节,这的杨梅很出名,每天上班来都把自家刚摘的杨梅带上几斤给我。一颗颗紫红色的杨梅,表面如小米粒般的凸点上,罩着一层晶莹的水雾,咬到口里清润甘甜,但这种水果太娇嫩了,放到中午就开始烂了,到下午就如烂泥般,不能吃了。本地人到市场去卖,到旁晚卖不完,就倒掉,厂外路边经常见到倒掉的杨梅。厂长连着送了几天杨梅,似乎在向我预示着什么,我突然悟到,我这颗杨梅看来已过中午了,就向老总交了辞呈。
我打工的那里真是个好地方,我去的也刚是时候,那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江南古镇,不但有小桥流水,桥下流水清澈透底,游鱼清晰可见,山间古道蜿蜒曲折,山花绿竹,香气袭人,我每天下工后到睡觉前的时间,几乎都在那里游逛,三月的报国寺山坡上桃花盛开,如身临仙境般;四五月份,满山的杜鹃花开得如火如荼,硕大的竹笋在竹林里比比皆是,一日三餐菜都离不了竹笋,真是有点天上宫阙,不知人间是何年月;待到杨梅来,才有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感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自认为工作过的地方留给人们的印象都不错,只有在这里,有点差强人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