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81|回复: 32

很多大企业把设计包给外国人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 14: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产品在设计上吃很多亏,欧美、日本、韩国,接下来是中国。现在中国企业据说都请外国设计师来做。是这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5: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的,因为自己设计不了,很简单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进,
+ d9 E( w% Z9 r: S
( d- Q8 {5 c7 M& p5 i1 W6 O$ z中国动辄数千人的设计院为数众多,就单独一个设计院而言,阿拉认为能拉出来的不过十人、八人,虽然有几十个科室,有些科室一个厉害的家伙都没有,鬼子给你资料,需要你明确翻译好了,其它家伙能看的明明白白都几乎不可能,+ ]. ]* Z. S7 |6 J0 n$ z+ f
你看重机厂的设计处,数百人,2 @4 h5 s8 A/ r2 W, t+ J" Z, M
私人厂子的设计部门,就更逗,坐一屋子的家伙,有时想揪一个明白的家伙出来,一个都没有,说什么都不懂,没法对话,阿拉常问,你师父呢?得到的回答多是:从来就没有过师父
3 r1 }7 P! j- `3 p$ \' t6 S$ l. ~5 J6 M6 |! E& B* _$ l
有项目,找鬼子,鬼子总包,自己谈判有困难,找人谈判,反正有利润,无所谓的事情,7 O" [+ G4 O5 h6 Z5 S9 P( {

+ Z- J# [) w8 L( r1 L) a' c  U; ~说点逗的东西,打深井,泥浆都得进口,大城市路面的沥青都得进口,否则夏天没办法,没人捉摸这些细节,费劲,

点评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很多年轻人都在非常努力的工作学习着,边工作边学习,甚至连娱乐都几乎没有了,没有前人的脚步可以引导,努力听着国外的教程,一点点地学习,多鼓励他们吧。  发表于 2011-6-3 21:27
整体性的落后,的确可怕。"师父"听起来像是个遥远的传说。记得八九年前去某南方一个不小的城市,夏天中午的时候太阳暴晒,地面上的沥青都快化了,粘脚  发表于 2011-6-2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2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66998 的帖子+ X/ M6 o! v; h% I

# i' p% Z% P% u1 |泥浆也进口?泥浆不是要排出去的吗?进口做什么啊?大城市的路面沥青也进口?“拉链马路”要那么好的沥青做什么?实在是不解!大侠给解释解释......
$ e1 ^6 K4 i! {5 ]8 A

点评

虽然对沥青啥滴不是很明白。但的确在深层次是很难滴,考虑到温度变化引起的一些力学变化,对轮胎制动性滴影响(下雨下雪正常天)啥。国内滴一些还真滴不行。比如在一些大桥上。。。  发表于 2011-8-7 10:03
隔行如隔山啊,很多词儿不是玩这个的就基本不懂。开始我也不明白要进口泥浆干什么,原来就不知道是怎么打井的,还以后就是一根杆一直往下钻就行  发表于 2011-6-2 22:03
哎,这次丢大了!哈哈  发表于 2011-6-2 21:49
查了一下打井泥浆就是钻井液,作用是保护孔壁、平衡地层土压力、冷却润滑钻具、提供井底动力、液力碎岩、返送井底岩样等等  发表于 2011-6-2 21:18
打井泥浆啊,重晶石成分的。 国产的原油是沥青高,在管道里要加热,难输送,阿拉玩。炼了以后的沥青软化温度低,改性技术能力差,苦难的民族啊!哈哈  发表于 2011-6-2 20:35
你说的这个泥浆不是要排出去的泥浆,是要涂覆在井壁上起牢固作用的吗?沥青就是炼油后的油渣,国产的是油渣含油量太高吗?  发表于 2011-6-2 20:24
哈哈,打井的泥浆,大侠,国产泥浆稳定性差,深井打两年,一喷虾米了,知道四川开县吗?还有这个沥青,北京路面用特里尼达沥青,国产的不行,  发表于 2011-6-2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2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生而为赢 的帖子
! X6 G8 Z% p* n2 j
/ i1 S4 y( k& N0 h四川开县井喷导致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因硫化氢中毒住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2/2639142.html 刚查到的,大侠记性真好!

点评

深井和深孔太不一样了,钻孔最起码是直的,深井就不是直的  发表于 2011-7-5 12:45
请教大侠:钻深井和钻深孔是不是一个玩法?前者是不是考虑更多工况?  发表于 2011-6-2 21:45
大侠玩的行当太多了,难怪大家都猜不到你到底是玩什么的?!  发表于 2011-6-2 21:43
哈哈,大侠,不是记性好,阿拉是这个行当的家伙,至少算玩家吧!  发表于 2011-6-2 2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2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普遍村在,但有意思的是许多国外大企业把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交给中国人来设计,原因是中国人更了解中国市场。) H( e6 @4 s6 b/ ]

; X2 G: x' C6 \/ ?, l! m拿汽车行业来说比较明显,举两个例子做个对比,奇瑞汽车的A3和上海大众的新帕沙特,A3是请意大利人设计的,重金巨资。新帕沙特设计团队是中国人组成的,两个车型虽然不是同个级别,但上市之后销售情况对比强烈:A3 上市之初问津者寥寥,新帕沙特则门庭若市,加价提车,为什么?/ ]) w* H$ t% N+ {4 H/ d

, E  I; F& c8 P我们的企业认为产品设计等于工程设计加上一个好看的外壳,他们认为外壳不仅仅是需要好看,而且必须同时满足社会、人机、心理的预期,每一根线条和空间设置都需要有其使用目的性,这就是工业设计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作为大陆民族有些固有的消费特性,我们大多好大喜功,喜欢大而气派的产品,不管他实用不实用,A3外形设计美观和谐,但后排空间相当紧凑,直接让一大部分人拒绝了它,新帕沙特则是在原来产品上加大了后排空间,坐进去气派非凡。两款车同样走稳重大方的路线,结局却大相径庭,用户心理我们全凭瞎猜,领导估计,他们用表格调研说话。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大厂的手机其实都是中国设计师设计的,有住厂设计师也有请设计公司设计的,诺基亚、MOTO都有% S6 N! U9 P' K1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2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鹰 发表于 2011-6-2 14:45
1 C! |0 F  x/ A" C中国产品在设计上吃很多亏,欧美、日本、韩国,接下来是中国。现在中国企业据说都请外国设计师来做。是这样 ...
( P  k% j) n! _4 g
眼界、思路,根本没有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别怪我说话直,国外机械行业应该是最具有创意、思维最灵活的,但是国内我却发现,不但很守旧,而且还相当排斥新的东西。

点评

非常同意领导层要接受新的事物。特别是要交些学费,让年轻人学习。国外也是这样过来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而已。  发表于 2011-9-15 17:25
光工程师接纳新的东西不行,他的上级,他的上司,他的老板如何看待新的东西,这才是关键。说句不好听的,想不想混了。  发表于 2011-7-30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机械动画 的帖子) y3 x, F3 n2 ]: l4 S

, Y8 ~! N) X2 x7 @7 Y  J: p落后就是机会,都搞好了以后还怎么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4 1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机械动画 的帖子
% {! ~. W1 p. P! W) X1 U: \, c" ^% ^6 u4 n- u
设计的核心就是创新,但是创新就意味着风险,而且许多时候风险和创新的程度成比例,很多企业并不愿意这样做,喜欢在短时间内看到稳定的效益,我认为环境才是创新的最大推动力,很多时候同样一个人在外企和在国企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两个级别。
  q: V1 m, N# ~) ?9 G9 A7 Q% v( E9 B

点评

国内大多企业都太看重近利,这也是很现实的。但有长远打算的,有技术创新的才能生存。看看人家苹果公司,就是最好的例证。  发表于 2011-9-15 17:29
半个月没出产品,老板就可以让你滚蛋。什么创新,爷要的是钱,懂吗?  发表于 2011-7-30 08:53
太对了,国人一般要求设计就要见效益  发表于 2011-7-5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4 15: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工业设计这几年进步也不小吧 我看吉利有款车型就很漂亮 不过无论国内、国外,无论结构设计还是工业设计,到处都能看到逆向工程(RE)的影子

点评

进步是有的,但是基本上还是很弱,吉利做的确实不错,长城也不错  发表于 2011-6-4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0: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鹰 的帖子
1 e$ x$ N" h4 x: U# }0 s0 p* ~, D: |/ D' [5 I
要进步环境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0 07:20 , Processed in 0.09960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