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56|回复: 12

惰轮如何确定尺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12: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有Z1,Z2,Z3三个齿轮,Z2是惰轮,Z1和Z2外啮合,Z2和Z3外啮合,这时Z2/ Q; R+ B3 I3 z1 z& A
的齿顶圆尺寸该如何确定?我的方法是分开算,但算出来中间齿轮Z2的齿顶圆是不一样的。
& x! Y/ T! M; e8 X* _如Z1=15,Z2=37,z3=38.注意下面红色部分,z2=37齿齿顶圆直径大小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方法弄成一致?3 V8 Z/ G9 n# W& S' w8 M
       齿轮1齿数 Z1=15. a4 e4 \3 M3 J$ \& t$ y* C1 i
  齿轮1变位系数 X1=0.314
/ x5 q" c/ M- ]6 t& l+ g  齿轮1齿宽 B1=150(mm)( ]2 z/ O/ T1 f7 G( v% U7 _
  齿轮1齿宽系数 Φd1=1.000# ~; B1 O7 {7 X6 l, v# n
  齿轮2齿数 Z2=37( M6 s- A% G# A8 g  k- O4 G
  齿轮2变位系数 X2=0.2201
) b9 J& F; u: V) C* N1 `, S0 C# G  齿轮2齿宽 B2=150(mm)! N6 a3 w8 |, E! p0 u
  齿轮2齿宽系数 Φd2=0.4059 L  `+ `( H1 s) N2 D0 a
  总变位系数 Xsum=0.535' A+ x8 U* @% G/ c# M; L* x
  标准中心距 A0=260.00000(mm)
$ S$ S8 u- s  [. [: w" X/ C9 A  实际中心距 A=265.00811(mm)$ N4 [( N4 H* y" k
  齿数比 U=2.46667' u6 \! S' f5 r) p. E8 @
  端面重合度 εα=1.42602
& `/ J$ R- q) ]1 ^: R& O  纵向重合度 εβ=0.00000
5 _# n* O1 H8 z4 P9 o6 k2 Z4 X) j  总重合度 ε=1.42602
7 ]3 U/ O: L$ J( \. j3 o3 c4 B  齿轮1分度圆直径 d1=150.00000(mm)1 @: r) F+ |; i1 y& l$ s
  齿轮1齿顶圆直径 da1=175.59623(mm). q- K9 i: K9 \" F
  齿轮1齿根圆直径 df1=131.28000(mm)
0 q1 H7 @' N4 S2 ]5 K  齿轮1齿顶高 ha1=12.79811(mm)
2 q, @" S: {: f5 i  齿轮1齿根高 hf1=9.36000(mm)
$ r4 q& l4 b) `- y& D0 }3 ?6 @! T  齿轮1全齿高 h1=22.15811(mm)9 d5 Y) F6 _$ a; _! P: P
  齿轮1齿顶压力角 αat1=36.609756(度)
5 b, M7 `, ^, ]) r/ Z3 J  齿轮2分度圆直径 d2=370.00000(mm)
3 Y4 g* J3 d) q2 |  齿轮2齿顶圆直径 da2=393.73623(mm)
% l3 L% x. N' y# U7 ~& i  齿轮2齿根圆直径 df2=349.42000(mm): E. n( Q' `/ _, V( V: U
  齿轮2齿顶高 ha2=11.86811(mm)! k  m7 c, @) M+ e9 q
  齿轮2齿根高 hf2=10.29000(mm)! M$ C8 b  Y! @2 C$ }
  齿轮2全齿高 h2=22.15811(mm)" f1 q- z" l5 i# p- V' D  f- q
  齿轮2齿顶压力角 αat2=27.988277(度)
: a+ R8 K& Z" N) S, ]  齿轮1分度圆弦齿厚 sh1=17.95014(mm)6 `; E8 [7 @- O+ c% F$ y
  齿轮1分度圆弦齿高 hh1=13.33706(mm)
; F6 d% o" D$ T  c5 q0 d  齿轮1固定弦齿厚 sch1=15.8880 n3 |5 [: `0 d
齿轮1齿数 Z1=37
, X: }3 E& ^( ?& w, d4 u/ r  齿轮1变位系数 X1=0.221
9 W/ ^. I0 v: N) i; H/ z  齿轮1齿宽 B1=150(mm)  q) _/ S8 ]  M" g: j/ `9 C/ \
  齿轮1齿宽系数 Φd1=0.405
; z# z' y, I% i3 s+ y  齿轮2齿数 Z2=38! u* `+ T# Y) v$ D* e
  齿轮2变位系数 X2=-0.221; Z" J  N5 D; G* h2 E
  齿轮2齿宽 B2=150(mm)
5 e  C- A! f+ i# o& Q  M  齿轮2齿宽系数 Φd2=0.395  [  ]% |/ H0 I9 ]8 [5 w# J
  总变位系数 Xsum=0.000
* @" \" A4 U! H; Z) W' L  标准中心距 A0=375.00000(mm)( J$ c; T, a. u2 x2 K/ N) L
  实际中心距 A=375.00000(mm)" t1 ~/ z6 o# x" D6 M+ E; y
  齿数比 U=1.02703
- r& ^# ~/ U' V- A5 z( S  端面重合度 εα=1.69259* M' P% T, |) c8 h
  纵向重合度 εβ=0.00000- `# a* a0 N) `/ d/ J
  总重合度 ε=1.69259
, g4 h+ j9 T- B  I5 I0 ]' d. x* _  齿轮1分度圆直径 d1=370.00000(mm)
2 K( ^+ ]( V1 O5 f" v' a* p  齿轮1齿顶圆直径 da1=394.42000(mm)8 F- |2 o# T# S6 I
  齿轮1齿根圆直径 df1=349.42000(mm)7 ~' c: L9 S& Y8 S3 r7 M
  齿轮1齿顶高 ha1=12.21000(mm)
! z5 b% d5 ~' R  齿轮1齿根高 hf1=10.29000(mm)
8 b9 ?8 D, v* _- k- k  齿轮1全齿高 h1=22.50000(mm)1 A# Z2 _% [2 g, C4 q/ D9 n
  齿轮1齿顶压力角 αat1=28.174610(度)
) V& T& k$ l5 p, x2 Q  齿轮2分度圆直径 d2=380.00000(mm)
9 _+ q. T% z. f* T; e' _* R8 d  齿轮2齿顶圆直径 da2=395.58000(mm)# y+ q! A' ^: ?! I- @
  齿轮2齿根圆直径 df2=350.58000(mm)  w9 D! j5 k  Q1 l$ J$ p/ r6 @
  齿轮2齿顶高 ha2=7.79000(mm)/ x% B1 R# W6 Y
  齿轮2齿根高 hf2=14.71000(mm)
6 s; {  |' K- m$ T" ?" C4 }  齿轮2全齿高 h2=22.50000(mm)$ \* t- B0 v4 I8 }. X$ h5 |
  齿轮2齿顶压力角 αat2=25.487041(度)
0 }/ c; M9 z7 B+ _0 M7 i-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4: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惰轮如何确定尺寸”. f( \! ]. a3 t3 c/ l+ r
简单的说,如果主、惰、从轮在一条直线上时,总的中心距减去主动轮分度园尺寸的一半,再减去从动轮分度园尺寸的一半后就是惰轮分度园的尺寸,惰轮分度园的尺寸除以模数就是惰轮的齿数。7 a' A( C9 b/ i; n&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无路车 的帖子
) q+ e" U% x. x
* n) s* A# I; m! e+ N: f这样算我知道,可能我没表达清楚。从我的题中,Z2是惰轮同时与Z1、Z3啮合。  T4 h9 O. L% l4 x! f
       Z1和Z2是角变位啮合,中心距265,
' K# y  A" c7 l; M, IZ1(17齿,m=10)变位系数为+0.314,Z2(37齿,m=10)变位系数为+0.2201,从这一对齿啮合可以求出Z2的齿顶圆为齿顶圆直径 da2=[2X(1+0.2201-dy)+37]X10=393.73623 (1) 注:dy----齿顶高变动系数
; D; j6 B  u5 r       Z2和Z3是高变位啮合,中心距375,# e( O7 l+ `3 b- \1 y$ a5 J7 u
Z2(37齿,m=10)变位系数为+0.2201,Z3(38齿,m=10)变位系数为-0.2201,从这一对齿啮合可以求出Z2的齿顶圆为齿顶圆直径 da2=[2X(1+0.2201)+37]X10=394.42000  (2)
; `; A* _: K; \, J- w4 C& p, Y     注意同一个齿轮它的齿顶圆直径有两种算法,就是说Z2同时要具备两种齿顶圆直径,怎么可能?0 _4 `. q) c4 m& j; Z9 _! @' g* N
     我的问题是,该选哪种齿顶圆直径作为Z2的齿顶圆?& F! T; X" J* X) [: X* A
6 Y! Y* e; C"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8: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选小的那个啦,若选大的,角变位啮合的那对顶隙可能不够,选小的,高变位啮合的那对仅重合度有所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专业的,很高兴能看到这样的讨论。笔记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3: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传动设计首先应当考虑功能、结构、效率、成本和加工的难易,一般情况下都应该是越简单越好。齿轮传动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用变位来改变中心距,之后还应当效核齿顶隙和重合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8: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无路车 的帖子+ a( k5 J# j  I: g3 F& g3 s3 g

0 y$ K9 U! f. V) v' u# U+ N这个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大传动比,而结构限制了Z3不能太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8: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小的啊 在实际齿轮生产中 5级精度齿轮齿顶圆直径尺寸精度要求不过才9级 外齿轮齿顶圆走下差  小一点最多是重合度有那么一丁点降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8: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改一种结构重新设计?全部做成标准齿轮传动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6 17:44 , Processed in 0.06005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