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处理基本知识和材料选用$ U; Q$ X5 _) t, K
改善钢的性能,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调整钢的化学成分,加入合金元素,即合金化的办法;另一是对钢实施热处理。这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相辅相成的关系,这里只介绍“钢的热处理”。2 G6 @6 {& Q# X, g6 l# F2 z
钢的热处理的一般概念& S5 k& n+ u. i F" e
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钢经过正确的热处理,可提高使用性能,改善工艺性能,达到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据初步统计,在机床制造中,约60%~70%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在汽车、拖拉机制造中需要热处理的零件多达70%~80%;至于减速器齿轮箱的齿轮和工模具及滚动轴承,则要100%进行热处理。总之,重要的零件都必须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才能使用。
: F5 V4 I- K! t9 C' c% d8 { 所谓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
$ e, _) T4 ?" C5 m& m; H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基本过程, 温" x$ {0 d3 x: z E
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 度 ②6 H! m# V* G1 W* s7 V
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为简明表 ℃ ③
! s6 \4 j" \; t, N6 u明表示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通常 ①
. G# r6 X* D% k* ]9 U% B用温度-时间坐标绘出热处理工艺曲线,
- g8 Y) P( @; Q如图1所示,曲线①表示钢件在加热 时间
. W7 \% h: H7 ?- s* R升温阶段,曲线②表示钢件加热到规 图1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 T) e; W+ o. N( o2 E
定温度后处于保温阶段,曲线③表示钢件保温结束后进行淬火冷却。% b( Y" C! @2 G7 u8 ~
钢热处理的最基本类型可根据加热和冷却方法不同,大致分类如下:' s: ?/ W) B0 L4 x7 t
退火
! V6 c: n! T; K9 H% A) k! Z 正火
$ F( q/ G+ f/ d3 a 普通热处理- 淬火2 ^ V, @" @) _% {) X) F5 [
回火
: h/ s- D. a- @ 火焰加热
1 ~7 H+ ~9 \( f 热处理类型 - 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
( o6 c& {, X6 y# W 表面热处理-- 渗碳
2 F8 F. |: X9 m: l V3 `4 [$ T 化学热处理- - 渗氮6 t+ q4 w0 V) s& K0 w! h/ ?2 k
碳氮共渗$ K/ Q1 k: ?/ {; {+ F, k1 G/ G% S, \. `
控制气氛热处理
( p/ z3 I& n& `4 g4 d, w 其他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 ]) i* Q: R% t) ?8 s+ i2 R
形变热处理
: m' N; \) z9 P! Y+ b
) b [" s: s9 G, D) ~0 j 热处理可以是机械零件加工制造工艺中的一个中间工序,如改善锻、轧、铸毛坯组织的退火或正火,齿轮箱体消除焊接应力退火和降低工件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的退火等。也可以是使机械零件性能达到规定技术指标的最终工序,如经淬火加高温回火,使机械零件获得极为良好综合力学性能,例如渗碳齿轮的整个加工工序是:锻造-退火-粗加工-探伤-正火-精加工-渗碳、淬火、回火-喷丸-(磨齿)。由此可见,热处理同其他工艺过程密切,在机械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t W/ Q+ g0 d, X; C8 H0 h! n普通热处理
1 R$ }/ u" q# a9 N% S9 F% q 1、钢的退火和正火
4 r, P4 b% T& `. c0 ~' T' z 1.1 钢的退火和正火的定义和目的+ v/ o6 J3 T# T0 v
退火是一般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适当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的珠光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图2为GCr15钢等温球化退火典型工艺。
8 @. D! s- t @, k9 @ 温 780~810℃ 1 e! n: V% |0 K$ Q! ?; T
度 炉冷 710~720℃ + _2 u! [# q3 ? x0 T0 L* \3 ]
℃ 3~6 4~ 6 炉冷
2 s1 d1 X- `* y 600℃出炉空冷 4 D1 t( D% O1 M
时间(h) 0 K6 z1 R. \7 @0 G4 E+ t% D
图2 GCr15钢等温球化退火典型工艺! `$ e9 v3 A5 b9 X n
正火也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适当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以较快冷却速度冷却(通常为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图3为20CrMnTi正火工艺。
s/ z* h: P u7 ] u 温 920~950℃
9 P' v1 n) h! C1 y4 n0 P8 h& ~ 度 / M3 ^8 [# h5 g/ w& p' u
℃ 650℃ 2~3 空冷 7 w+ g7 X8 H) H( A; [
1.5
/ _( b) A, \( t3 i9 W/ {9 m6 [ 时间 (h) 6 Y. w+ x* i [- U0 r3 ]5 {; H, n
图3 20CrMnTi正火工艺 8 g4 E. q, P9 u7 b) J, g& O# W
由退火和正火的热处理工艺可知,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所以相同钢材正火比退火(主要指完全退火)后获得的珠光体组织较细,钢的强度与韧性、硬度也较高。4 I# k% J q2 O% X3 G% x7 _9 r7 e
退火和正火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热处理,在机器零件或工模具等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退火和正火经常作为预先热处理工序。9 r, b& F- s2 W3 r# T2 h
机器零件的毛坯一般是轧材、锻件、铸件或焊接件等,毛坯料内部常出现各种组织缺陷,如组织不均匀性、晶粒粗大、成分偏析、带状组织等,这些缺陷不仅影响以后各种冷热加工的进行,还会降低零件的最终性能。所以退火和正火用于毛坯的预先热处理,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0 N+ ^. E9 ^! B% C2 Q2 N0 k) W! f1.1.1 消除或改善毛坯料的各种组织缺陷。. }( [/ T! {$ H: H2 h
1.1.2 获得最有利于切削加工的组织与硬度。/ C. L8 d9 w9 p, B1 w- [+ w( P2 R, C
1.1.3 改善组织中相的形态与分布,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作好组织上准备。: {+ T& l4 Z3 z$ W. S1 Z/ L
1.1.4 消除或降低内应力,以防后继工序加工后变形或开裂倾响。7 I! l0 T2 d( p5 X+ s4 B8 s
退火和正火经常作为预先热处理工序外,在一些普通铸钢件、焊接件、以及某些不重要的热加工工件上,还作为最终热处理工序,以改善组织,稳定尺寸。* c& F$ w- B, P8 ^* ]; @
1.2 退火和正火的正确选用
9 R' \) I! v) C: i# v在生产上对退火和正火工艺的选用,应根据钢种、前后连接的冷、热加工工艺、以及最终零件使用条件等来进行。根据钢中含碳量不同,一般按如下原则选用:' R: {7 B/ l! b& }9 ~$ M; m# k g0 P
1.2.1 低碳钢(≤0.25%C) 这类钢主要应解决塑性过高造成粘刀而不易切削加工的问题,故采用正火为宜。通过正火使组织均匀,硬度适当提高而易于切削。例如对渗碳钢,用正火消除锻造缺陷及提高切削加工性能。
( N+ o l+ m, f" `2 n( L 1.2.2 中碳钢(0.25%~0.55%C) 这类钢一般采用正火,其中含碳量0.25%~0.35%的钢,正火后其硬度接近于最佳切削加工硬度。对含碳量较高的钢,硬度虽稍高(200HBS),但由于正火生产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仍采用正火,只有对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钢,因正火后硬度过高,使切削加工困难,才采用完全退火。! z$ T, J' }1 H- ~
1.2.3 高碳钢(>0.55%C) 这类钢一般采用退火最为适宜,因为含碳量较高,正火后硬度太高,不利于切削加工,而退火后的硬度正好适宜于切削加工。此外,这类钢多在淬火、回火状态下使用,因此一般工序安排是以退火降低硬度,然后进行切削加工,最终进行淬火、回火。/ ~9 s+ w. r0 x5 C6 N9 I3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