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能 于 2011-1-1 22:38 编辑
) H1 g. v; a- {
# u& g8 T% p `5 l" J 这是敝人新年第一帖,首先祝大家新年愉快! 我对于西方科学的那一套研究方法,西方科学的那种世界观,已琢磨的有点心得了,现在缺的,是一个万能试验室,一个万能测量仪,一位数学家朋友,再加上稳定的时局,有此四样,假以时日,无所不能研究。 西科之世界观,世界无神秘感,一切现象之间由不变的规律联系着,可用代数来描述。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探求,因其不可被究竟知道,于1600年前已被扬弃,取而代之的是只看量间关系——并且认为量间关系就是事物的本质!这也就是毕达哥拉斯所说的“万物皆数”。于是研究者就抛却了心理负担,一切现象都显得那么透明。以这种观点,当我们说道未知现象时,其实说的是现象的量间关系未知,简单的说就是方程的未知而已。 将世界看的如此简单,不免让人怀疑这是否正确。每当我怀疑自己的这个结论时,我就想到行星运动方程,想到那堆积如山的演算纸,想到那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想到那耗费毕生心血的结果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方程时,怀疑就退去了。 人不能把握变化,人只能把握不变;人不能把握运动,人只能把握静止。智者视变化为不变,视运动为静止——将运动视为静止时刻的无穷集合,并借助任一瞬时状态与时间的一一对应,也就是函数概念,间接把握住了运动,进而就把握住了整个世界。也就是说,以这种观点看世界,运动消失了,一切都是静止的,可以让我们静静的来研究。 根据彻底的弃质描量观点,所谓碳含量越高则钢强度越高的说法就是不重要的,它不过是对“碳含量——钢强度”对照表的一种解释,不过是为了符合我们人类习惯于探求原因的心态而已。于是,这种解释就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可以抹去,因为它看起来似乎……有些多余。将这个解释抹去,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人为”的抹去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有什么好处呢?它让我们不再琢磨现象的背后原因,进而彻底的放弃它,也就等于放下了心理负担,从而更加专注于量间关系。西科学家的论文里面,看起来全是毫无意义的冷冰冰的代数,少有对原因的描述,就是这个原因。大家找本国际论文集来看看,就知我所言不虚。 在持这种世界观的设计师看来,事物的大与小并没有什么差别,并没有什么优劣,只不过是各自有着自己不同的对应而已。每秒一亿转,比每秒一转高级吗?一点也不。每秒一亿转,对应着一大堆自己的参数;每秒一转,也对应着自己的一大堆参数。仅此而已。 视动为静的方法,被控制论用来描述机器,说机器不过是一系列静止状态的变换而已,比如机器狗。那么如何完整的把握住机器,比如说就这个机器狗呢?用代数。每一种机器都有一种对应的代数学,即使是一部简单的千斤顶。 视动为静,描写量间关系,做这种研究的工程师,要有与世无争的心境,连爱国的热情都不能有。若有此热情,眼看国家工业处处落后,心中必然急躁,一急躁则心不安,心不安又如何能做好研究?据此观之,整天在网上发贴忧虑国家工业落后的人,在发完贴后,心潮起伏,能看得进书吗?必须抱一种国家兴衰与我无关的,似乎置身事外的心态,才能学有所得。因为宇宙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旦心急,学习就无法深入。照此法坚持下去,若能有所发明创造,为国家做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会有人说他不爱国吗?不会。所以不言爱国,爱国尽在其中。 那么量间关系,到底是不是事物的本质呢?答案是:不是!它只是西科这种方法的特殊要求。它“假说”了世界的本质。虽然它并没有发现世界的本质,但是它对发现物理规律很有用,并且有效。 持这种世界观的设计师不会为他的设计激动,他只会为造物主所创造的这和谐的一切而陶醉,为他这种窥探了世界奥秘之一斑的卑微方法而惭愧,从而就更加对造物主心生敬畏。所以西方古来之大科学家,或开始或最后,都走入了宗教,由衷的信了神。 纯粹量间关系的描写,简单说就是数学。西方数学,就是西方的哲学!其实数字,并不是数字,你盯住阿拉伯数字看上一会儿,发现它也不过是一个符号,表达离散量“彼此不同”这个区别的符号而已。三与二,最大的区别不是三比二大,最大的区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西方数学就是用符号来表达的“客观规律学”。 最后必强调一点,弃质描量的现代西方科学并非惟一真理,它只是迫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方法。有了这点说明,我们对西科的认识才会全面而不盲目。 吾闲暇时常忧虑吾国运,吾国吾民何日能赶上列强,西方科学技术的命脉在哪里,如能将此命脉寻出,加以研究,或可青出于蓝,师夷以制夷,亦未可知。经过吾穷年累月的寻找,呕心沥血的思考,终将现代洋科学的来龙去脉寻出,并将其精髓剥出,现原原本本,毕陈于此,以献我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