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22|回复: 29

中国应该少娱乐,多科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20: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别的网站转过来的,给大家分享分享!:
% e" V1 `/ B1 q) Z
, M+ L8 S: L$ Y7 a+ |  今天看到一网友在我们论坛发了帖子,感慨万千,写了一篇短文:
* ^2 o! G8 ^3 m0 \  K# w8 t( b. q8 f美国在打赢反法西斯的战争胜利前,已经有了一个特别的行动队伍,他们早就进入了德国,他们不是去找黄金,不是去找美女,当然更加不会去找娱乐精英和电台主持人(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主持人)。3 Q8 l2 j/ D% |: s, `1 Y( s
别动队都是有美国的各个行业的科研人员组成,由真正的特工保护,在德国全境搜索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何等的聪明?美国佬太聪明了,他们知道科学技术实力才是国家的真正实力,拥有最强的科研和工程技术队伍,就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2 e# n- i" o/ E: o1 [# Z德国战后很多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后来都在美利坚服务了...8 X, i4 v3 ]% k( J3 I4 h

% }1 T  }! s0 j& b; u6 T再看看我们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早就说过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多地方官员跟着嚷嚷了N年,结果重视我们这些科研技术人员了吗?没有!重来没有真正的重视过!6 K, ?, W- {; d1 v& n+ N6 W
这20-30年我们又多少重大科技研究成果呢?太少了!+ D0 x( ]9 v9 O/ T* `" M9 A$ h
我们大学扩张几百倍,培养出来多少真正能中国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优秀人才呢?没有!1 h3 _7 k$ w2 U5 j4 d6 ^
我们的电视电台打开就是娱乐,打开就是恶心死人的广告(大部分是帮外国人做的)
" B1 G* J$ ?6 I5 F& W0 `把一个个本来可以和世界先进国家竞争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活活弄死,合资合死,换回的一批又一批的做电风扇、电熨斗的来料加工、三来一补的轻工业企业,一场金融危机下来死伤一片啊!外国人在享受中国物美价廉商品的时候,还不忘记说一句:“这是中国制造,这是“大轻国”产品!”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那个痛呀!( K( R5 |; ~& I& T+ P0 k+ [% m  g
假若中国还任由一批文艺界人士忽悠(“忽悠”来由---赵本山语录,赵本山原籍东北铁岭,学历小学毕业,唱二人转出身),我们的电视和主流媒体再继续天天歌舞升平,“小沈阳”继续强奸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领导们继续说“不买房子就是不爱国!?电影院里放的是汉奸导演陆川拍的电影,大学里演讲的依然是伪大师于丹们,经济政策导向继续由龙主谈判官们主导,我们孩子们依然听到的是三分像人七分像妖的何炅、吉米之流的厥词-----“我们过去是下贱的,下九流的,可如今咱翻身了,怎的?我一天能赚8万多耶!”
& b% ]- e7 z! }7 B4 t! S5 T若这一切不改观,不快一点改观,亡国真的不是耸人听闻!
. W8 u" \  W" D5 R2 t/ n有人说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有很多人才,我们应该去抄底,他们想去抄的不是美国那些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工程师,他们想把那些失业下岗的“优秀金融创新人才”抄回来。这很可怕,美国人民都知道这些人是一伙职业骗子,可偏偏我们中国那些傻逼干嘛就觉得他们是一块宝呢?. l. I) _' `2 P( f) G' V
让我感慨的网友文章如下:8 ?( [# T1 h* Z( V, t4 M# q+ Y2 h
国家之间的争斗实际就是工程师之间的争斗 0 f+ G" J3 r, P0 K$ T
8 Z9 Y$ `" T  V: ^6 o  }. e9 Y
昨天,我们聊一个话题,国家的发展靠什么?我觉得,一是有英明的政治家,二是有卓越的工程师,其他是次要的。但多数人不赞成这种观点。
7 `) @+ ?+ J- P3 U% O' f
3 N! h4 c  M; G* V' Q7 U+ w9 u1 V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发展一是靠地产,二是靠廉价劳动力,还有就是垄断行业,所有先进的技术都是引进的,似乎和本国的工程师关系不大,一切靠洋人。) m  w- L4 ^; G/ k8 q

7 ~9 w5 ?1 R# R% ^% x+ K/ m  工程师有多重要,从二战可以看到,拥有卓越工程师的国家都是世界一流国家,比如美帝,比如没落的英帝,还有希特勒治下的德国,那时的日本、法国等国家确实是排在后面。大家有时津津乐道的德国,后期的失败也是一些技术落后了,其技术储备能力远远不及美国。美国当一个型号的飞机在空战中看到劣势的时候,立即就会推出新的型号,当‘野猫 ’不及‘零式’的时候,立即就推出‘地狱猫’,并且发动机的配套相当完善,有普-惠,有埃里逊,还有英国的罗-罗,日本虽然有设计‘零式’那样的卓越人才,但毕竟太少,设计思路依然是美国模式。人才也是美国海龟,当失去和美国技术界的交流以后,那天才的家伙也只是设计了‘零式’,但发动机的配套一直都没有解决。7 P+ C& h" c- x, P$ V
' E* C* x5 m$ P8 a
  工程师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各国都是个很崇高的职业,受人尊敬,有社会地位,英国的高等级工程师家里有男仆,美国的高等级工程师出差有专机,: _7 y  m7 C+ e9 g% G: b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 收起 理由
龙九禅师 + 1
leftwall + 1 XX之流的厥词告诉我们,咱们也能翻身……
西门 + 1
小白菜 + 1 反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体制和文化里最无耻最恶毒最有害的是官本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国企,几十年的老牌国企,正在见识国企的管理和体制,一如我们的政府4 m- S3 g* `' `& q7 s3 u
比管理较完善的私企更逊,IT SU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而为赢 于 2010-11-18 22:20 编辑
1 |* f9 L0 p# o) W7 }
# _! W3 `0 B: e$ c6 y文章的后半部分文章是过街蛤蟆的:国家之间的争斗实际就是工程师之间的争斗 ! z2 u& r5 z! c( W1 P* w7 W9 U3 V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146&highlight=%B9%FA%BC%D2%D6%AE%BC%E4%B5%C4%D5%F9%B6%B7%CA%B5%BC%CA%BE%CD%CA%C7%B9%A4%B3%CC%CA%A6%D6%AE%BC%E4%B5%C4%D5%F9%B6%B7%2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而为赢 于 2010-11-18 22:51 编辑 + i' W3 r6 h2 O/ C6 \2 r& U/ A; K, e
0 b1 o5 `  Z6 M% Q( G
    打开电视要不就是相亲的:”非诚勿扰“相约星期六”“全程热恋”,要不就是CCTV的”我们有一套“,我们整天都是歌舞升平。
, \9 u3 V0 F0 o, r   今天爆料:用胶水黏住了大桥,明天用鞋带上吊,喝开水烫死,再不行就来个“我爸是李刚”,后天就来一个:引勃入疆!  前一个国十条,后一国五条。房价楞是搞不下来:http://msn.finance.ifeng.com/stock/hmjzy/20101118/476138.shtml  
: H3 L1 C$ m8 F7 Q那些“既得利益者”整天拿我们这些“愚民”“娱乐”; ^0 m2 {( y! u' |9 I4 t
   有人预测2020左右中国和日本会有一场大战要打,日本朝夕准备着,中国每天哈日哈韩!3 B8 c' N. t% J) f
   甲午中日战争还要重演吗?马关条约是不是又要重来一回?6 [: R& T1 w* Z: k8 P* \  N6 J7 `

, e$ z* r% L% q! G! P
) U: W+ E! ~$ [8 {! H' e4 R7 U) B1 y( S/ g( ]- L5 s& M: O
$ h! O' ?( ]+ j8 \%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正事的还是我们这些搞工程和搞学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而为赢 于 2010-11-18 21:13 编辑 ' B( l5 U/ P/ o' u6 q
) G, d. x' A! C) m
中国60后省部级官员已超百人 多为高学历文科生: http://news.sohu.com/20101112/n277560147.shtml" w8 G) A1 U5 ~

. U  v) t  w( T) w6 `5 V( a0 _除了相互吹捧,搞搞全民娱乐,还能有什么花样?1 e' j8 a) ~7 r& }6 Q1 ?
& i0 u, w- H! V) 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讲太片面了。二战快结束的时候,美英法苏都去抢,没有一个不拉下的,苏联还不顾盟军忌讳,直插柏林,苏联只抢到二流人才,只好抢设备,抢到一个螺丝都没留给美英法。解放后一段时间科研的经费所占的比例比改革开放后都还要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而为赢 于 2010-11-18 22:14 编辑 - y* p' X3 e3 w+ N% [
) P; g) ~2 n" V( n+ |- _' j* n
回复 万亿名 的帖子+ W4 P+ R( `  A, M" }3 {
! t' A9 e- b; E* p! k8 g1 A
     早在诺曼底登陆之前,德国人才流失早已经开始了,其中最大的接收国就是美国,1933年爱因斯坦去了美国。苏联攻入柏林是艾帅的主张,苏联为此付出了20万人的生命,但绝对不是去抢螺丝,抢二流人才。4 A% j9 S( x% c2 a
7 s- R$ e; f0 p" {! H
苏联红军攻占柏林一方面是由于斯大林的长远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盟军方面要避免损失的考虑--这样还可以削弱苏联军力。
5 m5 X# \4 _2 z
% I- f. M! D  B; z  l;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正事的还是我们这些搞工程和搞技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5 00:59 , Processed in 0.06245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