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60|回复: 37

大而不强的中国工程机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14: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壮大。中国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生产大国。但由于受到企业规模、国际化程度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等影响,中国并不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强国。/ _  y$ _' v  G
开始打造工程机械航母* i/ r+ \7 s& G/ M7 V& K4 X2 L
  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的信息显示,到2007年全国已有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2000多家;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270多亿元。”然而,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2006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400亿美元。就是说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加起来比不上一个卡特彼勒。”即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其销售额也只是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7%左右。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江琳说。& k8 T1 o$ r+ @) f9 t( J/ X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综合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王金星说,尽管如此,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有了打造工程机械航母的基础。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市场发展部冯宝珊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些以区域划分的产业基地,如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湖南工程机械;以徐工、常林、镇江为代表的江苏基地;以广西柳工、玉柴、柳建为代表的广西工程机械;以合力叉车、星马、江淮为代表的安徽工程机械等。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张国有认为,区域内的企业组合往往是成就区域品牌的重要基础。: N: L! q% W% Z
  国际化是品牌成长必经之路
$ u: ]% R  v" D  D/ o- G  培育世界级的品牌,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就开始了探索。
4 k/ j' e/ q" k/ y% m  中国工程建设机械的骨干企业大多有与外企合资、合作的经历。徐工先后与卡特彼勒在挖掘机方面、与利勃海尔在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方面,与川崎在装载机方面等10多家外资企业有过合资合作;山推与小松在推土机、挖掘机方面有过合资合作;三一重工与迪尔(销售)等也有过合作。& t7 y; B6 s7 K$ k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分析,在那些与外企的合作中,大部分企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些合资合作企业的产品也大都销往国际市场。; ]" H$ f% c* o: {
  中国国际名牌协会会长解艾兰说,衡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仅要看企业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是多少,还要看企业拥有的跨国人才数量、有没有国际化的企业管理方式等。
! p' k  h2 }' y4 `* \! }  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笔者看到这被外界认为是柳工”人才国际化”的例子:柳工股份”老外”副总裁大卫•闭同葆正在对周围人交代工作。这位柳工股份的副总裁来自国外一家著名工程机械企业,他在柳工生产经营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 H5 F" g. Y! @  发挥合力,防止”卡脖子”
* G4 C0 J( Q2 D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很快,在国内市场已占主体地位,从产量上看中国也已是工程机械大国。然而,行业要壮大,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产品向高水平、机电液一体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Y1 T; d  n1 ]* J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综合部主任王金星说,在工程机械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本土配套关键零部件发展与主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不同步,严重制约了整机水平的提升,”提高国内基础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水平,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关键因素。”
* Z: A6 I' e1 }1 R  笔者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先后看到因为液压器件缺货被迫重新调整的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说,工程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产业,其基础零部件依赖进口,不利于产业安全。对企业来说,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其正常生产也受到限制。
9 y5 i+ Z: V) |  针对几家工程机械企业不同程度遇到的液压件、发动机、变速箱卡脖子问题,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坦言,缺少核心零部件和重要零部件支撑的自主创新是难以为继的。日本小松、美国卡特彼勒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都是自己生产发动机、液压元器件、控制元器件等基础零部件。
! y5 x, [5 l/ L( @0 }  易小刚等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全行业统一规划,以行业为依托联合高校等科研力量,重点突破中高端液压元器件、发动机等瓶颈问题,通过资产重组或并购组建数家大型基础零部件龙头企业,增强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关键、紧缺配套件研发中,互相合作,比如采取”国家支持一些、主机企业投入一些”等做法,以此来突破我国配套件发展的瓶颈。
  L( P! C* z4 d(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5 1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基础件生产早就出现了卡脖子现象,可是大部分厂家为了眼前利益还是不重视研发,只是一味的购买,十二五有振兴的措施,也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好办,这不是几个五年计划能完成的,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5 17: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但慢慢会好的,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5 23: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这些 就得用大行业观念来,还得有牺牲精神,但是现在这个着急的时代,深化下去好好做就会慢,慢了就要挨别个抢市场。去过些主机厂家,也待过元件厂家,发现这个太难!现在讲自力更生已经不行了,国门已经大开了。但是能做的是就是尽量缩小差距,但是这个好像也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2: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量变才有质变,急也没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2: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向钱看,谁会愿意来做哪些几年之内赚不到钱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强,配套件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13: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首先你要先自己强大起来,人家能想道的,我们可以想到吗?差距还是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5: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写得很好,这几年中国工程机械总的来说是引进的技术多、消化少,自主创新少,自主品牌少、引进的品牌多。5 v& t  w- w7 a4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4: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这个样子,我们国家的主要部件几乎全部是依靠进口,自己只是生产一些结构件。但随着我们国家技术的引进,差距会一日一日的缩小的。总有一天,中国也会跻身于机械强国之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2-29 08:45 , Processed in 0.04972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