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43|回复: 14

两个角接触轴承串联后轴向额定载荷的确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0 19: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如题的这个问题,《机械设计手册》与洛轴的样本上都有一句话,是“径向和轴向载荷由轴承均匀分担”,径向的好理解,但是在轴向上,有人说只能按一个计算,为此还打赌了一顿饭。
( X- n4 k: D, L- E为了这顿饭,鄙人查了很多资料包括网搜,但是却没有明确的“公式”答案,并且洛轴的样本上“串联”处的示意图,细看却是“面对面”型的,越发让人不敢信任。
7 p1 }' I; `& _& h现在想吃人一顿饭还真不容易,请大家多帮忙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基础|主题: 799, 订阅: 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2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面的只能算一个吧,“同向”应该感觉可以分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21: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面的只能算一个吧,“同向”应该感觉可以分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11: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到过直接乘2的,从理论上讲 这样做是不正确也是不严谨的!
/ y$ \/ J8 y- q  ^3 y1. 串联双列,乘数是1.62 (只对角接触球,各家大公司有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别)
; B* T) x  a: o2. 简单公式是2的0.7次方;复杂公式(略)(写不出来,见下面标准6.1.2)1 Y( v5 B4 E% e9 Y
3.你找材料的方向不对,建议你查阅ISO281 Rolling bearings - dynamic load ratings and rating life. 6.1.2 Basic dynamic axial loading rating for bearings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 ?5 k& R, N0 [, d% E3 |! e( E" c& L  S! m, j: J8 i
不知你这顿饭吃到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无能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1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大侠高手,谢谢!
7 J: c% `3 o. `, V/ i准东家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1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楼上的说的对于额定动负荷对于面对面或背对背是单个的1.62倍,串联的是单个的二倍,但对于轴向负荷是这样解释的:串联配置中,两个轴承的负荷线是平行的,径向和轴向负荷由两个轴承平均分担,轴承组仅可承受在一个方向上的轴向负荷,背对背配置中,两个轴承的负荷线朝轴承的轴线分开,轴承组可以承受作用在两个方向的轴向负荷,但每个轴承仅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面对面配置的解释跟背对背配置的解释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背对背配置刚性相对较高,能承受倾覆力矩,而面对面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10: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的理解是,串联的是两个均摊,面对面的和背对背的只能是一个承受(仅限于轴向负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6 00: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无能 的帖子
, @8 q  l: I0 e. s: l
% d1 s* r* p3 I4 z2 h! J+ y对于如题的这个问题,《机械设计手册》与洛轴的样本上都有一句话,是“径向和轴向载荷由轴承均匀分担”,径向的好理解,但是在轴向上,有人说只能按一个计算,为此还打赌了一顿饭。
! `. q% p& R. r& U7 Q为了这顿饭,鄙人查了很多资料包括网搜,但是却没有明确的“公式”答案,并且洛轴的样本上“串联”处的示意图,细看却是“面对面”型的,越发让人不敢信任。& n0 q% P4 i' x) t: Z+ J# I& U0 {( A* F0 S8 e- J
现在想吃人一顿饭还真不容易,请大家多帮忙- V' z* h3 T% J" c) P# g

/ E$ \) C2 O% L0 X* K0 u5 ^
% k! p4 V5 C; r5 F) G3 j% M轴向载荷由两个串联角接触轴承均匀分担是可以实现的,其意思就是两个轴承在串列配置时,承受轴向力时,两个角接触轴承几乎同时承载。其原理是两个轴承的工作游隙几乎相同,不是原始游隙。
9 \- T9 @& p1 }2 T& @. d* C0 ]见附图。  F$ o7 a: c* f& d% I0 n

/ ~  d' @- n8 ^  t3 ~" K% D2 Z至于承载力计算,两个串列动载C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62-164左右,还和具体接触角,轴向力、径向力比值有关,比较麻烦。/ o8 F0 S, Z* j' E# n2 h# ?
5 z) _; j0 N% e6 o
但愿能帮你吃到饭。+ n& W9 y& ^; j+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无能 + 1 大侠是轴承专家,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10: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1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见过//您的帖子长度不符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9 15:39 , Processed in 0.07837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