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992|回复: 82

公差,一个不可轻视的数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5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 v7 `) I! y* e, z这是流传在60年代的一个机械制造业故事,说的是我国开始制造机械手表时,当时组装出来的手表走时误差达一分钟左右,技术人员以为是零件制造精度问题,手表的零件极精密小巧而复杂,要具体说那个零件不合格是很难的事,更何况每个零件的检验都是合格的。上海牌手表就这样进入了市场。因为这在当时算是高档奢侈消费品,市场供不应求,不但要凭票,还要拿出一定的工业卷才能买到,自然不愁销。据说当时的手表王国瑞士的一个考察团到手表厂参观时,一名技术人员挑选了一些关键零件,组装了一块手表,一测时,每日误差只几秒钟。事实表明,不是零件制造的问题,而是装配的问题。说到装配两字,尤其是动态零部件的装配必须得有一定的配合间隙,这个间隙主要是靠零件的设计公差来保证的,动配合应该有一个尺寸的间隙是最佳配合尺寸,再大一丝或小一丝都不会得到最佳效果。但这很难保证,搞机加工的都清楚,0公差的绝对尺寸加工难度是很大的,因此选出最接近那个理想状态的尺寸的前后一段作为变化范围,即公差。所以在机加工时,对公差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孔的上线(孔最大)与轴的下线(轴最小),配合时间隙最大,如是设备主轴,轴的摆动最大,设备精度降低。反之,设备精度虽高,但却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即使在那些不用运动的产品组装时,孔的下线(孔最小)与轴的上线(轴最大)往一起组装时,往往是很费劲的,手工装配时有时几次都装不到一块。要是自动装配线,经常被清下线的不合格零件中,这一类零件不在少数。所以在加工零件时,最好的零件尺寸就是公差的中线尺寸。! {6 L2 R, z4 H' P. ]
    有时对一些在装配和使用中都无影响的尺寸,机加工时按自由公差IT14级的公差,甚至超差都没太大影响,但要是还有下道加工的零件,工艺技术人员就要注意了。本人就遇到过一次这种事,140长的圆筒形零件,正负公差1毫米多,下道工序要在一端面铣一个深R5+0.25的槽,夹具的定位面就是另一端面,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将筒长的公差改为0.10,才保证了下道尺寸的合格。
& ~8 Y% Z  \9 C. z' K1 v   公差,一个不可轻视的数字。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2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设计是很需功底的活, 没有十年的琢磨,很难说能得心应手, 同时对于零件之间的功能要有很好的认识.

点评

机构运转精度就在公差上啊。  发表于 2014-6-15 2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21: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Φ60+0.1  0不标成Φ60.05±0.05呢?# N1 w# \: P6 m' g
这两个有什么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21: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tntk
8 k; x+ v0 ?8 Y' Y0 O! k( p0 U, \& ~' J, E
' G) p9 |3 a3 ~
    0和0.1一个是上公差,一个是下公差,你标0.05让别人怎么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2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ntk
# V+ L  U  G' h- Q! s7 Z8 m& O3 o. I; R! ^
6 x5 Y( ]6 |$ E" p- G
    0和0.1一个是上公差,一个是下公差,你标0.05让别人怎么理解,# V1 u- s0 S1 p1 c: W+ E! y2 f
luyouqi 发表于 2010-9-25 21:58

$ B4 p" j! i% F' O$ I+ @0 E$ V. ]' _' P4 s5 V0 S1 n
) P. g2 u& b$ j/ @
    理论上Φ60+0.1  0和Φ60.05±0.05的效果是一样的,7 E  b& Y' N$ G
6 B, ]7 t* ~! ~4 c

* |/ y0 G7 G2 l( H" T+ j3 R/ S# W. g一楼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所以在加工零件时,最好的零件尺寸就是公差的中线尺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8: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差没正负,只有绝对值;偏差才有正负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09: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六角车 6 ~0 q( h: t, ^. ?* }! @3 m9 I5 k6 r

* m$ J9 E/ H; ^% E- T! |
$ R) d; o) u: t% e2 x9 ~* @    "140长的圆筒形零件,正负公差1毫米多,下道工序要在一端面铣一个深R5+0.25的槽,夹具的定位面就是另一端面,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将筒长的公差改为0.10,"
* Z, a% L- H9 V请教'铣一个深R5+0.25的槽'加工时不就是从其所在面向下并以其作测量基准?与定位面何干?  请教

点评

R5的深度超差了  发表于 2013-6-3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9: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批量生产,用的是组合夹具,一次平排十件活,用圆盘R铣刀加工,才出现了这种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19: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加工时,选基准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21: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六角车
9 \/ ^" {( _* ~+ V4 p/ r& @; t3 e) m/ W% d( ~
% m2 |) \$ d/ r/ W
    也就是工艺尺寸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19 05:49 , Processed in 0.06407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