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一个新产品,内螺纹是M24X1的细牙螺纹,用的是厂内的自制机用丝锥。使用时很爱掰刃,干不到一千件活,一把丝锥就磨得用不成了。看来是质量不咋地,于是就想到外面刀具店买把名牌刀具一试。问了几家刀具店,都说没货。有一家老板好心地对我说,这个规格的丝锥很少有人用,一般店里都没货。你要是真的急着用,我可以给你联系定做,就是价钱高一点。我想如能得到好丝锥,贵一点也无妨。就问得多长时间,我可急等着用。老板说,本市XX公司工具分厂生产的丝锥等切削刀具,比名牌产品都好用。我听完扭头就走,那正是我们的工具分厂。
4 g; A7 n% p2 j# ?
5 c Z3 l5 X0 J1 V
5 l- K* k& D- r, ?8 k 在自动机床上用棒料大批量加工零件,切断刀的宽窄对材料的利用率影响很大,切刀越窄,就越省料,但刀也就越不耐用,也很容易烧刀和折断。使刀既耐用,又不容易烧刀和折断,除对工人的磨刀,和对切削参数的选择水平要求很高外。刀具的质量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一次去一个六七百人的小厂去帮助组建生产线,材料是60D炮弹钢,直径65mm,在六轴自动车上加工零件的大部分尺寸。由于原来用过这种材料,知道这种材料又粘又硬,可切削速度也很低,加工难度很大。尤其是切断刀,要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加工好的零件切下来,绝非易事。这种车床除了每加工完一件活,有几秒钟的送夹料和转位时间外,所有的刀具几乎都是连续切削的,所以切断刀很关键。出门在外,孤立无援,得多准备几手。我把厂内自制的切断刀带了几把。刀材料是高速钢的,就是俗称的白钢刀。4X20X200的切刀片,加工中碳钢以下钢材,一把刀可以切下万件左右,只到刀磨得刀盒无法夹住。开始干果然不出所料,别的刀具还没出大问题,就是切刀受不了,用两把切刀,一把切槽,另一把切断,也只能干到20来件活就得停机换刀,24小时干不到100件,月计划是一万发交货没商量的军品订单。眼看一个月的建线期限就要到了,第一道工序的自动车成了卡脖子的瓶颈,问题就因了一把切断刀的使用寿命短。开始也想到用硬质合金切刀,虽然解决了烧刀的问题,可焊的刀块5mm厚,使得材料浪费很大,最要命的是快切断时由于槽窄沟深,冷却油冷却不及,温度过高,刀块脱焊,一把刀干不了几件活就完了。最危险的是,一但零件没被切下来,又没能及时发现,被转到下个工位,被钻透套在钻头上,立即摩擦起火,转眼间火焰就冲向工房顶。这种设备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是三大班倒,一班十二小时。本来自动车在正常工作时,工人可以检验产品,备料,检查设备,喝水上厕所,这一下子被机床栓死了,不等下班就已疲惫不堪,事故迭出。合金刀用不成,高速刀不耐用,还真把人给难住了。后来,他们厂的一个热处理技术员,拿着几把高速钢切刀片对我说,这是他亲自淬火的几把刀片,用用看怎么样。都说热处理这个工种是经验大于理论。尤其是刀具的淬火,那HRC62—65,过了62就能用,但不耐用。真要刚能达到65那刀具就是最耐用的刀具。要是过了65,淬火过了的结果是刀就酥了,结果在下个实例中详述。我看了一眼小伙也就是30来岁,但神态很沉稳。就接过刀片,装到刀盒夹紧,别说,哪刀还真神了。干了50多件刀口才出现微烧痕迹,已经很理想了。那厂太小不出名,那个技术员也太年轻,也不出名,但他淬火的高速钢切刀片,却真的达到了名牌标准。
( r6 [- V6 B% j% U, o- N! G& u, l7 I- `; I+ M3 w! @
$ @- d+ O& a+ e2 r; M 在机加工这个行业里,尤其是大批量高效率设备的生产中,人们常会遇到成也刀具,败也刀具的局面。这局面我也遇到了一次,不是设计或工艺的问题,纯刀具的问题。半年30万发海双25炮引的加急订单,工艺技术、专用工装准备就用去了三个月。留给生产车间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当时各车间的年计划任务已很饱满,临时插进来这么个加急任务,的却让人感到措手不及。生产副厂长,,把工艺往我面前一放说,这个活你想办法给捎带着干出来,让你的兵也好多挣点外快。老上级出面,没得商量。那工艺我也早已看过,就说,放心吧,小菜一碟。抽了几个人临时编了一个生产小组。说实在的,对这种简单得只有十来道工序的中碳钢小零件,只要第一序六轴自动车干下来,其余工序光白班都不够干的。这种活一台六轴车两班倒,一月可加工出五万多件,还有一班的时间储备。调出两台自动车床就够了。生产线一个星期就建成投产了,开头就很顺利,感到轻松不少。没干几天,突然发现,六轴车每班都达不到一千件的进度要求,有时连一半都达不到。工人反映加工平底的那把两台阶三刃精划钻,特别不耐用,干不了几十个活,就掰刃,一碎就是几瓣。那种划钻按定额要求,一把要干几千活,怎么干不了几个活就碎了,自动车出现这种打刀的现象,可不像普通车床那么简单,松夹簧,抽料,再换新料耗时费力。换一把新划钻,不但费时,有时连废几个活都不一定调好。还有成本问题,一把精划钻价值近百元,才干几十个活,干完核算时可就赔大了。我以为是新产品,工人的技术水平还没进入状态,就亲自上机床调整。干了一天又打了几把划钻。我开始考虑可能是刀具的问题了,拿了几把划钻,到工具分厂检验室要求做硬度检验。几个检验员在硬度计前忙活了一阵,一个检验员拿着打印出来的结果对我说,合格呀,没问题。我瞪着眼看着他说,真没问题?我低声说,军品订单,误事的后果很严重。他只好说,淬火温度过高。我立即找到副厂长。副厂长不急不忙地说,这么简单的活,咋会轮到你干,下一批刀具半月以后就可加工出来。在这之前,你先用现有的刀具干着,再好好想想,等好刀到了,怎么组织按期完成任务。我立时感到像一个一线的士兵,当指挥部队发起冲锋时,发现枪里都是打不响的子弹,剩下的就只有拼刺刀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