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arminyang126

U形 黄铜H62(直径2.2的)模具---请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进行回弹计算,然后调整参数就可以控制!  F8 @1 X2 x9 g
cdfaken 发表于 2010-7-14 17:56

$ l  ^* s- G7 Z( R9 q! _- w  q4 a. @" _, U
在同一模具, p/ \  S- b( ?" I
    状态下,连续做几个产品会有大小不同的结果,怎么去定回弹呢,请指教,多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1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梨老大,能介绍一下你做此类产品的方法吗?模具结构是什么样的啊?望不吝赐教,谢过。9 I) h9 L& U2 m( W$ U% F6 Y  ?
arminyang126 发表于 2010-7-14 13:45

( I7 J7 c2 A7 l5 s' N; c) q) ^- W& a$ _4 Z' X

* y7 Q- _* i! D4 b: v( Q# p7 o5 d    说一点,你想过没有,在最终成U型的一瞬间,它应该停留在一个跟产品一样的行腔里。明白我说的意思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0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6个丝的公差要求太苛刻!这种回弹产品几乎达不到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2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点,你想过没有,在最终成U型的一瞬间,它应该停留在一个跟产品一样的行腔里。明白我说的意思 ...
  \0 {; w; N0 b' l! @! Y渃梨梨 发表于 2010-7-15 12:57

8 C! ^5 n' o+ X+ F: S& q  ?- a+ r3 G$ e& v- H3 y/ b
- K' b' l% l- x1 t0 G* b7 a; y
   在冲压下死点,整个产品应该有一个整形的瞬间,特别是圆角部分,从楼主的模具图形上来看,曲成型的深度似乎有些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08: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冲压下死点,整个产品应该有一个整形的瞬间,特别是圆角部分,从楼主的模具图形上来看,曲成型的 ...
& M9 o2 r& s& V, L. E# {( _1 x4 Usrqzxf 发表于 2010-7-19 23:16

: y9 S+ H7 ^$ u' Y" S主要是一瞬间的行腔,你也是模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0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rminyang126 于 2010-7-20 09:46 编辑 5 ^' `7 }2 M) z7 ^
在冲压下死点,整个产品应该有一个整形的瞬间,特别是圆角部分,从楼主的模具图形上来看,曲成型的 ...
" d0 S/ a. _7 Y8 Gsrqzxf 发表于 2010-7-19 23:16
. t# A( x. E) ?+ C/ o
: _; S8 I- `  |8 G$ D
) ?) Z/ c& N; q  U1 c" G
    十分感谢srqzxf的回复,请问你在做此类产品时弯曲成形的高度一般设计成多少。现在此模具的弯曲点到产品底部为6.8mm,如下图2 C, M$ |3 b" n,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2: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6.8的尺寸根本不影响,关键是材料应力,不同批次材料肯定不一样,相对几个丝来说。且同一批次都会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rqzxf 于 2010-7-20 21:45 编辑
; n2 Q7 `- x- E- x* T- {) _: W& k) W3 @- b6 p
回复 9# arminyang126 ( N% c1 ?( J# _' A' K8 J
- X2 h! t4 c( ^" a
    回弹量是可调的,通过上模的斜楔调整。经模拟单边角度可调10°有余,产品在生产时有时刚好,有时外张开,有时又偏小(尺寸为负差)。
2 K2 G4 n$ F2 m6 V
' h2 R! n8 a6 J/ b. H9 f  W) F% {' C& P# n9 C% I
    我觉得你设计的凸模形状在冲压中不能对产品进行有效整形,可调的回弹量说明产品的侧部和角部不一定能吃到足够的整形力,不能产生使其稳定的塑性变形,根据你的产品,一半高度以上的入模深度也许能够改善你的产品尺寸稳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21: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你模具结构中活动顶料的下部是弹簧孔,着力时很空,即使你有淬硬的下垫板,但实际上很影响使用的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21: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rqzxf 于 2010-7-20 21:47 编辑
- c0 m* @% x1 P9 v, S+ ^
3 ^; c# q9 W7 P+ J$ l$ |回复 21# arminyang126 ! m* p$ y) j4 _1 Q  Y8 O
你可以进行回弹计算,然后调整参数就可以控制!$ d1 c# O+ Q. Z" v$ b: g
, n6 \* B+ b  p) S5 E: hcdfaken 发表于 2010-7-14 17:56

9 ~3 B  U7 u2 e8 `, n' }# S; N$ ^' f5 j  |, V# f, h9 D8 ]' n: Z# A

# e. L; ^. K" @5 `9 }$ Z/ W' f; ~# w! h在同一模具6 U3 d  f9 V& U, H/ L
2 h7 Q' X" }2 W% ~5 `2 b2 O    状态下,连续做几个产品会有大小不同的结果,怎么去定回弹呢,请指教,多谢了。
' Z/ B/ j2 N- d. o2 ^4 x3 v
在侧部和角部完全受力的情况下去估算回弹量,根据实际试模结果逐步确定角度回弹量,重制凸模凹模。一般不超过三次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4 18:34 , Processed in 0.06816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