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6 21: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7-26 21:31 编辑
( \) T! j' j" A8 e1 k+ U1 r% @+ `5 v( a5 ^; G
和一个网友的对话,很有意思。0 I' J9 f8 D0 S/ r' s+ h! ?4 d
3 @0 k9 V3 l8 {1 N: e0 @哦,欢迎欢迎 + g2 A& V& E9 `. P- F3 K+ j; _. q# {
* 您说的事,申请了发明吗? - ?; o1 P# f0 v" L4 P! S2 h
正在申请,还没有批下来,专利号也有了。
( C" p0 t% b; v* w6 K6 I9 y" l2 q* 既是好东西,何不保密一段时间? ' [& b$ u$ r2 ~( A; V% Y1 D: E
老了,快入土了,不怕,为了快点推出啊!有人说,侵权,等“做大”了,就打官司呗!
`& x$ V$ ?+ W* o7 f4 q1 H* 发明,还是实用新型? 5 B* Q% v3 S" @
实用新型,有几个。还在准备申请几个——计划中。' s; v# \5 o' U$ }
* 自己实施过吗?或者实验? 8 s: \' x+ h% B1 Q! e' T$ E
模型在空气中已验证“自调”的原理,帖子里和博客里都有,就是一个反复晃动的模型,向一个方向就转了。
6 S$ y$ g a* p1 ~* 有照片吗?可以发来共同研究吗?0 a4 |: R! {5 S" P( L
模型照片?手机拍的小照片。模型40公分直径,很小。就是这个,正反风都可以向一个方向转——说明成功! _* R. E6 y4 E, K
* 那,您想固定安装在海底呢?还是漂浮在海面?有图纸吗? 4 K' h6 Z, N6 P, U" l
全海区都可以安装,从江河入海口的潮汐能、海岸边的海浪能,深海的涌浪能、混合浪能、潮流能等都可以应用。
- o* R8 l% D" o% Q- A4 u+ g* 您想固定安装在海底呢?还是漂浮在海面?***以为,恰恰说明你还没有考虑成熟。
1 L; ]) w; h* Z3 q, L1 Y请指教!
9 s/ i+ G {5 ?0 O, C( t( E' C* 理论上虽成立,但必须考虑如何固定,如果漂浮在海面,电缆如何敷设?也飘在海面吗?风浪一吹,电线就断了,如何解决? ( v) _" j7 @+ X+ d( y3 r
水面下潜式安装,漂浮式用锚定,固定式由钢管固定在“载体”或立柱上,用海缆传送电力。 3 k! ~2 h; \+ K* ?) |
* 那多少功率为一个发电单元?/ v) h. o: @0 f6 X) {7 Q+ X
最少3KW ,大了也可,不提倡,但那是下一代的问题,技术已经成熟了。 0 \9 R: W; {* v+ T
* 3kw,每个重量多少?立着装还是横着装? ! R# I1 @, F# t; |" O4 K
轻,没算,要靠浮力做功,所以大,但轻。固定式就小多了。立着装还是横着装都可以,海岸边的近似横着安装,其它近似垂直装。 : Q+ y2 j2 p5 O1 w- k; X! @- N+ \
* 你那不是具体的图纸,只是一种示意图
' A7 }, B, o) g* o" A) X对,就是示意图,不是不考虑,样机还没做,海里还没试,计算它干什么? 3 q7 C6 ^% o' b k0 ~
* 都是示意图,看不出有啥实际的东西
; A% x$ m! j& g0 G你最好看我的博客,里面都有。http://blog.tech110.net/?14490/
+ P w$ t& y! d, R" d* 3kw,是连续运转吗? * \. Y, L$ V% p, F$ }
估计只要大于1.5米的海浪,就可以,但还等试验证明。 5 `: O7 {+ G: i# K& Q" z* J
* 就算是连续运转,那要多少水来带动?我说的是每分钟多少水,而且要有一定的高度差。
/ W2 @9 l: {3 ~此问题低级了,想停还停不了呢?海浪不停,发电不止。 : }1 N+ p4 }1 R; J" ~
* 我提得问题你都无法答复,还讲啥“发电不止”。1.5米的海浪,也不是随时都有的。
" g8 K: ?8 G6 }! H/ ]不要算,海水密度是风力的几百倍,6-3/2=1.5米直径的叶片能量密度很大。 0 y* |) n0 J+ Z, a
* 密度不代表能量 ,流动的水才有能量 。, j- |6 p P7 Z/ Y
那就要选海区了。我国年平均1.5米海区很多 ,海浪波能就是反复不停流动的水啊!
0 Y% d6 p1 @0 T4 J# U* 静止的水,再深也发不了电。 ; ^, v u" N& q w
你说的太对了。可海浪运动是按近似正弦曲线变化,非常的有规律。波能可不是静止的了。
9 V, N) k8 D! W! ?% p* 波能太分散,无法集中,而且不稳定 ,无法利用。" C3 M% Y8 O/ L# f3 f/ J
真正的海浪(涌浪)没有横向的流动,只有“位移”能量集中。海边的海浪就更有规律了,不管风向如何,海浪一直勇往直前,就是向岸边“滚”。 ' E5 s# k, V9 D0 _) h
* 正弦曲线变化?真正的正弦变化,是有正负的,正负一抵消,就没有了
7 v2 I; l5 k4 _& U( U5 ]海浪是一个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变的过程,波谷和波峰处的动能或势能为“0”,相互转变,日夜不息。 1 g6 A% v" I" Z: h% L. s
* 你觉得会成功?
& S0 H: j N5 f8 N我觉得除了在海中试验,目前理论上还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只能说理论上成功。
8 K* M) s6 R$ u1 H2 o, Y* 我一点也看不出成功的苗头 $ X1 z0 g Y- A
所谓的“打擂”也就是这个意思,叫大家品头论足。在没“劳民伤财”时就“灭”了,也是好事啊!
" m' W0 D0 C0 O( K3 P; L【你说,我一点也看不出成功的苗头】——这是我第一个得到的“否定”提问。不保守的话,我想请您提出几个具体“不成功”的意见来。
, `# N' \( ?* V! i* 你物理学得怎样? * N. R7 Z3 T/ u1 \0 j" {. J6 z, S
你能否把“物理上的问题”提出来呢?咱们商讨一下,不管谁对错——对谁都有好处啊!都是提高。8 ~ v" T$ D; }2 P9 w' J4 }
* 你成功过吗?
9 R4 Y/ ^* { L; L7 d+ x没有试验过。老了动不了了。! x) b: N; H! F0 H u5 O6 O
* 我昨天已讲了N次了,机器必须固定在某个地方。
# f: Q6 m2 B1 u对啊!本技术就是可以固定啊!如固定在:) Y, ] b7 g$ t. R9 x6 R! R% b
1、 用钢架固定在钻井平台周围。
; h! H/ s9 i# r! H* J) g3 X( w2、 用钢架固定在深海养殖周围。+ E3 B& s' i. q( F* P* L" ]
3、 用立柱固定在10-20米深沿海平坦的海底。* z! y4 S8 P4 ?) T3 S) b+ @ d
4、 用立柱固定在江河湖海入海口的底部。8 ]8 u! f" m0 z' |. b
5、 用立柱固定在潮流大的一些浅海海底。
2 H, u1 f! a- [6 `" b ^: G7 @ f6、 深海就要依靠“锚"固定在海底了。
9 c* `" ^+ [# \: m* 那你先说方案3、4、5 。1 x& m6 N s# N) K
【3、10-20米深的沿海平坦的海底。4、 江河入海口的底部。5、 潮流大的一些浅海。】——这一些使用立柱固定。在海底用立柱就太简单了,几米的立柱不要几个钱。已经给你图了。
5 k# C& c1 U& C2 H4 t8 K6 R9 q9 U* 打多大多高的桩?多重,钢的,还是水泥的?打多少条?用什么机械?: P0 ~! |" @9 K, F: C; Z' ~; l$ ~4 R
【1、 钻井平台。2、 深海养殖。】——
1 v7 ?6 A- f( |. L用钢管结构固定,就更容易了,找一找有图。立柱可以用“钻井灌浆”或用船式“打桩机”即可。
+ k8 a1 Y) G: }1 P* 都要经过计算的。
1 C) k% b$ {* b/ _5 A都要经过计算——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现在是可行不可行的阶段啊!试验了,数据就有了参照,那才要计算。
9 a8 F) q: q9 \* 我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你不是干工程的吧?不知你啥职业,只是空想( r7 e: {7 C8 `( N: X
模型在空气中转的很轻松啊!反复的晃动就向一个方向转了(还有两个不灵活呢)——这就证明了本技术的【自调】的原理是正确的,其它都是通用技术。
$ R0 o* L' W! B7 o可是和其他的网友比,你提问的深度不够。但还是谢谢你的直言。
0 ~7 d3 q5 N3 j" \* 你的模型,受到风就会转,是吗?很想看看你的模型 ) b6 ?+ H- j; f
是的——就是风车嘛——只是用手握着,左反复的运动,第二下就连续转了。当时还有两个导叶因为失误【自调】不灵活。结果还是轻松的转呢——现在修好了,一晃动就轻松的转了。
% p: U8 Q! F- v4 \# i6 k2 n% T% Y* 遇到风就转,是吗?没有风也转? 8 Y( S- e: y u9 O
反复晃动,向一个方向转。——有人“臭”我,——不就是一个风车吗?——我说“对”。只是可利用“反复”变换风向的风,可以按一个方向转——这就是才【自调】。/ w& _$ `, _9 |2 O O9 H
* 没有风转不转? # \ R+ _! w/ d* J- B3 J, R g
没有风理论是不转,但有惯性,在风向正反“交换”的过程中,虽没有风还是连续转了,因为波能的特性就是上和下“死点”动能为0。
- S! S* K6 G; @" ] v* 你说的发明,又说很简单,又说有很大用处,好像有点矛盾 . X' o I" D9 I+ @" V6 B" U
怎么矛盾?难道发明就不能【很简单】不能有【很大用处】嘛? ! A2 k% ~) ?2 x. e: [% ]6 I8 o
* 你先说怎么个简单法 " d7 E1 j& o) m
例如:
' M6 ~' Q" u% D$ |$ z" v5 f固定式——就是一个直径1米,高约1.5米的导流罩,上面固定6-12片2*0.4的可【自调】的叶片,可以转动。主轴安装在一个和上面一样的导流罩内,和内置的发电机直连,总成安装在立柱上,即可吸收来回的海浪发电。 * a& e: W4 {' c" ]
直连式效率95%以上啊!但是吸收海浪能量的“吸收效率”不易高于50%,否则可能会消弱下一个海浪的能量。 1 }2 u6 V6 _& x+ H; b
你说的是够具体,但恐怕没有经过计算吧?是固定在海底吗? * F8 {8 B/ t7 P! e/ ?
固定在水深8米以上的海底或大型海上漂浮物,如,钻井平台,海上风电立柱等。 ' T) \. k$ o( y( j1 Z
计算的问题在没取得实验数据前,目前没必要。 : ~# V" l: |: t; _$ A
【我国的黄海、东海年平均浪高1.5米以上,南海的平均波高一米,年平均波周期为六秒,据此可以估算出,我国沿海的海浪能约为每米20~40千瓦,总能量达1.7亿千瓦。 ( d. h- Y1 U; O% m
浙江沿海每米对应海浪能量是三千瓦左右(全年平均)。】
, X$ r$ t0 X( ~# |7 M0 r还要计算吗?哈哈!
' |8 R$ ]/ @* k/ i, O* 怎么能“或”呢?水下有水下的设计,平台上有平台上的设计,两者不可能通用的
, `/ ]6 h4 ]# o- N两种设计不同,一个是“钢结构”,一个是立柱。前者制造和安装较简单,便宜。
0 T( a/ a. Q3 _% s& {* 哦,你认为海底下的浪高和海平面的浪高一样,是吗?
9 c& k: J& I: r3 E$ M( G有资料介绍是比较近似的。 , u. ^- ^3 \+ G j
*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2 a6 B: B$ q) [' [
但我认为海浪的“震荡”是整体的,否则就不会几天几个月的“震荡”下去——我指涌浪。不考虑海流和风的作用。 ( n3 ]1 }% Q2 ~# ~* X) D
我觉得大家(可能打击面大了)对海浪的认识普遍有误区,所以那么多的发明都走了“弯路”。呵呵!
( v* [7 W/ |2 F* M* z/ w* 还有,平台上到海面的距离是变动的,那你的立柱或者钢结构长度也可以随时变吗?
5 b5 L# \- ]1 K. S' h: W你就是没有看(或没看懂)我的那么多的讲解,到处都讲了【安装在低潮位以下0.2米的水面下】,就是高潮位的2-3米以下的地方,所以才是【全海侯性】的,不拍风暴,风越大发电就越多。哎! ' u4 ^4 w( g6 d
* 一年四季的高潮位、低潮位,我记得是变动的。
6 W* _. C8 t, w: z) Z4 [$ s& L! h对啊! / ], ^6 [1 j% m0 x& x
* 但机器的高度不可能随时依据海浪的潮位来变动。
2 K+ { [' V8 D: |/ L/ m% u8 U所以才有高低潮之分,每天、每月、都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 . _/ ?! b! r7 _# j; x
* 机器的高度能全海候吗?
2 h0 x' Q1 q* b; D高度和【海侯】无关。全海侯——是指各种“海洋气候”,结冰了当然就没浪了。 # x; J6 U; {% c) _) C7 u% c
* 你机器安装高度如何保证一定在:“低潮位一下0.2米的水下,就是高潮位的2/3米”的地方?# X& O5 f2 f2 W# _6 i/ x! U
各地的海洋资料都有。
; l* T- Y& P0 Q0 T* 都有,但它是变动的。
; m3 H. p4 ?; k, K( n一年四季变动,老百姓都知道,有最低的潮位的。即使失误高一点没关系,就是在波谷的时候(势能为0)露出一些叶片,也无大碍。我建议的是理想位置。
+ s3 J' m1 W4 Q5 `* 高一点没关系,这个一点是多少?10cm,还是100cm?或是1000cm?
" }& c" p7 T. S不知道????那是你的事。
& u/ W( Y8 v! O8 E/ U6 ]) S* 你都不知道,如何推广? $ ?9 g5 P% X5 C o3 H/ |7 t& c' q
谁叫你高的??奇怪的问题!
6 H! {, Q S- g* 是你的理论站不住脚。你都不知道,如何推广?
4 N [' s {0 b——现在是探讨,还没推广,即使有人在“试验”那是别人的事,我支持。
6 Y& E8 i) N8 F& F! u5 e* 是你的理论站不住脚。6 b3 {+ \ A1 c7 d. E& M4 J
谢谢你的结论!那么到此为止了,好吗? . L3 a P6 O: A1 z! M5 B& V# y) k
* 你不是搞发明吗?还申请了专利吗?不推广,搞啥专利?" ~% W- u' |: `
玩吗?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嘛! b7 n+ K P9 ?/ R m
* 你的模型,从转动到停止,完全没有风的话,要转多长时间才可以停止? 9 q5 ]" q$ d/ P3 |) X
两三圈吧!没认真算。主要是验证【自调】的原理可否可以,能够【自调】就没问题了。现在在几个论坛上,极少还有你提出的这样低级的“疑问”了。你很怪!!!是不明白?可能“揣着明白”吧!这比不明白还不好! ( s0 H' B* t/ f7 m& h9 ^
还有问题吗?如没有,就结束吧。好吗?
" G& P' F, i% O* p% Q. f* 正风、反风,都朝一个方向转吗? * R5 L1 A# ]0 f
对。
& e9 M" k" k, e; I, F7 i4 @* 那么从正风到反风,输出端能连续不停吗?
( o* d1 S3 c4 _8 t5 L从转动到停止两三圈才停。
6 X1 X# p5 L# S, |/ v* 那就是转速会变动。对于发电机来说,输入转速变动,输出频率也会变动,如何并网?并网是要频率一致才可以并的。
& f, v/ W/ Z8 N0 Q2 A请看博客吧!里面说了“不需并网”。 " L" p( ?4 t2 u" l1 z' c$ f$ e
*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0 N" i( h! v/ b8 F, C" T4 {6 L
你提的问题正确。但是本技术是直流发电,用户是“特定”的,不需要“并网”。夜间多余的电,用于蓄电池充电,再多就淡化海水——珍贵啊!再有多就电解水,产生“氢”或“氧”——真贵啊! 3 \6 K- H1 K9 M4 y
如果沿海形成规模了,就连片建立自己的“直流网”系统。一方面“互通有无”。另一方面设有一个端口和国网对接,少量的不稳定的电就不会对“国家电网”形成“冲击了”。若再解决不了问题,就上大型的电解业,如点解水、冶炼单晶硅等企业。 $ l0 }! H" C) P" N7 a
* 你可学习风电,风电是风机保持一定转速,无风的时候需要耗电的,有风时就发电。* \5 K5 u j8 p6 n) p
风电是风机保持一定转速——中小型不一定吧!改变叶片的角度(太复杂了,昂贵)。
) C2 A2 T" ?( V) x" F* 但是安装高度问题,你无法给我解答,也许你能解答的一天,这个发明就成功了: f, o! ?2 ^3 O7 j$ i
这是“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么多人就你搞不懂,没办法! : v1 H! r/ i. n7 z0 @ b# S
* 叶片角度我记得是不变的,但我不敢肯定,但转速肯定是不变的。7 V; ]* V- C: c
风电问题免谈,包括你看好的“太阳能”,不是技术不好,而是牵扯的面太多。 ; K! I) @- H8 |2 b7 a
* 风电问题免谈,啥意思?我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太多了。; o" H D- a% [8 c! p# z
我没看好,不是技术问题,内蒙的风电前几个月都停了。本技术也没必要和“国电”扯上。因为发的直流电通过蓄电池后,再输出就是较“稳定”的了,“发电单元”的规模越大发的电越稳,建成直流网就更稳了。而且各自配套的蓄电池、稳压稳流系统、淡化水系统等“设备”,就可以节省了。并直流网的发电造价最少降低1/3-1/2左右。呵呵!
/ W9 D, y7 h% w* 这我赞同。
- p2 ~. p: K& [. `# _9 g" B6 l海浪发电可以绕过“国网”,自成体系。不管单台还是多台。 6 h; j- Q/ D( J; m
* 这我相信,不过,我觉得,现成的技术不借鉴,确实是一大损失。+ F3 x; g( {( S8 l4 t# v; e
本技术准备套用小型风电的发电机及控制部分。 / B1 Y& F$ l- z; t
* 你不想依靠电力部门?
+ c2 u+ l4 B; t9 d# c& m5 ?不对,一个老头哪有那个劲啊!对着干!主要是本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就是如此——其服务的对象就是沿海及岛屿,是缺点的地区,没必要和其联网,何况目前“并网”是一个大问题呢?
9 Q3 t3 m$ g- T0 ]' \' g+ P7 g p* 发电机防水吗?
1 \5 h" N8 o% n# k发电机在双层外壳中,内有几个传感器报警,本身不需防水,主轴轴承双层防护。
. k, A3 v7 q6 P" P1 I& P* 这么说不适用于海底? % p' G z0 ]9 ~- }
海中轮船里的发电机要防水吗?哈哈!你可能不是学机械的高工!若是,也是一般般吧!有空再聊吧! % h3 m& i% R1 S2 \5 @
* 奇怪,要不要给学历证书给你看?要不要给高工证书给你看?你知道不知道防水发电机造价特高?
- T. E$ ~) x+ j! u" d已有层外壳保护!!!!还防水吗?况且内设传感器,可以报警,里面没有水。
; u# x* B) Q8 k9 a' ^9 j* 知道,可你不管造价吗? 9 v0 d% S+ {1 j1 U2 N8 H" N
潜水泵贵吗?发电机怎么防水?? ' I* x, T% C& z* o3 Y1 K U
*算你正确。8 K' r# N; Y) a3 L9 G# W"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