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和“火电”竞争的优势:本技术是否有竞争力和生命力归根结底就是和“火电”的竞争,就是两者之间经济性的竞争,就是可持续性的竞争,下面进行分析: 1、
( l9 {" D \5 ?- l, h本技术投资建站成本估算:下面对 “批量”生产发电单元的单价进行估算,估计约每台7.2万元。 1.1; ^6 T) G- h$ n. _3 ]) _
此设计由于是固定海底的安装模式,所以不用考虑自身产生“浮力”,那中心的叶轮机机体就不要求密封性和强度,所以就只做一个外形呈流线型的“导流罩”即可,那么就可以选用玻璃钢的材质,即经济又美观。 中间导流罩的外形是直径约0.8米、上下合计高约2.5米的“卵形体”,内设置发电机。材料费估价约0.3万。 1.22 H0 t- l! e9 h Y) U# i
立柱长约7米,直径平均300MM,下大上小,上半部为钢制防腐立柱,下一段为水泥基础立柱,顶部设有指示灯和支撑估算:合计材料费0.6万元。 1.32 r( t/ \/ l: B. J: r0 Z" V1 W
外径4米,导叶长1.5米的叶轮机总成材料费:碳钢构件合计约0.4万元, 玻璃钢导叶6-12片约0.5万元,合计材料费约0.9万元。 1.4$ m. O% e8 v, ^3 S, g0 J
通往岸上中央控制室的6KW容量直流线和信号线复合海缆60M,暂定:0.6万元。 1.5 : h' Z# J! e" i
单台发电单元的加工制作、组装、消耗品、水电等费用和管理费、税费、合理利润等综合费用按材料费1:1的比例计算合计: (0.3+0.6+0.9+0.6)*2=4.8万元。 1.6 # E: h( I }4 i
外购发电机总成:约2.0万元。 1.7) _: x& e% @5 G! a2 b
陆上输变电线路和附属设备等均摊每台1万元 1.81 h" e( v% S) g" G7 h
总计:4.8+2.0+1.0=7.8万元。 2、 按100台计算投资:维修、管理等运转费用加20%,需投资合计: 7.8*100*(1+0.2)=约950万元。 3、 产出估算: 3.1; f( y' ^- y' d# F8 f7 I, v2 b
按100台,额定平均发电功率3KW,10年报废不计残值。300KW发电规模计算10年发电量: 300KW*24小时/天 *350天/年*10年=约2500万度 3.25 m8 c! E/ W. A! f/ w
每度电成本约为:860万元/2500万度=0.38元/度 提请注意:这里的成本价到用户消费电价加价不高,因为大部分是原地消费,如生活用电、渔业、制冷和海水淡化等为主。 4、 结论:我认为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高于“火电”。理由如下: 因为海浪发电没有长距离输电的线损和昂贵的各级管理费用,所以两者“售给用户的价格”计算是绝对不同的,海浪发电的要低得多。虽然每度海浪发电成本高于“火电”。但是,如果加上煤炭的价格日益提高费用;购买“碳排量”的费用;环保的间接成本费用;以及附加管理费综合计算结果应远低于“火电”。 所以我认为本发电技术用户的购买电价是低于火电的,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大家各自计算一下结果如何? (完) 在此特提出向国内外的海浪发电技术项目进行“PK”,设此擂台进行海浪发电技术的“比武”,本人在线答辩“拭目以待”。 宋文复 201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