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dlu

液压就业前景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4 2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混的行业,国内靠液压骗饭吃的厂家和人非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0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液压行业是大有前途的,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包括液压在内的基础件,在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中首次将基础件与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相提并论,给予基础件以史无前例的地位,表明国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心和态度,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作为基础件产业,受到极大鼓舞,明确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为行业发展注入极强的活力。# w) r) V, u  t; v+ U) L
' [# u5 X  H5 b' V! B) P
 一、液气密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 Q! \6 v/ @2 U7 O, W7 d* A

3 B4 r; w8 T  P( j* t8 \1) 液气密行业与主机行业的关联度
9 S$ ^3 T: r, g) H  c6 k/ y  {5 m, q. @2 i
  液气密行业产品作为基础件,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的各类主机和工业装备,液压产品主要去向是工程机械、工程车辆,按产值计算,液压产品50%以上用于工程机械、工程车辆,依次是汽车、冶金、矿山、农机、塑料机械、船舶、航空航天、机床、石油化工,出口约占10%左右。气动产品除上述领域外,还有电子、食品、包装等行业;液力产品主要用于工程机械、工程车辆、矿山、电力、通用机械、输送设备等;密封几乎所有领域都用应有,占第一位的是汽车。
  c0 O- k5 Z* k" @7 V4 R
7 I% h4 H: m2 n6 s+ U& \  综上所述,液气密行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各类主机产品和技术装备有着高度关联度,突出表现为:小行业,大市场,小元件,大作用,小产品,高技术,同时表明,液气密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品种规格、产能是制约主机发展的瓶颈。
! u: L4 z# A+ G: N7 t* u- Q+ p
+ Z0 O" Z" X- H" h& O2 {9 v2) 液气密行业是制约我国主机发展的短板* P: d5 q/ _; }/ m
. M0 U3 S& V" I1 k# x& J2 O/ |3 K7 z
  由于“重主机,轻配套”的发展思路,液气密行业长期投入不足,加上主机不愿用,因此液气密行业的发展,跟不上主机的发展速度,造成高端产品大量进口,长期存在进出口逆差,且随着主机的快速发展,逆差越来越大,2008年逆差达到22亿美元,是2006年的两倍,比2007年增加近50%。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工程机械进口零部件24.5亿美元,占工程机械进口额41.5%。工程机械进口零部件中液气密产品占主要份额。数据表明,我国液气密产品还不能满足我国工程机械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机械发展的瓶颈,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受制于人的软肋。
) g4 ]8 W2 j, @$ z# g! N: T; o* o& r6 l
3) 液气密产品结构需要调整
" U2 J' v$ R/ d; B2 c8 a
6 J$ x2 `0 S1 I4 W9 |  P+ k  我国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2008年工业总产值为450亿元, 进口30亿美元,国内液压气动密封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65.8%,进口产品为34.2%。/ _( @0 L8 i' C6 h  K

) M9 g/ U! {  a2 s; P: D: j  我国液压产品国内市场容量2007年排在美国、德国之后,列在世界第三位,气动产品国内市场容量排在日本、美国、德国之后,列在第四位。预计2008年,液压产品国内市场容量将超过德国,列为世界第二位,气动产品国内市场容量列为世界第三位。
/ e' J/ G. \6 w. d" V( X( J
- B* r  q# a8 b1 Z/ H. m  l* Y" Y  尽管液气密行业发展很快,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缺少高端产品,高端产品大量进口;中低档产品过剩;企业互相拷贝,产品雷同,价格战越趋激烈,企业利润严重受损;山寨产品影响行业信誉。
  b7 l+ n4 C7 O- ?$ K1 g& m  |
# X* a8 T3 Q' b8 t  近年来,液气密行业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以避免国内价格战。我国液气密产品尤其是中低档产品性价比高,受到外商的青睐,从2000年以后,出口增幅保持在20%以上,2008年达到43%,出口额达到8亿美元,但是进出口逆差逐年增大。进出口逆差逐年增大,说明我国液气密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有很大余地,只要政策和措施得当,液气密行业的第三次腾飞指日可待。% X/ o0 Y3 B" n$ e/ y2 h

9 m9 g& T* a& n  _% \二、液气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
. ~9 X" I  h' h$ Z* }( F4 w# M$ {& }
  液气密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是实现高中低档产品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高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全面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进程中,液气密行业调整振兴的具体目标是:
  X  `* u, v  j& n8 c
& V9 z( B+ g( A/ U4 v% ~! H1 优先发展满足工程机械用的高压柱塞泵、高压液压阀、液力变速器、液压电子控制器等产品,使工程机械液气密高端元件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前述产品不仅满足工程机械用,还可用在其他行走机械上,其设计制造技术还可以满足其他主机用。达到此目标,液气密产品市场占有率将由现在的65%左右提高到80%以上。
0 A4 @0 a$ r6 Q/ _, L! n5 T: F$ X3 I4 z; F/ f- b1 F# I% U1 u6 X7 E; x
  2解决限制液压、液力、气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工艺、关键材料、关键配套件。克服液气密产品的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低,使用寿命低的顽疾,增加主机用户的使用信心。( B' f( K$ ~" {8 ]2 `
" p) M  ]+ g4 h6 U& `- J) I" x
3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建立行业的航母式企业和旗舰式企业,行业的提高国际竞争力。  
' z4 n2 b) u* ]6 D2 b) l$ \8 I0 w9 ^4 a0 L- x5 y
4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由多数企业贴牌出口转为品牌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使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减少液气密产品进出口逆差。
$ w2 v# `7 K3 B, M/ J4 h3 z- Y
4 B) ?' a9 Z& O' }8 _; q  三、液气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w* ?& f5 m4 V" f
+ E' y+ D! P! y4 j    液气密行业的特点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是:“五缺、四不、三弱、两小、一差”,所谓“五缺”即缺少旗舰式企业、缺少知名品牌、缺少核心技术、缺少领军人才、缺少高端产品;“四不”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不够、产学研结合不密;“三弱”即技术基础薄弱、管理薄弱、研发能力薄弱;“两小”即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小;“一差”即产品可靠性差,因而,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具有明显差距。7 Z8 b' K5 G0 U) ~

, |/ A$ Q. L2 s) @9 ?: b  因此,液气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比其他行业困难得多。针对液气密行业的特点,做好液气密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 G' o* p7 A" }" o' Y9 b
7 m8 x! D- z  b; K: [% o: e. z+ P1 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 ^/ [% ^- Z- e8 l! X
6 ^/ F* \1 G$ \7 h0 K; K4 l
  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虽是传统产业但能与新技术迅速融合,从而使自身获得新的进步。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与信息化结合,实施网络设计、网络生产制造、远程控制、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使产品可即时追踪,实时了解主机状况和元件工作状况,对提高产品质量极其重要,可溯性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
) \0 q0 W# s9 i/ Q* [( l) i+ w& h" t* M6 a: S( p
  产品的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没有科学的设计不可能有好的产品质量。产品的可靠性、早期故障、使用寿命都与设计有关。因此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质量是提高产品质量的第一步。实现网络设计制造是提高产品质量质的飞跃,更是调整技术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手段。/ g) x9 Y2 y* a4 H6 Q# c

; W- z: ~, |( y2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措施$ E0 R& L/ U5 |

) ^* Y: ^* z; N  L1 W$ w+ F  液压气动密封行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小企业,规模小,主要是靠仿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储备少,企业无能力开发共性、基础、关键技术,更谈不上前瞻性技术,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仅能维持本企业的产品生产,靠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是不可能产生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的,尤其是前瞻性技术。
0 \2 @0 m% [/ B( Y7 H+ O0 V2 y5 ?) N! C# ]: |, X
  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低,加速建立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行业自主创新体系,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8 n/ m5 F1 T6 B1 H% {2 [8 `
* ]8 r7 T% R4 {2 H2 M
  建设共性基础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行业信息服务平台;行业工程技术应用中心;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 Q) W1 h/ _* m) R! q/ m+ m
$ D5 v5 W( [( `0 j' B
  行业信息服务平台以网络为中心,链接行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网络研发、网络制造,成为企业获取和交流技术、商务信息的平台。* z0 w( u6 H" a1 A/ c! J3 N* S3 W

) O) W  _3 i8 H  l  行业工程技术应用中心主要研发行业共性、基础、关键、前瞻技术,尤其重视关键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成为技术的孵化器,为企业技术提升提供服务。
6 Y, r  A! j7 _& Q5 ^- y' g9 D1 X. r0 x) ?% B1 n5 {
  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不仅要检测监督产品质量的实物水平,还要检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运行。4 Z+ l1 u* f0 d5 k; s
, _8 ^7 E$ e7 u: M& S- }
3 提高企业产品检测检验能力建设
) }. d2 e3 y( t& Q* v  r& n6 X; G8 G( l0 L
  多年来,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发展受到“重主机、轻配套”,“重设计、轻试验”,“重加工、轻工艺”的思维方式影响,工艺和试验研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z, |& I* ~4 h1 P' y) m8 s

' X6 H9 V0 T  _  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企业近年来,购进大量的加工设备,行业加工设备数控率15%左右,大部分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而忽视试验检测设备的更新。检测手段比国外著名企业落后近20年,大部分相当国外80年代水平。
8 p4 L0 H7 V# J; \3 ^2 M8 S+ ?5 n" G6 c
  试验项目与国外相比也差得多,产品不经过充分的试验,怎能有好的质量?因此,要增加试验检测设备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才是有本之源。
1 e' j* O+ A8 W: O7 X* d! T, O0 Y7 J! ?$ [5 }9 r7 _
4 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 i2 h& d/ U# u+ I, ^- j
& w. ~, F' e1 F9 G  调整产品结构是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9 ?( [, b6 {0 x, o
+ ^. }5 r! [; C/ P: B8 |  我国液压气动密封件产品早期故障率高,是主机不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液压件。如何消除早期故障率,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液压密封件、轴承、铸件、高强度螺栓等,而关键是解决铸件问题,所谓“得铸件者得液压天下”,解决铸件问题,是提高液压产品的关键。其次解决诸如清洗、去毛刺等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此可见一斑。# Q: p) w0 W1 i( C9 E7 U, D  m
8 T/ a& h! z$ u$ i2 A
   5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企业" h: v& K( V/ I/ L4 J9 K

2 d7 o9 G2 C) I0 V/ A  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与机械工业其他行业相比是小行业,在机械工业各行业中是工业总产值最少的行业,其特点是是小行业,大市场,小元件,大作用,小产品,高技术。在机械工业连续8年的高速发展中,液压气动密封件产品的核心地位已被主机厂所认可,因而,实现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众人瞩目的问题。
9 B3 a( k! N) R+ ?1 F7 c
5 V1 ], t9 Y7 F2 n9 h  提高液气密行业企业的竞争力,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建立液气密行业的航母式和旗舰式企业,需要国家以政策和资金扶持,减少企业资产兼并重组的成本。& d9 v! O3 \0 @3 h- u
/ S6 H, D# r0 s6 q
6 加大对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的投入
' {1 Y5 G& T1 E* T6 y; N  q6 b( x* ~4 @, T+ y
  多年来,国家对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的投入非常少,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的发展得益于两次发展机遇,现在,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总产值2008年达到45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68%左右,没有当年国家投入,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没有这样的局面,恐怕都为国外产品占领。因此,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家应当加大对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的投入。
' }5 c, t: \) n3 C   可见从事液压行业前景是很光明的,只要踏踏实实的学习积累,一定会有所建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2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路不错的,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高端液压厂不多,高端的人才也不多。液压人才还是稀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6: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景很大   但是出头很难   毕竟国内在液压方面很薄弱    好好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22: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啊  感慨 确实如此 --中国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1 16: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起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18: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学液压!

我觉得液压专业的人才很稀有。很珍贵。液压学得精了,是很抢手的。常遇到学机械的来冒充。
+ d( s' b- L0 P4 ?我想鼓励学习液压专业的师弟、师妹,不要放弃。液压也很有前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江苏沙钢工作,一个新的180吨转炉项目的液压的安装和调试,和德国力士乐的老外交流过,感到液压是有前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2 01:44 , Processed in 0.05131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