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10

人形机器人(4)——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25-4-21 05:52 编辑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全球瞩目中鸣枪开跑。这场赛事不仅是科技与体育的跨界融合,更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机械人在这里对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赛事作一解剖。
一、极限挑战
此次赛事共吸引20支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机器人团队参赛,与1.2万名人类选手同场竞技。赛道全长21.0975公里,途经南海子公园、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标志性点位,地形环境丰富多样,包含平地与坡道,最大坡度≤9°。这对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动力系统是严峻考验。
上午10时11分,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线,夺得冠军。该机器人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参赛过程中配速为7—8千米/时。比赛过程中,有机器人摔倒后迅速站起继续比赛,还有机器人不到一分钟迅速换好电池调整完成后继续跑。赛事采用人机共跑赛道模式,人类选手赛道与机器人赛道共用但分属不同赛区,机器人需在专用赛道内完成挑战。规则要求机器人按“Z型布阵”起跑,前后间距3米,超车需主动绕行,更换电池或机器人需在补给站完成,每次更换机器人将罚时10分钟,最终成绩为实际用时与罚时总和。
二、人形机器人技术跨越的见证
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半程马拉松赛道,实现了从单体性能突破到适应复杂现实场景的重大跨越。过去,人形机器人更多亮相在表演舞台或封闭环境测试,而马拉松赛场是真实复杂的室外环境,机器人需应对复杂地形、其他人类和机器人的干扰因素,21公里的运动里程对动态平衡、续航能力以及关节抗磨损能力等都是极大挑战。
以“天工Ultra”为例,其研制团队攻克了机器人本体的稳定性、轻量化设计、关节长时间运动易发热等硬件难题,还优化了运动控制算法,搭载了“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从实验室单体测试到复杂场景应用,此次赛事加速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迭代,标志着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新阶段。
三、科技创新走向落地的生动寓言
国内外媒体和专家对这场赛事给予了高度评价。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熊志认为,就像每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学会熟练地直立行走一样,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同样需要经历漫长过程,这场赛事是科技创新走向落地的一个生动寓言。
从国际视角看,此次赛事展示了我国在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先实力,为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运动性能的提升将大幅拓展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边界,从工业巡检到应急救援,从家庭服务到特种作业,人形机器人正逐步走向实际场景落地。在医疗、养老等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展现出人性化交互的独特优势,这种多场景的应用探索正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四、学会做内行看懂门道
针对赛后出现很多恶意的评论,作为一个机械从业人员,要学会做内行看懂一个门道,那就是生产厂家与人形机器人如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训练者则如同教育者。
生产厂家赋予机器人“生命”,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再到应用场景,构建了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例如,宇树科技等一批厂商以及北京亦庄已基本覆盖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再到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有助于形成上下游发展合力,还打造了北京市首个类人机器人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和机器人柔性敏捷制造平台等,助推机器人从科幻走向现实。
训练者则对机器人进行“教育”,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优化,提升机器人的性能。在备战期间,训练者对机器人进行各种调试和训练,使其能够适应马拉松赛道、爬山、打球、跳高、拳击等的复杂环境。就像父母培养孩子一样,生产厂家和训练者共同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成长和发展,让人形机器人不断优化迭代,从一个逐渐觉醒的智能生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五、本次的“机器人半马”是加速行业的大发展事件之一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与宇树机器人上春晚一样,都是加速行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宇树机器人上春晚让更多人了解到机器人技术的魅力,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而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还为技术交流和市场培育提供了重要平台。
通过设置21公里长跑等高难度挑战,赛事检验了机器人的性能极限,促进了产学研各界的深度合作。参赛“战队”的针对性训练和优化,将直接推动运动控制、能源管理等关键技术的进步。同时,赛事也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践参考,随着技术应用的深入,人形机器人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从运动性能测试到安全规范,从交互协议到场景适配,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正在形成,这将保障人形机器人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标志着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成为智能制造和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未来,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呈现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三大发展趋势,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妖镜,泡沫严重。

点评

都吹上天了,结果大部分垃圾。  发表于 9 小时前
才刚开始发展,哪来的泡沫  发表于 9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大厂都没参加,比如宇树、众擎。别杠,参赛的是个人拿着他们的机器人去参赛。
天工机器人是赛事赞助商,拿了冠军情有可原
多少机器人跑完全程,目前我没看到数据,应该是官方怕丢脸不敢公布出来
国家最近宣传太猛了,有点飘了,搞一场赛事,让那些不懂技术但是信心爆棚的政客、记者们知道一下,以目前的技术,距离他们眼中的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有多远。能让他们认清现实也是好事,可以更好的制定政策,为技术发展保驾护航。
希望在本世纪中叶,中国能站在全球技术链的顶端。

点评

20个队伍,6个完赛。  发表于 8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人形机器人除了像人,还有什么其他优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是能做成纽北那种赛道就好玩了,做个排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形机器人是下一个风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所以长成人形,是由其生物进化和生存需要形成的。而一个机器非要做成人形,除了做成玩具,提供些情绪价值,真的毫无意义。
那么好的公路上跑步,你弄任一个轮式装置,那不得跑飞快?比这像小脚老太太的不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10年永恒的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1 17:31 , Processed in 0.05283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