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极限思维

各位设计师,请尽快拥抱AI时代,尽快,尽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1 2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计算什么的,真的成了画图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AI只是工具,能学到多少利用多少都看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语言模型是如何利用全网数据进行训练的,能不能用浅显易懂的例子说明一下,比如你是怎么学习GB 150-2011这标准的?

chatGPT4:
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过程并不是指通过直接 "学习" 或下载特定文件或标准。模型的训练是通过接触大量的文本数据,来学习语言的结构、模式、语法和语义。这些数据可能包含各种各样的来源,比如书籍、网站、文章和其他公开可用的文本。

以下用浅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过程:

数据收集:在训练初期,模型会接触到非常海量的文本,这些文本涵盖多个领域和主题。这些数据是在训练前已经收集好的,并不是实时网络抓取。

特征学习:通过分析这些文本,模型会识别出一些语言特征。例如,它会了解句子的结构,词语的用法,还有段落的组织方式。这些特征帮助模型理解如何生成合理的文本。

模式识别:模型通过大量的示例学习规律和模式,譬如某些词语通常在一起出现,某类文体的句式特点等。这样,它就能根据输入的上下文生成符合逻辑的回答。

对于非常具体的像GB 150-2011这样的标准,模型可能在训练数据中接触到与它相关的介绍、讨论或引用,但并不是直接去学习或存储该文档。模型会通过学习语言的表达习惯来了解如何表述与该标准相关的内容。如果模型在训练数据中接触较多与该标准相关的信息,它的相关性可能更强。

总的来说,模型的能力是基于所接受的广泛语料,而不是逐字逐句地记住特定文档。不过,它能模拟生成内容响应有关的请求,因为它了解语言运作的基本规律和常识。

点评

它就能根据输入的上下文生成的回答并不一定符合逻辑,更多的时候它不理会上下文在那胡说八道。  发表于 2025-3-12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不是有什么自动化的清理数据的的程序,因为我理解靠人工来清理文本和投喂数据是项无法完成的巨量工作,特别是考虑你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来清理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chatGPT4:
确实,对于训练大语言模型来说,自动化的数据清理和处理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因为处理的数据量极其庞大,人工逐一清理是不可行的。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自动化数据清理和处理的方法:

数据收集与初步筛选:自动化程序会从多种公开可用的来源中收集数据,然后使用基本过滤器来移除显而易见的低质量数据,如包含恶意内容或格式损坏的文本。

去重和格式规范化:使用自动脚本删除重复内容,并规范化文本格式,比如统一编码格式、去除多余的空白和HTML标签等。

语言检测:通过自动语言检测工具筛选出目标语言的文本,以避免将其他不相关语言的文本误用。

垃圾内容过滤: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或规则基础的方法来检测和过滤广告、噪声数据或其他非人类生成的内容。

敏感信息移除:设计特定的工具来去除潜在的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PII)或者其他需要保密的信息。

主题分类和标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进行分类和标记,以便于后续的专业性筛选和处理。

质量评估模型:开发基于模型的质量评估工具,自动化评估文本的质量并根据得分筛选数据。

样本审查和迭代改进:从自动清理后的数据中抽取样本,进行人工审查。这帮助识别可能的误判和改进自动化筛选程序。

通过使用这些自动化工具和技术,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这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也确保了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接触到更准确和有用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想让模型精确掌握GB 150-2011的内容,需要人工干预模型的学习过程吗,比方用示例来校核。
chatGPT4:
为了让模型精确掌握特定标准,如GB 150-2011,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模型不仅获取相关信息,还能理解其中的细节和要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模型对特定标准的掌握程度:

数据标注:将GB 150-2011相关的文本进行精确标注,标示出关键的部分、定义和要求。这有助于模型识别并理解重要的信息。

示例解析:提供相关的实际应用示例和案例分析,帮助模型了解如何在现实中应用标准。这对提高模型的理解力非常有帮助。

领域特定训练:使用GB 150-2011及其应用场景的相关数据进行专门的训练。通过在这个领域内的扩展学习资料来丰富模型的知识。

专家审查及反馈:如果可能,结合领域专家对模型的输出进行审查和反馈,以校正理解误差,并指导模型学习正确的信息。

细化评估:设计专门的评估机制,通过问答和应用情境测试模型对GB 150-2011的掌握程度,借此调整和优化训练参数。

逐步学习:逐步增加复杂度,从基础部分(如术语和基本概念)开始,让模型逐步掌握复杂的内容。

结合这些方法,人工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对特定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人工干预的程度需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资源来平衡。通过自动化工具和专家参与,模型可以在精确度和广泛性之间找到适合的结合。

点评

谁告诉你大模型看了GB150,就一定输出正确的回答。谁告诉你的。  发表于 2025-3-12 14: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像你这样的模型,如果想要在某一领域表现的更加出色,是需要针对性的做更专业的训练。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微调?
chatGPT4:
是的,您说得对。所谓的微调(fine-tuning)是一种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训练的过程,以提高该模型在特定领域或特定任务上的表现。预训练模型通常在大量的通用数据上进行训练,具备广泛的语言和知识能力,但为了能在某一领域取得更优异的表现,常需要进行微调。以下是有关微调的几个关键点:

特定领域数据:微调通常需要收集该领域的专用数据集。这些数据用于更新模型,使其在该领域的表现更优。

保留通用能力:由于微调是在预训练模型之上进行的,因此模型可以保留其通用的语言能力,同时在特定领域表现更佳。

任务定制:微调过程中,训练的目标可以根据特定任务进行调整,比如分类、问答或生成任务等。因此,微调不仅适用于增加领域知识,也可以提升任务性能。

适应专业术语和细微差别:对于技术或术语密集的领域,通过微调,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专业术语,抓住文本中的细微差别。

训练资源:微调通常需要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比初始模型训练要少,这是因为微调过程中主要是对模型的某些层或参数进行更新。

通过微调,一个已经具备广泛能力的模型能够适应特定的领域需求,从而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结果。因此,在想要提升特定领域表现时,微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点评

微调对大模型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这已经被业内证实了。你还用这种文字生成概率模型在自己骗自己。  发表于 2025-3-12 1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已经发布的大语言模型,比如你这样的,能通过用户的反馈来实现自我改进吗?
chatGPT4:
目前,通过用户反馈来实现自我改进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大多数发布的大语言模型,包括我这样的,通常不是直接通过用户交互进行自我学习或自我改进。然而,开发者可以使用用户反馈来间接改善模型性能。这里有一些常见的方法:

反馈收集:开发者可以收集用户反馈,包括用户在使用模型时遇到的问题、满意度评估以及建议等。这些反馈对于了解模型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非常有价值。

数据更新:基于用户反馈,开发者可以识别出哪些领域或问题上模型表现不足,并寻找相关的补充数据集进行再训练或微调。

错误分析:通过分析用户反馈中频繁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开发者可以找到模型的薄弱点,加以改进。

迭代开发:根据用户反馈,开发团队可以迭代地更新模型和产品,以提供性能更优、用户体验更好的版本。

主动学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主动学习的方法,选择最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来更新和优化模型。

需要注意,对于已经发布的模型来说,直接通过用户交互进行自我改进存在技术和隐私方面的挑战。通常,改进过程是通过开发团队的干预、数据集扩展和再训练来实现的,而不是模型在用户交互过程中自动进行的。保持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也是进行这种改进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点评

乐死了,你看点论文也比看大模型在那胡说强。  发表于 2025-3-12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样的开源模型应该是可以通过微调,来构建一个专业领域的模型,比如内科医生AI,我的理解对吧?
chatGPT4:
是的,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开源的大语言模型可以通过微调(fine-tuning)来适应特定领域的需求,例如构建一个专业的内科医生AI。微调是一种在特定领域数据集上进一步训练现有大模型的方法。这可以提高模型在该领域的专门知识和表现能力。以下是微调过程的一般步骤:

准备数据:收集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数据集,比如医学文献、临床病例和医学问答等,确保数据质量和多样性。

数据预处理:清理和格式化数据,以适应模型的输入要求。如文本规范化、去除无关信息等。

选择模型:选择一个适合的开源语言模型作为基础,如GPT或BERT变种等。

微调模型:使用领域特定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微调。这包括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其能在特定领域更准确地理解和生成文本。

评估和验证:对微调后的模型进行测试,评估其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使用领域专家的反馈来辅助评估。

部署和监控:将微调后的模型部署在实际应用中,并持续监控其表现,以便根据用户反馈和新数据调整模型。

这样的微调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表现,使其在该领域的应用中更具实用价值和专业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领域微调时需要谨慎处理数据隐私和模型偏见问题。

点评

临床医生只看医学文献,就能给病人治病吗。你看完机械设计手册,就敢出来接活吗。  发表于 2025-3-12 14: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08: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型训练用的数据集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能举个例子吗?是不是这样的文件,比如,1+1是输入,2是输出,然后把这个当成一条数据喂给模型。重复类似的数据,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模型就学会了泛化10以内的加减法。是不是有点类似人类学习时的习题集?
chatGPT4:
你的理解很接近。训练数据集确实类似于人类学习时使用的习题集,但对于语言模型和其他机器学习模型来说,格式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训练目标和模型类型。

对于一个语言模型来说,数据集通常由大量的文本构成。这些文本可以是书籍、文章、对话记录等。在微调过程中,数据集可能会更加专门化,例如专业领域的研究论文、问答对、对话集等。这些文本数据帮助模型学习语言规律、语法结构以及特定领域的知识。

如果我们以数学计算为例,如你提到的加减法,数据集可以设计成问题-答案对。例如:

输入: "什么是1加1?"

输出: "2"

输入: "4减2等于多少?"

输出: "2"

通过训练,这样的问题-答案对帮助模型学习如何处理类似的数学问题。

不仅如此,模型可以被训练为理解语义和上下文,比如:

输入: "在6个苹果中拿走2个,会剩下多少?"
输出: "4个苹果"
当然,模型训练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多样性和覆盖度,以确保模型能够泛化到新的、未见过的输入,并能够可靠地生成准确的输出。在语言模型的训练中,目标不仅仅是记住答案,而是要理解语言表达背后的结构和逻辑。

点评

大模型就不存在“理解”这种思维,它是文字生成概率模型。这就是本质  发表于 2025-3-12 1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4 09:09 , Processed in 0.06786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