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对外企、民企、国企都有过接触。在个人技术成长方面作个比较。
* {& p! k$ H( s" f+ \! s刚毕业时,去了一家日企,行业的老大,一做就是4年。这个企业,对于品质要求很高,管理的也很好。工程不良、品质问$ `+ v$ l" t; ^9 M( e7 `
题的解决方式还是学了不少。后来再去民企或国企的时候,就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产品的品质,想达到日本的程度,6 V) J; w1 D- N- u( ?% j d
实在太难了。对于品质,真正的全员参与,做的产品,客户投诉率如果稍高,就会觉得很没面子。
4 b7 n/ d, O- ]但如果想在设计上学到什么,那就不太可能了。产品设计在日本总部。工厂只在图纸。当然,这些图纸拿出去,那是比较' d2 `# N; S7 r; T4 d+ D
值钱的。生产线用设备的设计,是在台湾完成的。水平还是比较高。/ I6 N% L' X, o
国内很多厂,是香港人在这个企业做了之后,偷点图纸、技术出去,开的厂。那些设备就很简陋了。比如说,有人工位抓- u8 S$ T s# r. f
产品的头,用了40几外零件组装而成,而国内的,只是挖个状态差不多的内凹就生产了。所以在这点上,也决定了那些小
$ U* A7 a* R9 K0 o厂的产品品质较差。有个笑话,国内生产的产品,按斤来买的,就想买铁一样。
7 c0 }) b X/ d' X$ [# U. t, r( e当时,如果能看看书, 走工程管理这个方向,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想着学的是机械专业,做机械设计才是正道,就像是$ e( d `3 X$ x- j3 x% r. k; N
飞蛾扑火一样,向着生产线用设备设计和自动化改造方向扑去。因为是生产型的企业,以生产、品质为重,加之有台湾专) r f( l; p! Q/ r* Q
门设计、生产设备的子公司。所以做这个方向,注定了不是公司的主流。没有有经验的师傅带,没有什么设计资料。: M I) W! B8 i1 }, H N: O% x
但有一个优点,有很多设备可以抄,有图纸可以参考。加上领导认为工厂也需要机械人才,进行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以提
* p: k( c( A) I6 W4 C高产品品质和节省人工。所以还是做了不少改造的工作。同时,借着对产品生产熟悉这个优势,开发了几款新设备。( N: Y! l& _" L6 A
但那时的设计,感觉比较痛苦,没人指导,也不知做的专业不专业。做了两年,就已经老资格的机械设计工程师了。可是
0 J" d# C& P0 ~$ L+ H- ?3 o我也连弹簧、齿轮这些参数是怎么计算的都还不知道。书本上的知识用不上,完全是参考现有的设备加上样机的修改来完3 Q' M! D0 I' e, H3 d
成设计的。' g* z& B4 @+ N6 }
感觉外企学管理不错,学技术就不要去外企。; Y$ E* s0 e5 |& Y
后来跳槽去了民企,民企的设计、产品研发是在公司的核心,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一家民企,完全按国标来的。从这家
% T( a. W) g/ m企业,学到了国标这个东西,非常不错。
! J7 F, i6 S' u' W读研究生时有一半的时间在一家研究所度过的,这是一个国企改制的,处处有国企的影子。技术是它的立身之本,但制度又使它没有创新。刚进去这种企业,就可以知道5年、10年后会是个什么样子的,没一点激情。高工待遇不如有点行政职务的,所以做技术研究的,都是些上年纪的。年纪还可以的,都出去外面了。年青的又待不住。没有新技术,买的产品还是70年代研发的,吃老本。总工提出的技术方案,往往被高层轻易的否决。
8 ]" O& I$ p/ r+ y$ q但上年纪的老工程师,在其专业领域,经验非常丰富,非常有水平,可惜都力不从心了。
, W6 _* Y3 c7 O- `9 y# q所以个人认为,学技术首选民企,离市场很近,有压力,学以至用。但如果在国企,能傍上一两个肯教技术的老家伙,那学技术还是比较正统,是比较好的选择。想学技术,尽量不要选择外企,虽然一开始工资非常高。* ~0 n, Q% m' O0 U: ~2 F) a* A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感受。因经历少,见识浅薄,如觉得观点比较偏面,还望多多海函。
" {4 v& b7 ?9 M1 s
# k; ?7 G- @/ ^) \) F" J始发于:http://u.cmiw.cn/space.php?uid=300894&do=blog&id=280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