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征集初选结果,由清华大学牵头的研制方案“望舒之辇”入选。清华大学新闻网公开介绍了这次的设计思路,并且公布了概念图。
5 W1 T/ y" }3 u, O
! I8 Z+ S1 f' G! \
& t# d: U( G0 q- s J; L: F% f, D/ |2 r$ _7 Y6 V$ k
据介绍,清华大学自2017年起开始载人月球车研制工作,研制方案历经多次调整,最终将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融入载人月球车的设计中,用“望舒之辇”命名载人月球车。8 v2 T, e6 |: ]/ F) y8 c
3 e, v7 p: a0 h1 K0 T; K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望舒是为月亮驾车的女神,也被借指月亮,而“辇”是我国古代交通工具,中国使用车辆的历史可追溯至夏朝的奚仲造车。3 ~6 m, [" I/ H0 g; k/ t3 r9 g% g
) n8 H% B S2 S/ G; e" D, t1 ]8 ?5 I在月球车的整体构型方面,设计灵感来自于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的关键元素,以一对大尺度车轮来突出“辇”的关键特征,覆盖圆形穹窿华盖。
$ B. S6 Z! M. x3 F- V9 q! J# J f$ I- h& v$ [9 @4 y
" X% s$ [+ \5 G' m
, L: t! n% R0 e5 S 大尺度车辆位于航天员座椅处,抬高了航天员座椅的高度,不仅有效降低了航天员对抗充气加压航天服变形所需要的肌肉力量,而且开阔了航天员的视野。2 _7 r% v! b5 A% n" j; R5 n
# _1 M/ `8 {, I0 i4 Q9 B
车顶的华盖不仅提供了铺设太阳能电池阵的结构,解决了科学仪器设备长期供电的问题,并且在为航天员遮挡月昼强烈的阳光辐照的同时,为车上设备制造了阴影区域,从而降低了为抵抗月昼约128度高温所实施的仪器设备和电池温度控制的难度。; k, |8 P" o1 X8 i
) @7 y( U% U( L* Z+ L7 S
, [" A8 q- T& B3 m+ ^9 B$ ]/ G: R. R, O* U5 t
此外,还提供了敞篷车所必须的防翻滚支架,以对航天员进行保护。通过对月球车巧妙的折叠和展开设计,即满足了月球车搭乘月球着陆器到月球表面而对其尺寸和重量的严格限制条件,还在月球车后部形成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平台,用于放置科学仪器设备和装置以及采集到的月球标本。
2 G5 I1 u- K* K9 y% @; S3 e
( t& ?! e5 g. ~设计团队还发展了载人月球车的人-机智能混合增强驾驶技术,实现了手动驾驶、自主驾驶和人机混合驾驶三种模式。8 R3 x9 L* J4 E% O# N6 _
- `5 W" ~3 |8 p5 x7 P
- D2 l& r# u8 w- y8 r0 G, t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