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2|回复: 0

动力电池的衰减和跑多远真没多大关系?那和什么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1 15: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3-10-11 15:21 编辑 0 k  ]4 a& [( W: l' ?
3 ~3 E& h1 t7 f- ]6 E5 p. V8 r# b
最近有媒体报道,加拿大的一家出租车公司,有一辆16年的特斯拉Model S在跑了50万公里之后,电池的衰减只有12%。并且,因为这台车享受特斯拉免费终身超充服务,日常使用中,这台Model S基本都是在超充站补能。6 y, ]- l, n3 R( Z% f' p& {5 L$ G
" O1 \. d1 w# D2 I) x; P, ?

5 _! u2 f% l  K% Q
所以我们能得到两个简单的结论:1、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衰减没有那么快;2、快充对电池的伤害也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有人可能会说了,这可是百万售价的Model S,且不说电池本身,BMS管理系统相较于普通电动车来说,也会更高效一些。当然,这则新闻的真实性,包括这辆Model S平时保养如何,甚至用了什么轮胎,经常走什么样的路段,我们都不得而知,不过,关于电池衰减也许你真的不用太操心。7 n* Q1 d0 m5 @7 {. A' y

% C2 N1 |9 m. {* M# G$ D5 K! g
动力电池生产的国标要求
: E0 b( y+ o8 [) ~& W
4 a- |. k4 T) L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4-2015”当中要求:“当动力电池循环充电次数达到500次,电池的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当循环充电次数达到1000次,电池放电容量应不低于80%”。咱们以实际续航500公里的纯电动车来说,理想状态下,500次充电就是约等于25万公里,1000次充电,约等于50万公里。
6 E5 z* P6 f  l4 Z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批更换了纯电动的出租车师傅,即便截止到现在跑了大几十万公里,电池的衰减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行业的标准,让电池的基本性能有一个最基础的保障。那么,关于预防动力电池的衰减,下面这两点可能才是我们平时最需要注意的事情。
; i) |; j) {4 M% `. B

. M" R& ]* S; X放电习惯,就相当于我们平时经常会提及的一个概念“放电深度”。纯电汽车用户对续航最直观的感知就是表显SOC和剩余续航里程。我们把SOC从100%放电至0%叫做一个完整循环。有的车主喜欢电量用到20%就去充电,而有的车主则喜欢用到5%再去充电,那么在相同环境下,剩余SOC=5%就是更深的放电深度,长期下去,这种更深的放电深度对电池的衰减影响就更大。

+ f1 r$ L/ S  M- Y3 m

& I1 L% c9 `9 G& O& C8 ]8 o! u1 v* a% a1 _, ^# ~
驾驶习惯
8 x  E  Z4 M/ W/ [3 b  r* q4 Z2 m
由于纯电汽车加速快、动力强的属性,许多驾驶风格比较激进的用户喜欢全油门暴力驾驶,在高SOC区间大功率放电,在低SOC区间即使车辆已经出现限功率情况,但依旧喜欢大油门加减速,这种驾驶习惯对动力电池极不友好,也是造成电池衰减的一部分原因。
/ V" {' ?- q! }6 s! P" u. w7 Z
* D6 P5 ~' }' @! h

( ]/ a" w- |: m+ M+ w7 b' _
! N6 Y( c2 S/ C! C4 d# P
当然,除了上述两点,电动车的长期放置,以及周围的环境,也会对电池的衰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来看:常温续航>高温续航>低温续航,从电池寿命衰减维度排序,也依然适用。
5 y8 h# N( V  ]1 N& v

- {3 V% ~2 o+ c8 v, ], a

0 G$ b2 L$ b& V6 k5 I8 W* l+ N
5 u/ r& u4 g' R; d7 k  G' b: v% ^6 e5 M- Z. z! X

, G+ j2 v+ `/ e5 L2 _*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0 07:39 , Processed in 0.06602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