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人社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 60 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 3 亿,“十四五”末尾中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等特点,解决养老问题已是刻不容缓,在这上面我们或许可以从机器人+养老上面找到合适的方向与答案。
# h/ F8 z4 _" N. E
3 z: v" N$ u) v) ^1 K% z: I; E# Y6 s近日在上海举办的老博会,汇聚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3个品牌企业,展示的种种的养老机器人让我们大开眼界。
: F' a3 m. e% ^
* [( c3 K! G6 l# f- \! ?1 ?比如优必选科技展示了智能卫浴、智能卧室、健康体检等多个智慧化生活场景,并介绍了陪伴机器人、辅助行走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其推出的智慧康养云平台,还能实时监测老人的安全与健康体征。
$ `1 X/ F E2 r& P- |* A, r3 I) E" n+ u
作为科技在上海老博会现场首发喂饭机器人,同时展出了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便携式洗浴机、智能行走机器人、多功能移位机、折叠电动代步车、电动爬楼机等智能护理系列产品。
% v/ D9 ?2 h* F" H$ V" R: Q5 {4 F, T
$ Z3 d1 [, R/ g8 J0 ^迈动医疗推出的智能天轨系统可用于医院或养老院的护理和康复,智能天轨通过在天花板铺设智能轨道,搭配吊衣,可满足患者的移位、翻身、步行训练等需求,该设备已应用于上海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D9 j$ a% y+ Z" F0 t( S3 U. N
4 \# Y/ u1 X8 c8 O+ U
数字时代,智慧养老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养老机器人作为智慧养老的重要部分,覆盖了老年人的生理、安全和精神三个需求层次,渗透到康复医疗、生活辅助、健康监护、情感陪伴等多数场景,未来将大有可为。
9 v9 j: L+ b. v/ d. Z/ J# J
' w+ r6 ?% [* o& e. D3 R& N养老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 q0 @2 z& l# [7 Q. H1 U- z
; ?4 v( A" }, Y* |! d1 s, i. j& A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养老服务成为机器人应用的重点领域,要研制残障辅助、助浴、二便护理、康复训练、家务、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安防监控等助老助残机器人产品,积极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验证。5 V" q; b5 _+ L' ?( B5 k0 U; M
- Q7 Z) L- W. m; \目前,根据机器人功能及老年人需求来看,机器人养老主要集中在护理、康复和陪伴三大方面,对应着的就是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三大类。
0 m; s( F# [1 _4 K- [) _/ s- @& A0 ^; c
护理机器人集安全看护、主动提醒、危险预警、日常巡逻、社交陪护、健康管理等应用为一体,主要针对失能老人研发,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护理机器人的诞生初衷就是为了帮助老人完成这些动作。3 }: Y8 c% ]4 @3 P! p+ l: n! M
4 Y8 h2 L2 h0 @- O
步入老年阶段后,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衰弱,本来简单的动作想要完成也并不容易,一不小心甚至可能摔倒受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30 多万人死于摔倒,其中绝大多数是65岁以上的老人,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也显示,我国每年有4000 万老人至少跌倒一次,其中每一万人中就有8位因摔倒而过早死亡,有40%-70%的老年人因为摔伤需要就医,因此能有人在旁辅助行动是最好的。
! y \9 Z: k( U) T
- S9 }4 w& J8 h. k此前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仅失能失智人数就在4500万左右,而要护理这部分失能老人的人员配置,以国际通行标准的3:1来算,就需要1500万护工,即使放宽一些,需要的护理人员也是千万级别的,目前的养老护理人员远远不够,而若能搭配护理机器人,让一名护理人员可能照看更多老人,将可以缓解缺人现状。' Q) F1 n; y; s; ~. e5 s/ j q {
/ N/ ^( B w9 i& k) f康复机器人包括外骨骼机器人、日常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老人日常起居以及保健康复,从功能上看,可分为辅助型和治疗型两种,其中,辅助型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帮助病人、老人、残疾人更好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部分补偿其弱化的功能,而治疗型康复机器人则以恢复病人部分机能为主。
& f; C9 v; A$ _. F
3 E; Z+ n& S Z3 C8 ^4 u老年人群易受各类疾病的困扰,比如骨质疏松、瘫痪、中风等,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患者的治疗康复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康复治疗需求十分紧迫。
4 Q4 s1 k( `: w: h/ r5 q4 P2 t& D- C4 Q8 `) r
而相对的是康复人才的稀缺,中国康复科学所所长李建军曾表示,当前康复人才稀缺是系统性的,各康复专业人才都存在缺口,尤其以康复治疗人才最为缺乏,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平均为每10万人口70人,而我国仅有0.4人。" v, e, m. v. E$ H" D% ^
2 [6 y5 s2 w% k. V f+ j5 t8 [* j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困难,采用康复机器人来辅助成为了最好的替代方案,而从目前的的临床效果来看,康复机器人可以全面降低康复师工作量,提高治疗效率和精准度,依托一系列智能科技,康复机器人还能促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客观评价康复训练的强度、时间和效果,使康复治疗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 g. P- X9 z+ E( |6 \: q1 V. M5 U$ h y2 V
养老陪伴机器人算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主要通过语音交流,以人工智能、语音语义交互理解为技术基础,起到生活陪伴、行动辅助、基础诊疗、精神慰藉等作用。( ?3 Q2 z6 U) g% I+ z+ C( i+ v9 e
/ x4 g. T! p6 |" {8 d/ W7 u
如今80后、90后多为独生子女,忙于生活难以挤出时间陪伴父母,老人群体由此很容易陷入孤独状态,而如果还没有伴侣的话甚至可能因此失去生活的热情,此时一款有效的陪伴机器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x: A5 K) |2 V4 Y t
3 W) W1 I1 m3 g% O
2030年养老市场规模达13万亿% w- F1 M d; Q g: t; F1 _$ Q8 g
+ Y8 l: P- @& J
养老机器人或许是未来最可能发展起来的一条赛道,一个很朴素的道理,要有高端的产业,必须先有高端的需求,有对高端产品足够的消费能力,能支持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消费者有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先进产品最容易在发达国家推广开来。, M+ o4 O" u2 E2 \! \' s2 b
: n$ W5 X& \, v* K0 k; y1 g: d
而养老机器人正是拥有足够需求和消费能力的高端产业,目前我国的财富主要掌握在60后到80后这批人手中,这代人如今平均50多岁,再过十年就将步入老年,身体衰退疾病多发,护理需求急剧增长,对各类养老机器人的需求也将随着快速增长。; |" L7 N- D0 l: U6 v3 G( m4 V, c
' _+ h# l7 v9 K$ q此外,这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时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只要是能提高老年生活幸福的产品都会勇于尝试,有钱有需求同时愿意花钱,正是催生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完美的土壤。( F+ |7 k% v% y8 a8 B' ?, W
4 S, ?. V/ j: t) H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相信在此之中,养老机器人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1 T8 u' r2 D3 k" n5 j9 V4 d0 U# a6 U" Z3 s; \% b*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