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产,面对质量问题,诸多的抱怨是不解决问题的。任何事情,都无法通过争吵去解决和处理,起码结果不会是向善的。在质量管理好生产管理中,同样的道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解决为题未注,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错误才能解决错误。孩子不听话时,打骂是不解决的。) y- `' O# |9 i. i# k# l
% D) W0 P: m' P3 B7 m- [0 _# a孩子考试不理想时,埋怨、抱怨,发火是无效的。简单粗暴、棍棒下面出孝子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孩子,就如车间师傅已经不能随便踢徒弟两脚一样了。过去的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环境。不是方法有问题了,是客观条件和环境以及对象变化了。' s" q7 a2 |# @3 U+ E+ p e
& u2 f. i8 m! c在处理品质问题时,我们有太多的工具可以利用,有太多的方法可以使用。比如5W2H就是处理品质问题,关闭质量问题经常用到的一种方式。如果在面对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也这么分析,那么就一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5 g0 j, h M! ?6 I7 {
$ ~: z8 E! E, m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为家长,如果首先去帮助孩子面对这个结果,去分析造成成绩不理想的因素:* [% w, O7 {- i, F3 ?) P6 \
+ \$ d( W/ L V# @' k# h
1、考试心情紧张。2、考试有时间限制,没做完。3、已经会的内容,考试时候答错了。4、新知识没有掌握,不会等等原因。然后就每一个问题进行制定纠正措施。家里做题前,先去跑一圈,让心跳速率达到90以上,再写作业。适应紧张情绪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以训练。2、每次写作业,做题,有时间限制。然后分析哪些题目在限制时间内完成了,哪些是超时没做完的。3、通过训练,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更加熟练,形成习惯。确保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呼吸都会正常的程度,就是习惯,就如生产中的职业习惯动作一样。通过这些分析,让孩子面对问题时,不是紧张,不是害怕,而是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分析自己的问题。假以时日,孩子的思维逻辑习惯首先是对的。
# ?% D9 t& ~, W" E( v
" s3 k; ~! u3 L8 N) K就跟面对生产中的道理一样。出现质量问题,出现报废,出现撞机。首先控制情绪,因为已经改变不了结果,但处理的正确的话,就一定能预防和改变下次的结果。不带情绪,或者说用正确情绪去面对问题,才能达到使员工想要改变的效果。员工付出劳动,老板支付工资,这是等价的,没有什么应该和不应该的,也不存在员工是否应该感恩,因为劳有所得。而必须去思考除了应得收入之外的部分,也就是思想,意识等方面。让员工在这个团队,平台上,能够成长,能够变化,能够升值。这种变化,一定为企业能带来积极的影响。而这样的平台一定能稳定优秀的员工,就如同管孩子是一个道理。但凡优秀的孩子,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思维逻辑,在面对问题时的冷静,稳重,逻辑严密,才能保证其行动有效,目标正确,结果就一定是积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