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月24日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所以算是一篇老文了)
2 B: H( u1 ]# `& O) k* N2 S# o6 T. n7 @- D# @
前几天,听说三一集团的董事长梁文根向董事会提出了“2009年我只领1元年薪”的申请,部分媒体感到“三一高层危机面前敢于担当,始终对员工心怀感恩的切切情怀再次得以体现”,看到此报道,不禁哑然失笑。
' C& f9 A2 X2 N" m
( a% C: D8 Q/ Z0 D, Y; n! T. m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总裁提出的一美元年薪申请,我觉得是可以部分相信的,因为他们是很标准的职业经理人,收入全部来源于公司的年薪以及年底分红。而年底分红取决于公司的业绩,所以如果他们的公司09年业绩仍然低迷的话,其个人收入绝对会大打折扣,虽然他们也有作秀的嫌疑,但是我觉得诚意还是很大的。 : w& {, f3 w! p3 r) l
$ p- }! }1 G- L/ ~9 c7 N+ \0 m
再来看看三一集团,虽然也是上市公司,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三一集团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个民营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跟私有企业基本上可以划等号),也就是说该公司的近190亿元的大部分资产以及收入,是归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等几个三一的元老个人所有的。已经拥有整个公司,还在乎多少年薪吗?这个时候提什么“一元年薪”,不是作秀是什么?
' U o1 W2 j1 n% N
% D/ O1 W5 Q2 b; b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旧闻”不得不提,那就是在金融危机已经初现端倪的四月份,三一集团为董事会成员大手笔批发9辆迈巴赫,每辆价值720万元,合计6480万元,看到这个新闻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山西煤老板批发悍马的故事,看来梁稳根“老板”(注意,是老板,不是董事长)已经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中国传统暴发户的路线......另一个“旧闻”为前不久三一集团出手购买了一架公开报价为8000万美元的空客A320飞机,8000万美元相当于5亿多元人民币,花这么一大笔钱据说是为了将来让梁老板更方便快捷的巡视生产基地。在现金为王的经济低迷时代,梁老板如此大的手笔,能让大家相信“一元年薪的”美妙传说吗?
7 m# g) r" V! b% r$ [4 t9 G/ f# I4 g/ v! ? @5 ^# w, h" c9 ?
我本人几年前对三一是非常看好的,但是这几年梁文根、向文波等老板的招数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这几位三一的创始人在我看来跟任正飞、柳传志等民族企业家还未达到同一级别,他们的身份跟“企业家”三个字是不相配的,更贴切点,应该是比煤老板稍微有钱点的“暴发户”或者比工程机械代理商老板产业规模稍微大点的“个体老板”罢了。 5 W9 _$ c7 M7 T# X' F+ }
我为什么三番五次的给三一泼冷水,是因为本人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民族企业寄予了太大的期望,但是部门国内企业的表现却越来越让我感到失望,于是我只能通过笔头来表达我心中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算是一种悲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