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 s& J) n' R5 ^9 F( P+ A z7 l
根据IFR公布的数据,2013-2018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已经达到155亿美元,但是在2020年这一趋势下降到了136亿美元。2021年再度迎来反弹,增至145亿美元。总体来看,全球市场规模将会进入稳步增长的时期。 ( U2 \6 A* ~4 ^- b$ q* M x6 w2 Z

9 W2 s! ]0 {$ n$ v6 I1 v8 G* I
全球主要区域工业机器人密度分析 . n' P; d( Y0 v) V; X7 k
据IFR最新统计报告披露,截至目前,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26台/万人,随着近年来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增加,亚洲地区的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到了每万人118台,2014-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8%;欧洲地区的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人114台,2014-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 3 K# n* P4 J( r' W4 ^- w
根据前瞻初步统计,2021年工业机器人密度最大的是韩国,为每万人932台,中国为每万人276台。德国和日本装机密度均排在中国之前。 & a( v/ K/ I8 y9 c h

0 @( D' S. g9 G2 B. x
工业机器人产业资源分布 ! N3 v# g" U% z0 c! Q1 d* {. O
在机器人领域,目前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中,西方国家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前瞻结合IFR发布的《2021年全球机器人报告》中统计,全球机器人企业中欧洲机器人供给商占全球总数49.27%;美洲机器人供给商占全球总数的28.91%;欧美机器人供给商合占全球总数的78.18%。 : _5 w) H7 M; [% i1 T

2 E& N0 j0 C2 G k. A( Q
企业竞争梯队——“四大家族”独占鳌头
( Y. C1 J4 k+ d \
从目前中国及全球工业机器人竞争业务规模来看,第一梯队仍然是被“四大家族”所占据,且企业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内具有多年沉淀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都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在第二竞争梯队中,主要由中国上市企业组成,埃斯顿、拓斯达、和绿的谐波等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垂直延伸领域拥有一定的行业经验。 5 |. X' R: F) c) V% w! t

8 g0 [1 h, Z) t4 l
具体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公司,其母公司所在地均位于欧洲和日本,其中日本的发那科已经于2017年被中国企业美的收购,但是其核心业务竞争力以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专利仍掌握在发那科企业自身手中。 6 |2 l+ N) I3 I* g/ `
从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来看,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仍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本土工业机器人厂商想要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需要持续不断的在产业链纵向延伸上发力。
, w. r o: m* n

( k: d( V+ Y5 W C
前瞻网 - R( \1 Z; _; K: O2 t4 z& `1 \: M6 e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