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22-4-18 17:07 编辑 ' [8 Y. g- F7 v2 J. h
& E( `( I- y, ?/ D% ^- }4 D
今天帮朋友审核几张图纸,又遇到了新人常出现的“尺寸闭环”的问题,走神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想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i9 A! f n9 @0 v0 f% Q' v. r: k
1 A9 p' [7 `1 e. t9 Y- F( `9 N+ {. L7 N7 K8 C" q
关于“知识闭环”
/ o! T( D& j3 J- ? 学习知识,核心还是要“学以致用”,而这种从学到用的过程,恰恰形成了一个周期的“知识闭环”。如果没有形成闭环,那这些知识就没有完全掌握,就仍然是摆在那里的“文字、声音、图像、数据”,并没有成为个人的“能力”。如果说画图我们是在尽量避免“闭环”,那学知识则正好相反,我们是在追求“闭环”——甚至是在追求尽早完成“闭环”。
; u0 D7 G& E. }( z8 [" j L: ^/ Z) |7 d! A# i; y- e9 C$ [
" M, x* ], v o+ A: ]# Q9 G
关于“逻辑闭环”% o% \$ E$ O" e7 d) g3 n
前些年常在跨年的时候去听老罗的演讲,自从他的“预言”屡次翻车之后,就不太去听了。这类演讲、书籍、短视频之所以洗脑,让我们感同身受,甚至“醍醐灌顶”,是因为这类言论形成了逻辑闭环,完成了逻辑层面的“自证”。而面对这种准备充分的言论时,我们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想到不适用于这种场景的反例,所以就很容易选择“相信”。逻辑闭环就是我们在说服领导、甲方甚至老婆时候的法宝,玩好了就是俗称的PUA,玩刺啦了就是毕业+单身,想想好像怎么都不亏嘛。
# ~" U3 S3 H! @6 j1 P8 o) Q: A
0 I9 R: }8 Z. c2 w3 X) T
1 O' f/ u8 o7 y0 ?) o& f 关于“思维闭环”) y% k! H- t. O
如果我们被上述的“逻辑闭环”的言论成功洗脑了,那么不得不遗憾的说,我们的“思维闭环”了。思维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不受约束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任何极端的条件下,都能保持一个独立的人格。一旦我们的思维真的闭环了,那我们就成为了思维上的行尸走肉、PUA案例中的受害者甚至邪教的牺牲品。1 d9 M* a# ]7 i5 \* _. n
$ F& N( E& z! C9 m5 t/ P
. l- `% t) X$ M! ~$ j——低头看了一眼图纸,一个尺寸链都能让我“思绪飞扬”,看来年龄大了确实不适合熬夜……哈哈
& K, v; M6 n _' Q p& O* E% l# o
2 w6 Q! R2 a. m4 }- u6 L a
1 ?" Z% @) k#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