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见硝烟的制造业竞赛,正在中国城市间展开。 $ Q8 e5 w3 R+ w! L2 W; H; @
日前,工信部对外公示了遴选出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者名单。在这份被誉为制造业“国家队”的名单中,共有9个省(市)的21个城市上榜。 - \6 O0 S' N$ A, w
其中,制造业实力堪称“一时瑜亮”的江苏和广东,各有6个集群胜出;紧随其后的是浙江,有3个集群入围。
& I' D" J9 x. P. v6 B( p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以及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东北,无一入选。 “国家队”选拔赛 ) J" V% i: G* L$ s' b5 N) d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指地理相邻的大量企业、机构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形成的产业组织形态,被认为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
; f! h0 I" O9 y+ [! T, m$ R
“过去,大量园区凭借交通区位、资源禀赋、政策红利等形成成本优势,吸引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本质上还是一种规模扩张式发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规划所所长程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以园区为核心载体,从过去工业企业之间的物理相邻,向集群成员之间的化学相融转变,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 O1 B$ {* m6 Y. b1 x* `: L
近几年,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刚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强调,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 P6 J1 \9 v7 ~4 ~( X3 D0 l! J q! p
为了开展集群培育创新工作,相关部委纷纷推出各自的行动计划。除了工信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外,发改委推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商务部推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工程”,科技部推出了“创新型产业集群”。
5 l6 |2 n O! g/ }* ~% q
从2019年启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以来,工信部通过搭建集群间相互比拼的“赛场”,先后经过两轮竞赛,最终确定了25个重点支持集群。 4 l) p2 w1 ?9 w5 ?0 ?" Y, |
工信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被业内认为是“国家队”选拔赛,能在这场高手云集的对决中脱颖而出的,都代表了国内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
4 s5 o+ x u" N' N, n2 f2 B
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竞赛旨在通过“赛马论英雄”,从不同行业领域内的领先者中,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选出能承担国家使命、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让它们去冲击“世界冠军”。 * I1 a# F# O$ M1 C+ u# p8 Z
据了解,竞赛分为两场初赛和两场决赛。初赛共有44个集群胜出,其中,2019年94家参赛,24家胜出;2020年85家参赛,20家胜出。决赛共有25家胜出,第一批15家,第二批10家,最终结果这次同时公示。 ! T: g* ~8 V @0 i% j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遴选指标很多,有定性,也有定量,是一个综合评估的结果,既要体现产业的先进性,又要具备集群的特征,更要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程楠说。
, n* q5 v- k5 G% O- N; }
各地为了此次竞赛,可以说都是全力以赴。比如,长沙在2019年专门成立了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促进机构,将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头部企业拧成一股绳,先后突破了高性能发动机等22项关键技术,研发总投入由2018年的52.6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82.5亿元。
' z* e& g( [& J0 S8 l* Q& e+ h
据了解,工信部后续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发展行动、支持集群内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强化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谋划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等举措,不断推动入围的产业集群提升集聚度,打好国际赛。
( l! d$ R5 @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赵作权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已经完成一轮,相关政策文件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于几个月后发布。 图/工信部官网
2 T, {! h6 I8 O, P% h6 c5 [3 {东密西疏、南多北少
% J' L# ?) E3 W( C j
从公示的名单看,25个入围的制造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强省江苏、广东分别有6家上榜。
; P$ r' ^ o8 V% u3 Z
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共有3家入围,上海、山东、湖南、四川则各有2家入选,安徽和陕西各有1家入围。 * Z, D: R( V0 G
上榜集群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共有4家入选,分别是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电池材料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和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 Z& I# {* c* c1 _$ E7 m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示名单中,京津冀地区以及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东北,无一入选。 ! O8 i( @& L7 q1 c" N# l1 m) o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事实上,在初赛优胜者名单中,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均有项目入围,但最终在决赛被淘汰。
j7 C, q4 S. V; w9 O! C4 W) L
分析认为,本次竞赛最终结果,呈现东密西疏、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很大的原因在于,从整体上看,北方地区在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创新性不足,创新环境有待提高。 " I# O4 ~: j! }
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所长何颖提供的数据,在创新能力方面,京津冀地区中,除北京位列全国第3名外,天津和河北均较为靠后,分别排在第9名和第18名;东北地区中,除辽宁外,吉林和黑龙江的综合排名分别位于第24名、第25名;西北地区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的综合得分则位于全国倒数,成为全国制造业创新的短板。何颖表示,这些地区在制造业创新上,亟需给予足够重视。
: g* ^& Z7 B! C) d* ^0 M
在创新环境方面,何颖认为,京津冀地区中北京排名全国第五,领先于天津和河北。然而,北方的其他省市,包括东北地区的辽宁、黑龙江、吉林以及西北地区的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西北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创新环境处于全国垫底水平。 c3 ~7 i7 z; h T/ ]+ Z# O5 N2 c
“在区域整体上看,在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环境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得益于其丰富的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均优于京津冀和北方其他地区。”何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S A5 O/ y4 X; w
创新能力,对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至关重要。何颖说,提高创新能力,是振兴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所在。“这有助于夯实先进制造业的工业基础,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补齐制造业发展关键短板,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 j7 K5 g. B, u6 G
在本次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前列的北京,竟无一个产业集群入围。分析认为,这一方面与参赛个体自身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周边整体发展程度的影响。
# _1 ~0 d% q# M
据程楠分析,制造业集群内需要有足够多的企业数量、大量的创新中介、活跃的金融机构,只有当集群成员数量和类型达到一定“临界值”,才可能发生“核聚变”。
% P1 D; X; C( b- B. O- d* R5 y
# G- X P2 h5 X: D" X3 w g" x
* K w; I, Q, B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