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收看罗罗日记。 本次报道的主要内容有: 1. 什么是轴承的预紧? 2. 什么是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 3. 定压预紧和定位预紧各有什么优缺点? 4. 什么时候需要预紧?什么时候用定压预紧?什么时候用定位预紧? 5. 预紧量是多少?怎么测定预紧量? 6. 如何根据速度,设定动态预紧力? 接下来欢迎收看具体内容。 角接触球轴承的应用及力传递示意图 前几天,我在某站看到一个设计,里面用了角接触球轴承。 结构如上图。 咋一看,好像有点不对劲。 因为从力的传递来说,可以不用内定位套。 例如,当力从轴的右边传递过来时,首先经过右边轴承的内圈,然后传递到其外圈,再从外圈传递到外定位套,再从这个外定位套,传递到左边轴承的外圈,最后从左轴承外圈传递到基座上。 同样的道理,假如有外力作用在轴的左边,力的路径也会像示意图中虚线所示的那样,最终传递到端盖上。 所以,看起来不需要内定位套。 那么,是这个设计有问题吗? 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 这里的内定位套,实际上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设定轴承的初始预紧力。 这种设定方法叫做定位预紧。 其实还有一种预紧方法叫定压预紧。 这两个名字是不是在哪里听过? 没错,我们在《滚珠丝杠和梯形丝杠有什么区别》那篇文章中也有提到。 那么,什么是轴承的预紧?什么是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 所谓预紧,就是让轴承的滚动体和轴承的内外圈保持紧密接触,这常常是需要施加一个外力来实现。 以深沟球轴承为例来说明。 有预紧和没有预紧的对比 图上a所示,如果没有预紧,轴承顶部和轴之间有游隙,当轴受到向下的力时,轴承底部的球受压产生弹性变形,导致轴的理论轴线向下移动较大的距离。 而如果有预紧,也就是如图b所示,因为滚动体事先受到压力(轴向施加的压力),已经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再施加和图a相同的径向压力时,底部的球也会产生弹性变形,但是变形的量,没有图a所示的那么大。 也就是说有预紧时,轴的理论轴线向下移动的距离减小。 这就是有预紧和没有预紧的区别:有预紧提高了刚性,当然同时也提高了传动精度。 而预紧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外部提前施加一个力,使得滚动体和轴承内外圈紧密接触,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 那么,对于我们上面一开始就提出的结构,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 预紧力传递示意图 其实左端的螺母,会施加一个向右的力,这个力一部分通过左边轴承的内圈作用在球体上,然后传递到外圈和外定位套上,一部分力通过轴承内圈传递到内定位套上。 当然,因为左端螺母的旋动会带动轴向左移动,轴右边的轴肩会施加一个力在右边轴承的内圈上,这个力也最终都传递到内定位套和外定位套上,和来自左边的力达到平衡。 在内定位套材料和左端螺母施加的力一定时,预压力F1的大小取决于内定位套的尺寸,因为它决定了轴承内圈可以到达的位置。 没错,这就是定位预紧的来历。 可以想象一下,比较恰当的情况是,内定位套尺寸和外定位套尺寸相同,预紧力F1,通过内定位套产生一定的形变来施加。 如果内定位套的尺寸变长,比较糟糕的情况是,螺母上的力无法施加到球体上,全部被内定位套吸收,不能产生预紧力。 如果内定位套的尺寸变短,比较糟糕的情况是,螺母上的力根本不会传递到内定位套上,全部被外定位套吸收,这个时候就相当于没有内定位套。 OK,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预紧,以及什么是定位预紧。 那么什么又是定压预紧? 轴承定压预紧概念 很简单,就是靠螺旋弹簧或者波浪弹片等结构,施加一个恒定的压力。 因为弹簧及弹片对微小位移不太敏感,所以它的预紧力波动很小,基本维持不变,所以叫定压预压。 到这里,我们发现,轴承的预紧和滚珠丝杠的预紧(甚至是导轨的预紧,比如交叉滚柱导轨的预紧),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让滚动体和附着体紧密接触,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提高刚度和精度。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的优缺点,及实用情况。 定位和定压预紧对比 工程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3类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以及深沟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一定需要预紧。 而深沟球轴承可以预紧,也可以不预紧。但最好有预紧,防止振动产生噪音,我们一般用波形弹簧来预紧,因为占用的空间比较少。 关于轴承的预紧结构,预紧的目的和预紧特征,预紧量等,这里有2张表格,我觉得总结得不错,贴上来,留个记录,方便以后翻阅。 轴承预紧对比(NTN)
- b9 J( u! \5 L- j+ I1 j _1 @
轴承预紧对比(KOYO) 9 |+ `( J4 o1 T6 H. ~' Y" k5 u: ?
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量 * x8 `' ~/ _8 r( [1 Y5 o% C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预紧量,只是某品牌的推荐值,不同的厂家,推荐的预紧量有所不同,实际使用时,按照厂家的推荐使用就好。 上面所说的,都是提前设定好预紧量,有些情况下,动态的预紧量更适合实际应用。 比如切削主轴。 因为理论上,在高速时,离心力将会作用在轴承滚动体上,这时用轻预紧较好,可以减少发热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但是,低速运行时,希望主轴有高刚性,所以又需要高预紧。 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速度,来决定不同的预紧力。 怎么实现呢? 我了解到,有一些结构,比如下面这两幅图。 使用离心力动态调节预紧量 核心调节结构是图中的离心装置(centrifugal device),离心装置中的黄色部件会受到绿色部件的离心压力和自身的离心力,而产生弹性变形,其两只脚会收缩与张开,从而实现对靠近它的右端轴承的预压调整。 使用电磁铁动态调节预紧量 这个原理就更简单了,利用电磁铁(electromagnet)的电流控制,实现电磁铁的出力控制,从而实现预紧弹簧(Preload Spring)的压力控制。 当然,实际设计中,我们基本不会涉及到需要动态预紧的情况。 这个也是我在翻阅资料时,无意间了解到的。 所以做个笔记,万一哪天要做动态预紧,也方便找出来再研究研究。 相关阅读: 《滚珠丝杠和梯形丝杠有什么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如何选用?》 http://www.cmiw.cn/thread-1010435-1-1.html 《5个来自欧美的优质电磁铁供应商,再也不怕选不到合适的电磁铁了》 http://www.cmiw.cn/thread-984878-1-1.html ) Q2 R/ `4 g, W
! B% k4 N2 `0 r) v5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