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14 12: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步:分解受力体为:1、上载板;2、弹簧(简化,合二为一);3、机械限位(简化,合二为一);4、压头(设:质量不可忽略);5、底板。
( b' H3 V" H: i0 @8 C. G ~, |第二步:逐件分析受力:
) O* |6 ~4 L# _* C! R1上载板、受:气缸压力F2,方向向下;受机械限位支撑力,方向向上;受弹簧反作用力,方向向上,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气缸压力F2=机械限位支撑力+弹簧反作用力。
+ P, F+ T+ f' L. M y: |2、机械限位、受上载板作用力,方向向下;底板支撑力:方向向上,根据力的平衡原理 ,上载板作用力=底板支撑力。4 Q) h6 d9 o6 h' o% |2 ~, N
3、同理对弹簧,上载板作用力=压头反作用力0 B5 B$ b! `( l0 h- U# \' P4 o
4、压头:弹簧作用力+重力=底板反作用力, E7 L7 g6 j3 j+ x+ l" o. p
至此:底板受到的作用力=机械限位作用力+压头作用力=机械限位作用力+压头重力+弹簧作用力=压头重力+(机械限位作用力+弹簧作用力)=压头重力+F2
6 `$ i/ g5 | {$ F$ W& E/ M补充说明:以上分析忽略上载板和机械限位的重力,如需要,加上就是了。
1 ?& F' n4 ]" n% J+ E7 L#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