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242|回复: 21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7:骑箱子的小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6 1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20-1-28 07:03 编辑 + Y! ]) f; P7 _% R5 F. Q+ @
" \3 V# b( h4 U6 }( @( k1 n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7:骑箱子的小孩子
5 I9 k+ c! U7 K! w1 ], |. ?. ~$ j

$ I8 R" f7 S8 D) R5 E; J7 }; ~6 d1-19
4 p- T/ {1 R4 Y  @: C- _- R. P3 g, q今天去了大阪的关西机场,从那里坐飞机来上海出差。
% Z. L, J* U4 B; b在机场里,通过海关审查窗口之后,向右拐会路过一个免税店,我进去看了看。
5 O% S5 X) W2 f8 l因为临近中国春节,所以店里中国客人很多。9 j) |7 f2 k# q. e7 L- E" S! [) k  t- Y
店里也有一些中国人的店员,可以用中文为顾客介绍商品。
! P# _% B. X0 t2 g店里面灯光明亮,柜台里的商品琳琅满目。3 A6 F( r: @6 `* J; W; k* I- x
柜台之间的通路不算宽阔,也就是两个人并排通过的宽度。
" ?8 N/ C6 z' U3 R% J3 [我在柜台之间慢慢地走走看看,有些地方需要侧身才能过去。% C8 Q* h4 K* x2 `7 }; [) M
wst1602110007-p3.jpg + h' x1 O- F9 g9 G  v3 h- b5 D& r, I
( j0 c% ?3 f8 `1 y! n
在通道上,我看到前面有一对母子,听到她们的对话,应该是从中国来的游客。
! |5 ]: ^( ?  Q, `7 n) e
7 H" j; M: f1 Y那位妈妈在前面走着,小孩子跟在后面,+ G3 K0 _8 I6 Q* W
小孩子十岁左右,叉开双腿,骑坐在一个小旅行箱上,
' e: i, Q: ]! o5 B( D旅行箱是那种登机用的小行李箱,竖放着,半米高,
* e/ e% Z- U1 n" j8 B小孩子骑在上面,他的双脚刚好能够到地面,他就那么骑着箱子,慢慢地往前挪。
* z. V3 P  T- L. g看到那个小孩子骑着箱子走,感觉有一点违和感,当时想到了几个事情:3 B4 j' r7 o' |( J, y5 q+ f7 j
一个是,他叉开腿骑箱子比较占地方,他那样会影响别人走路,但他不会去在意。% B6 }$ U: e6 J; i
一个是,他叉开腿骑坐在箱子上,觉得即使不好好走路也没关系,妈妈也不会说他。
. s' B% I( E" n' X$ G一个是,他骑坐在箱子上,可以省力偷懒,是一种“获得”的感觉,他习惯于这种感觉。
) W) s! x7 V4 N这几个点,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想在这里说一下。
- \! z2 N' ?8 C0 T2 k- y+ W  [: f* p% Z
% L# r# z; n+ L& V; l) [: a2 `# l suit case.jpg $ l4 ^0 L$ x: p* q4 P3 b! s
. Q. q  ]+ x$ I8 W
2 ]' H$ D) H: \! O6 `/ I& d" c
Chapter 1.
& ?" A& c! `9 M4 K
第一个,做事即使给别人添困扰也不在意,这其实是不够好的。3 C0 s1 n( b& a9 P! w5 @2 I

9 X5 Q- u3 h. m( ^7 T" \日本文化里有一点是,做事时尽量注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9 x, N  j3 Q( l
大多数情况,他们都能尽量考虑到这一点,当然反例肯定是多少有一些的。, a  l  S$ R& \8 Q* \3 d+ Z$ E& x
! f4 w  K- D4 X1 b$ n! j
从中国来的游客,在这一点上有时还不够注意,也有被受到报导的事情。
& ?4 z  ^7 j+ I0 k7 h0 z在人多的街道上走路的时候,有时会突然停下来,查手机什么的,后面的人都要绕着走,) {1 B; H; d1 P7 F
如果停下来的时候能够往旁边挪挪,就好一些了。1 p+ k' r. M* r, I
在旅游区,在景点前照相时,照完就在原地看照片,这样别人就没法过去照相,
3 E$ y- H4 p* z5 a如果照相之后,离开那个位置,再看照片,那就好一些了。( t& ^; x7 ~# f& g  R' h
当然人在生活里,完全不麻烦别人,是不可能的,这个事情也是有个度的,
& b! D9 M& C* v* J6 [' [+ H给别人添困扰,和给自己添麻烦,在这两者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 S3 Q5 z! G' e+ L两个方面都差不多过得去,这样才能与人方便,与己便利。/ H6 r7 q7 J& d3 v

9 D: }/ X6 c+ H! S/ n4 z% Z如果说上面的事例是对于陌生人," y8 k7 W! R% L9 i9 u% a5 ?
那么在面对朋友,面对同事的时候,也是会有同样的事情。0 I2 D4 R. q# ?7 H3 i  f7 D
涉及到别人的事情,自己如果不注意,给别人带来困扰,就不够好。
) x; F0 c4 u5 `1 x8 h3 [' N在这里,所谓“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只是为了别人而考虑的事情,2 Q: g* H( _/ t8 e6 x2 |4 Q$ b2 Y
比如说,如果你给别人添麻烦了,自己还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在意,
# k7 _& B) h9 q( K5 }' c2 n! q那么在别人知道一些信息,对你可帮可不帮的时候,他就会远虑一下了。4 B6 |" _1 f  ?$ T, g9 [
然后从你自己的角度来看,下次本来可以受到恩惠的地方,因为自己的不注意而被取消了,这其实是挺不合算的。& M& o) E0 M4 ]1 p3 I. [# Q# G8 V
所以还是对于周围分配一些注意力,多少有一些考虑,会好一些。
& N- {7 W2 S# v. J) i) K# a/ A! q) e5 m9 ~" d/ a1 `
Chapter 2.
3 Q% c( @/ F! u% N0 f第二个,即使不好好做事也觉得没关系,这也是不够好的。
" L+ m5 W) B2 k( t/ ?) K
7 |; q& m/ X6 l3 j+ Q  p" u以前在文章里也写过,有时有人做事的时候,会有不去认真对待的倾向,
; x- l5 O2 z& O3 K' {- o; e在日语里有一个副词是“ちゃんと(tyanto)”,表示把事情按照应有的样子细致地做到位,% W1 b9 v) Z9 Y
在中文里,暂时没找到更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成是“好好地”做事。
% o% X8 s8 \5 {- F0 F: I) g" i现在的问题是,“不去好好地做事,而去改变或简略一些步骤,而且觉得无所谓。”
: m3 ?6 P8 ^! [7 @% A. n2 p这种想法是不够好的。
2 N' V1 b5 \* ]
: \8 \! s3 D' A8 C比如说,对于约定的时间,出发得稍晚一些,到的晚一些也觉得无所谓,1 ]5 ~- N% V6 b& k5 Q  A+ P/ f
这就是“觉得不好好做也没事”的一个方面。
# r5 J; C: i  ^: e比如做表格资料,有些字体别扭,单元格内的数据位置,居中和靠右都有,也不去在意。
" F# W$ r+ I8 p7 n4 Z0 c比如说发送邮件的时候,标题应该简单概括邮件内容,但是有人就会写得简单。
% \& ]7 ^7 V/ j2 x. n比如说汇报事情的时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象型号部位,有的就是简单说一下,就不够好。- \( p+ {( c9 g! f# i  d
比如说上司交代一个事情,觉得没必要就不拿本子记,有时就容易遗漏事项。
* `. j% ~! V  F2 J, l% `% q& R  y比如同事发消息进行确认,自己收到了,却不回复一下,就会使对方不安。# p' P9 @6 Y( X( N5 C* `
比如去参加一个展会,去是去了,但是什么也没仔细看,就有点不合适。
# {6 T1 V/ M- n# F
$ F$ U! {/ Z" ?1 L$ r% B& g1 a对于上司安排的事情,有些环节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就把一些程序略过去了,是不好的。! Y1 M5 V  Z  @4 R4 c, u0 M
例如发快递之后,底单没有扫描发送,认为没有必要。
9 h2 D1 g7 I3 S例如通知客户重要的事情,只发出邮件,而不打电话联络确认。
6 ^- ]* l& g  X4 C2 y  x% n$ x9 v说三个字的人名或地名的时候,即使说错某个字或改变字的顺序,也不在意。
* V( Q9 F! Y8 F* F& |例如手头被安排了三个任务,大任务,中任务,小任务,3 V3 ~! x+ P! `/ `( }
有人就会处理不好优先顺序,明明知道大任务需要先做,但是因为中任务好做,所以先做中任务,6 X% P9 p! q. Y1 W% q5 o
之后大任务的时间就不够了。% B1 f9 _$ d* E7 Q

4 t$ L/ ]% `$ l' W& Z! e' G比如说骑自行车到拐角的时候,有墙壁挡着看不到对面是否有人,但是不减速骑过去,就有可能造成事故。/ y$ `9 j. Q0 G' d
比如开车的时候需要向左变换车道,先打转向灯然后再回头看,结果发现有车过来,就不太合适。
3 Z  s) W5 Y! t, Y& |/ J' m7 _% J5 s/ ]. L! w7 p
在团队合作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0 v: D2 s( X8 k: `比如确认核实以及交代沟通等方面,对于这些需要花心思想到位做到位的事情,7 O3 V( i! M3 R! R# B
有时就会有人觉得,不做到位也没事,结果就容易出现问题。
4 ^! V9 Y$ R* u* K- J$ i1 o2 n: V" K& P" C9 a
这些事情,都属于“即使不好好做事也觉得没关系”的样子。6 q8 \, E5 c# Q3 T! I8 C9 k
而且,如果带着这样的思维倾向,那么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2 x6 p5 |. N- t* F& z
因此也不会去考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8 [+ U7 ?' u/ u. A, R/ C3 t从而失去了改进的契机,这是不够理想的。
2 a5 D' ~4 O& v. G5 o; b2 O6 L2 {
: a1 ?0 X) `& SChapter 3.
2 X# O. ?% b$ l) J$ e" `3 X& d关于“不好好做事也觉得无所谓”这个方面,顺便说一些机械方面遇到过的事例。
$ a& |( @  @8 K9 O' L1 o3 h( n0 e- L) f: j' _
比如说以前曾有人提到过,国内的机械制造,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不足的地方,3 N0 C( p. ?# o1 W
可以被考虑到的,一个是材料,一个是加工,一个是设计,一个是装配,一个是使用。" `' U: X* m& `. w( V, p  U6 F
有些东西,是你不容易想到或者不容易积累的技术方法数据,; n( k7 ?: H# z/ m+ \# \
这些东西,是国外企业的技术秘密,一时间不容易追赶上。' q- R& N# @; Q- c) w6 s- q
但是有些东西,是容易被看到,容易被知道的事情和流程,: t- i' m1 I, I4 O$ c
那么这些事情能否认真做到位,就会决定机械制造的质量。. g" S) m7 W# E

/ F2 {; X3 k2 t0 r6 ?7 q: Z6 r比如说材料的热处理,需要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在规定时间内降低规定温度,才能达到规定硬度。但是有时会发生,简单摆放,减少冷却时间的事情,就会影响材料的尺寸及性能。9 Y: j) e& R! c" e' O' x4 h

- u/ B' y0 w# G# _  b比如加工一个轴套,需要保证加工后的尺寸在十几丝的公差范围内,那样的话,需要加工测量多次,先加工两次,然后测量之后再加工,再测量再加工,再测量,才能确保达到公差范围之内。但是有的加工者,就会在加工的时候嫌麻烦,直接加工两次,然后看是否到达公差范围,如果有偏差,想办法看商量商量能否放行。这样加工,达不到公差要求对于精密要求的零件,就会有精度影响。
; P# `( d6 y9 ?- g1 b
# V3 Z* T$ W4 T/ j( |比如安装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严格来说,需要先安装一根直线导轨作为基准,然后安装另一根,并打百分比调至平行度在几丝之内,然后安装滚珠丝杠,也要打表调整平行度。这样出来的设备,精度会好,使用寿命会长。但是有的安装者,对这些不在意,安上之后大致平行就好,这样一来,一开始设备使用的时候也是可以运动的,但是时间长了,会有磨损,从而影响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动作的精度。2 h* ]! ~7 m. p8 D8 K
LM-guide.jpg
% u$ e6 f# F$ z% Z/ q
0 w2 R7 `6 ~% x7 Z5 i7 o
! V: z8 d/ {/ l7 V! W( d
$ ?+ z! v6 Z4 m) B6 }在装配零件的时候,有时会发生,对于接触面不去认真清扫擦洗的事情,他觉得也无所谓。
* h4 G$ n" V; G0 D9 S+ }比如说拧螺丝的时候,需要先拧对角的,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拧,有时就会随便拧,就不够好。* H0 z. d2 N6 ?) z9 }9 U

- C) P- j8 Q3 o1 Q装配一个工装的时候,最后立柱的顶端和基准尺寸差了几丝,应该找找哪里的定位有问题然后进行调整,但是有人就会图省事,从立柱侧面咣当一锤子,再测量一下,几丝的偏差没有了,但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做出来的设备,总会让人不放心。
) s- l, {. b5 _! g  Q7 `  H* B: p4 b! j* ?' k4 J. ]
比如说配管连接的时候,拧直角弯头的时候,拧超了三四十度,应该拆掉之后重新拧,但是有人为了图省事,往回拧一些,这样的话,往回拧的地方就会有密封不严的可能性,一开始通油的时候也许看不出来泄漏,但是加压力之后就会发现漏油,还要把油排掉,拆开接头重新返工。
* p' Q. O# @% h1 W* s5 @# z- g+ ]对零件进行加工修改的时候,焊接的时候不去确认尺寸对不对,结果拿到机器那里才发现对不上;; p" X7 Z0 e% f6 e% N/ R: A
让他去找扳手来拧螺丝,他嫌麻烦不去取,图省事用钳子来拧。  ^* b3 u1 v, B/ ^# _
让他去找铁丝来绑扎固定,他嫌麻烦,直接用扎带捆扎,结果时间长了扎带老化会导致松动。% A3 G1 o' v& k

4 Y0 k' s4 B1 t6 ]$ W/ u+ A在设计上,对于高负载高精度高速度的地方,如果有尺寸变动,需要去计算校核,但是有时就会有人觉得麻烦,把计算的部分省略掉,凭感觉去进行修改,就有出问题的可能性。" ^$ z$ k$ u; M# _7 u2 F  t3 p$ E+ ]
修改图纸的时候,只把主视图的线修改了,侧视图的线不去改,看图的人就会感到迷惑。& Y, B. y! G. k, k
还有只把中间部分画的差不多就行了,零件栏标题栏的材质数量就不去注意。  l, [  @# j& }, C
" J: k% u6 @+ d
在设备使用上,规定是每天加一次油,每周排一次气缸积水,但是有时就会嫌麻烦,把保养的事情往后拖,造成设备轴套的磨损,气缸动作变慢,导致设备性能的下降。1 q  M- K6 S% R+ Q6 N  F
比如说设备春节长期停用,需要排水防冻,但是有人觉得没事,就没有采取对策,结果就把水泵和阀门冻裂了。$ W+ y0 F, F* |& Y5 B$ h* v

0 c* _; `: F: y* `& K8 R- CChapter 4.
2 H! T* I) M' |: `) M. D: D- @
# P' p1 \9 _: _. J! f+ {第三个,把“获得”的感觉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将不会是一件好事情。
0 ^- ?8 }% B+ b- f3 v
, `0 Y8 ?- M7 M' E在日语里有一个语法是,别人为了自己而做的事情,说的时候加一个助词“もらう(morau)”。; h4 d: m, R3 G# V! P3 T% P3 v
翻译成中文,类似于这“获得”的意思,指的是“别人为了自己而做一些事情”。+ [' |2 a0 `$ h) y/ b
然后是说,有时候,有些人做事是,“把别人为自己而做的事情当作理所当然的”,
0 W$ @% f, [) C0 [在日语里面的说法是,“もらう(morau)のが当たり前と思う”。4 b9 N: x9 z, ]: x  n- D5 \6 g
这个思维倾向是不够好的。
. j0 n) ]% Q! B
2 n" M0 r& F# i+ q7 Q6 D比如说,前面看到的这个小孩子,他坐在箱子上,随意地甩着腿,8 V& P8 ]! \. N5 m0 {
别人站着,只有他可以任性地坐在箱子上,
. W3 A; Q$ P; X受到妈妈为他提供的方便,他表现出来的是,觉得理所当然,无所谓的样子。' h/ L$ X, ?! Z2 r# ~9 g! h
也许有点奇怪,但在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子的。
7 Y2 W- O2 y+ W( \* u" m# W5 a/ X类似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事情是,小孩子坐在饭桌前玩手机,等着妈妈为他把饭菜端上来,  h7 |! x% j0 E& O0 `5 h! c) h
小孩子吃完的橘子皮和酸奶盒,放在桌子上等着妈妈来为他扔掉。# S% n; m1 Q* j5 S  y' }
这种感觉,就是“别人为自己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感觉。, v8 p$ T$ Y! j! X2 h

1 ?# d( X6 |* r在生活中,在团队中,在日常交往中,一个人与朋友之间,以至于与陌生人之间,
' N2 M' T" I% e. k7 o# z7 B或大或小,都会有“别人为了自己做事情”的情况发生。; s/ D% g/ u+ ]! v7 v9 o
一个个体,从外界那里获得了恩惠,然后会怎样想。
# D: V( U0 h0 T7 `( e0 ^6 _一种想法是“表示感谢”;
% N0 ?  y6 y6 k# m% g$ {一种想法是“这是理所当然的”。
0 l/ k- b8 q4 o2 P如果后者成为一种思维习惯,那么在个体与别人的交往中将会有一些问题发生。! j- q# |0 |1 I( j
可以被想到的问题有:# H8 j) v  K: E" G
一种是,把“获得”当作理所当然,所以不容易做到感恩和表达歉意。
' j  m! {! F, C. F+ ^2 C4 l一种是,把“获得”当作一种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没有从自己“付出”的意识。" v/ n+ s* `( p* Y4 Z
一种是,把“获得”当成一种习惯,一旦周围不对其进行“给予”,他就会不满意。4 U, r1 x! `- T! w3 T
一种时,把“获得”和“安逸”当成一种习惯,对于需要苦劳的事情,就不愿意去做。. P6 n. y9 H$ p8 K- o( u- @
这样的情况下,个体与其他个体的交往,就不能良好地持续下去。
+ `% \+ u/ }' m( |; S
, u% u& c+ H0 x: L2 p关于这一点,除了与小孩子有关的例子,还想到了自己以前的一件事情。1 O5 w3 @5 h. ^: U
那时我在日本福冈市读硕士,有一次有人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是学校里的一位中国人前辈。
; c8 W6 `' U- R7 F3 P( K我随随便便就骑自行车去了,那是一个冬季里的星期天,一个天气清冷的上午,
5 s0 G; f2 Q) d/ X& @走到那位前辈家楼下时,我忽然想到了当时读到的书,! I: I. l7 f% J& t9 w( S" b
忽然意识到:自己是空手来的,没拿东西。
" U6 z+ P' d# _; _' m; M  C6 t但是到人家楼下了,也到了约定的时间,再出去找超市也不太好,) B. X$ i; W9 ]1 a+ p
我傻乎乎地给前辈打电话,6 V5 f* i; W9 l+ {
说我到楼下了但是忘买东西了,我去买点东西再过来,要晚到一些。) v0 D4 H; |8 ^
那位前辈也是东北人,直接就告诉我:你别拿东西,你要是带东西就别来了。% @+ q" Y  [' ]) u' A! `' O5 h
我当时只能那么上楼了。# e( S7 u% _) W
但是从那以后,再去别人家吃饭,就会多少带一些东西了。
* E) I" N1 Q1 V1 U, j4 G以及,到别人家吃饭,吃完之后要积极干活帮忙收拾一下。- B: I, b% ?( c, |: D
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会有别人对我好,
; A! O# O! t: a& e, w3 ]  B但其实自己只是一般人,一味地“从别人那里获得”是不现实的,# U$ A0 o: n4 O0 k# A8 P/ H. y# x
自己必须适时意识到这一点,需要去做一些“自己为别人付出”的事情。# D' g! ~$ l+ @

' p2 a7 e, ?  F* o0 a8 c$ {* s在日本的文化环境里,对于“别人为了自己做事情”,一般是会表达谢意或者歉意。9 ?1 l* r3 X; I# U% a+ \. n! h
别人为自己做事情后,一般都会说“谢谢”或者说“抱歉”。
( F/ u1 V# R) A- r) {0 K8 ~这种教育也是从小孩子开始的。
. d) j+ K9 _1 y  J2 P4 j' ]4 V比如,小学生的书包,即使会有点重,也都是要自己背的,不会有大人帮着拿。
: g% @1 v% G% @5 y! g小学校里,中午吃“给食”,份饭的餐具和食材,都是要自己去取,不会有人给你送过来。
' t/ V- T' l& I$ j' L即使是小孩子,如果别人帮他开了门,过马路的时候汽车为他而停下让路,! P, K6 t* g% G/ }* n
他不会觉得“那是自己应得的”,而是一定要说一句“谢谢”。; y  Q! @7 R# b9 `: y' D. g
别人拿着小食品送给小孩子,小孩子第一句是说“可以么”(いいですか)。
0 N* @; l; g9 n/ z: a4 U) D意思是说,我接受你的东西,这样可以么。: r/ J- ?4 @$ o% w4 m) V3 K2 s
其中包含的感觉就是:从别人那里获得东西,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F0 r0 B9 y5 o* f6 K. Y( ]4 w" @
这样一来,使得“给予”一方,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不是白费的,是得到理解的。* o# p; o3 @. d* e3 v  l  P
这样说话,或许有点做作,或者说产生一种距离感。
8 O( [- ?3 Q: j0 `4 z' N* L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比“接受东西理所当然”,会稍微好一些。
. P6 {' d. w- h8 i8 D$ t oudang.jpg + U, v, s+ W' C" t4 ]

/ n/ R% V$ T( I
# E% h, L- p( W) v7 B% U# R$ i5 P% A
Summary.# l) a7 H, E; t: G1 d2 ?! \2 M
 8 _# N' T. @  h1 F5 G
当然,对于小孩子,要求他一下子什么事都做好,不是必要的。6 S9 P( M% u8 S6 U
小孩子愿意享受宠爱,不好好说话愿意开玩笑,总需要别人帮忙,也是可以理解的,
4 \* a& c+ I0 d. P: y问题是,这些东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持续下去,8 j9 ]5 U4 V6 v9 ~
如果自己不去注意,也不受到别人的说明,) V3 V. n0 T7 c" z
那么他长大之后,就有很大可能性,仍然会有这样的习惯,
  K* S- ~9 F: Y1 @% t+ H# `0 X2 s那样的话,如果他在社会中做事时,也带着这种习惯,那么就会有不顺利的可能性。
+ n% D; C1 h+ Z+ h5 Z$ W5 Q4 r2 f
6 x3 m. A" M" c/ _因此,写出上面这些内容,不是为了去批评小孩子,- d$ ?+ N/ M/ \
而是说,在生活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二十多岁的人,他们做事时有着上面这些倾向,
5 C! D& o; s1 i" @; y8 p如果能够有一个契机,让其意识到这些事情并且能够改进的话,那么对于其个体是有好处的,& H4 ]) u5 t; }
同时,对于团队来说,如果每个个体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那么团队的效率会更好一些。1 H$ M! D1 e+ s+ k4 h) W; l4 Y9 M
$ x8 D5 l3 {" n5 ~, a
上面这三点,其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方式,就是“思考范围是否会涉及到自己以外的人”。
$ \9 K9 U6 v/ u小孩子头脑里思考所及的范围,在他的年龄段,还只限于,“自己”的范围,( L8 k8 i. B. C* ^  H5 i4 H+ p+ J
逐渐成长之后,头脑里思考所及的范围,需要逐渐延伸到“他人”的范围,
$ U, Z+ ?( K1 {3 V这样才能去权衡自己与他人的损益,得到一个折中的位置,1 ^) C7 G3 {& [8 a. e0 D- k  R
然后调整自己的做事方式,把握好一个“自身与他人”的平衡。
, U: y0 D8 X5 x( c- L' O& t/ q  p% U5 e* T" I$ |
以上。! L, ^1 q( m* y  f
By 子子5 `( D. l% O5 ?8 x7 G9 N6 }2 v
4 F% ?6 g9 ~2 x. k
值此新春佳节,谨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_7 N: v% O8 b7 H

3 `* `% J- I% D' R
* E- e+ S: G9 n7 e+ a0 s+ u
二零二零年元月二十六日,农历正月初二。
3 `2 \7 ]) T1 Z/ c- D& K
2 S9 p  `5 N- v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01 收起 理由
吉吉几几 + 300
无敌小蒋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6 19: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和中国的教育有关,和社会环境有关,同时还有历史原因,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和学校的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有问题的,利己主义盛行,任重道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6 20: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快乐呀,一直很喜欢楼主发的帖。

点评

春节快乐~  发表于 2020-1-26 2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6 22: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在地铁里看到有乘客从机场下飞机过来,带着小孩的,那个箱子可以给小孩当座椅用,我当时看的情况是,爸爸和妈妈手推了一只大箱子和一个有卡通图片的小箱子,箱子有点像坐骑。他们进了地铁之后,那个小孩自动坐上去了,因为地铁里几乎座位都占满了。后来我在淘宝上还搜了一下这种箱子,淘宝上还真多,图案也非常好看。
# Z  o6 A4 V8 s# |0 |
2 u+ v  ~3 I9 `  t小孩坐上去,靠两腿蹬地前行,还真是不太方便,容易妨碍别人走路,小孩蹬车前进的方向是随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3: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昀 发表于 2020-1-26 23:017 r; b( F+ J, L% h: G
去年在地铁里看到有乘客从机场下飞机过来,带着小孩的,那个箱子可以给小孩当座椅用,我当时看的情况是,爸 ...
( N( w" _& T" U: e8 N7 b
谢谢回复。! }, l: M1 `& f% _

; E7 U& q! L! H您说的这种箱子,我最近也看到了一次。+ S6 q( x0 A* w: I
侧面看,有点类似于L形的,箱子。; Y' N$ z9 Q; G& Z" ]+ y6 i
小孩子,估计四岁以下的,可以坐着,也有扶手和安全带。0 G7 [2 \- T, ]3 T" J! B7 d9 U
但是十岁的孩子,感觉还是自己下来走好一些,
1 z( v# h( l0 B) c" z0 h为了图安逸就坐在箱子上,影响别人,而且家长不管,总感觉这样不太好。$ U/ r4 }) ]3 T5 l4 T  G
- u' c8 H) J# r, F
顺祝新年快乐~- z1 x) K# U. d; \/ K(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08: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子子君的文章。 子子君对事情的理解比我们要深刻的多,这可能也是中日文化的差异,让我不得不佩服。9 \4 z* z1 L. t2 k5 m
  另外,恰逢新春佳节,国内武汉肺炎闹的人心慌慌,大家都没过好年。 很感谢这个时候你的帖子

点评

谢谢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0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0: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喜欢您滴文章,粗略看下总有收获!
) ^1 z# m2 \9 [, K8 w
' [# o3 n5 j% n5 a3 x3 _祝您及您滴家人新年愉快!

点评

这个单词选自英语,本来只知道英文的解释。日文也有解释啊,长知识了!谢谢您!  发表于 2020-1-28 12:39
谢谢,也祝您春节快乐~ 你的头像里的文字 ,在日语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高,一个是贵。  发表于 2020-1-28 0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心理学有个说法叫“同理心”,也就是平时说的“换位思考”,多数国人教育,都缺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7 12: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子61961 发表于 2020-1-26 23:25
0 W( p4 s" h, ]谢谢回复。9 }' k1 T. h- ~8 Q
' O& `/ N) y* r0 l5 @
您说的这种箱子,我最近也看到了一次。

: I2 E4 [3 g6 c! k2 \. f新年快乐!
( k$ X0 a" `+ a- B2 l对!就是L型的。
+ `% l/ p, d# {% X- C, G
! k! I5 K" Z7 i! k( x6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8 16: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多的是老子天下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3 07:49 , Processed in 0.08523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