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星在中国获得了意外的高曝光率——“三星手机市占率仅剩1%”、“三星各地手机工厂接连关闭”,这些新闻一度让三星败退中国的说法甚嚣尘上。
可事实却是,仅2018年,三星电子就从中国市场拿走了2600多亿元人民币的营收,相比之下,手机卖得比三星好得多的小米,2018年的总营收也不过1749亿元人民币。
如果再深入细究一下,你会发现三星既没有败退中国,更没有告别“中国制造”。
三星手机业务两年关中国四厂
确实,三星电子最近在中国进行了一轮“关停并转”。
10月,三星电子宣布关闭惠州工厂,这是三星电子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智能手机工厂,1993年正式投产,最高峰时拥有3000多名员工,年产手机近6257万部,占三星电子全球手机产量的17%。
三星惠州工厂
11月,三星以组织架构调整为名,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裁员,涉及20%的员工,总数达上千人,重点是手机业务销售和市场部门,原本在中国的11个分公司以及办事处也被合并成了5个。
12月,三星电子旗下的电子元件制造公司三星电机宣布,将在12月24日关停昆山工厂,正式退出智能手机主板(HDI)业务。因为从2014年开始,昆山三星电机就面临亏损,今年已是连续亏损的第5个年头。
昆山三星电机工厂
算上此前相继关闭的深圳、天津工厂,三星两年内已经连关四厂,甚至三星关闭中国工厂已经不算新闻了,反倒是员工动辄拿到“N+5”、“N+3+工龄奖+择业期工资”的丰厚补偿,羡煞了一群吃瓜群众。
乍看之下,三星电子似乎正在逃离“中国制造”,而承接“中国制造”的是越南和印度。
目前,三星电子在越南已经拥有8家工厂和1个研发中心,还在印度扩建了位于诺伊达81区的工厂,准备将其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工厂,产量将由6700万部提升至近1.2亿部。
三星电子关闭的工厂,大多与手机业务相关,这主要是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长期徘徊在1%左右,而在越南和印度,三星手机还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越南,三星电子已经累计投资173亿美元,而2018年全年,三星电子越南分公司的营收就达到了657亿美元,相当于越南全国GDP的28%。
在印度,三星手机市占率20%,仅落后于小米的26%。但印度正在经历换机潮,100美元至300美元之间的智能机需求特别大,三星中低端智能手机Galaxy A系列、M系列智能手机正在印度市场热销。
中国手机品牌最离不开的外企
然而,手机业务在中国打了败仗,三星电子却依旧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
三星电子2018年经济报告书显示,其去年在中国营收为43.2万亿韩元(约2605亿元人民币),占全球营收的18%,中国仍是举足轻重的市场。
这是因为三星电子仍“拥有世界第一制造竞争力”,其在电子产业拥有最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手机业务只是三星电子全产业链的下游,上游的显示面板、半导体存储芯片、电池技术等,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在显示面板行业,三星电子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特别是在OLED面板领域,智能手机用的中小OLED面板收入占整个行业OLED面板收入的88%,而三星电子又占据了9成以上的OLED中小面板产能。
搭载三星OLED屏幕的三星Galaxy Fold折叠屏手机
以2018年三季度为例,整个智能手机屏幕市场(OLED+LCD),三星电子市场份额高达57.8%,远超京东方的7.8%和深圳天马的7.7%。从经营情况来看,2018年三季度,三星电子面板营收10.09万亿韩元(当时约合616亿元人民币),利润1.10万亿韩元(当时约合67亿元人民币),而京东方同期的营收为259.91亿元人民币,利润为4.04亿元。
三星电子面板营收是京东方的2倍有余,利润则超过了16倍。
包括OPPO、vivo、小米等中国手机主流品牌,超过80%的机型采用了三星电子产的屏幕,甚至华为也一直将三星电子作为屏幕供应商。有消息指出,在有LG和京东方作为备选的情况下,华为还是选择三星电子作为旗舰机型Mate 30 Pro的屏幕供应商。
搭载三星屏幕的华为Mate 30 Pro手机
而在半导体存储领域,三星电子也一直占据着头把交椅。
半导体存储芯片主要分DRAM、NAND Flash、Nor Flash三类,DRAM一般用于电脑内存(DDR)和手机内存(LPDDR),NAND Flash、Nor Flash则属于闪存。
这其中,DRAM和NAND Flash属于最大的两个门类,据最新的统计,2019年三季度,三星电子在DRAM市场拥有46.1%的市占率,在NAND Flash市场有33.5%的市占率,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三星手机用内存芯片
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国手机行业,最离不开的外国企业就是三星电子。
中国“人才红利”取代“人口红利”
三星电子在中国通过上游产业获利颇丰,正是三星电子向高端制造业进行大规模调整的写照。
三星电子财报显示,早在2017年,其显示面板和半导体存储芯片业务营收就达到108.17万亿韩元,超过了智能手机业务的106.67万亿韩元。
最关键的是,三星电子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并没有像手机业务那么萎缩,反而加大了力度。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三星电子的战略调整,正好搭上了中国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移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三星在越南的一家工厂
中国的“人口红利”确实正在退潮,人工成本不如越南、印度等国家。比如有数据显示,越南工人平均月薪大约55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630.85元),加上越南实行一周六天的工作制度,周六不算加班工资,相比中国来说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然而,中国工人的素质却与日俱增,显现出了“人才红利”。
教育部统计,中国人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2018年度,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2017年增加了500多万人。
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8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比2017年又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产业工人的优势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劳动效率、技术熟练程度等方面。
一位曾多次前往三星手机越南工厂考察的韩国供应商高层表示,“对比来看,中国的工人明显要比越南的工人受教育程度高,作业前教育比较快,作业准则掌握比较快,技术工人数量十分庞大却非常好管理,而且这些年来一直在提升。”
印度从事精密制造的女工
作为对比,印度工人在精密制造方面的技术,根本无法与中国工人相提并论。比如组装一部iPhone,需要大约400个工序,包括抛光、焊接、钻孔和上螺丝。印度工人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式走上工作岗位。
这也导致印度富士康虽然为iPhone X规划了两条生产线,但是目前只先开了1条,1个月产量只有6万部。而在中国,2016年的郑州富士康就有94条生产线,一天生产50万部iPhone,产能是印度富士康的250倍。
三星在中国上游产业猛砸钱
中国的产业链,在“人才红利”的加持下,正在进行着转型升级,从低价值产业向高价值产业转移。
三星电子也正在配合着进行调整,并且从几年前就开始布局。
2012年,三星电子在中国高端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的13%。2013年到2018年,三星电子向中国新增投资额已达到2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00亿。这其中,高端产业领域投资占比从13%猛增到55%。其中半导体存储芯片、液晶面板、动力电池等技术项目投资超200亿美元。
以半导体存储芯片为例。2012年,三星电子就在西安投资了108亿美元建设一期项目,生产NAND闪存芯片,这是三星电子海外投资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
三星电子在西安的工厂生产NAND闪存芯片
到了2017年,三星电子宣布在西安进行二期投资,先期追加70亿美元。
鉴于5G设备和网络需求的不断上升,明年全球内存芯片市场将出现反弹,三星电子在今年12月10日又宣布在西安追加80亿美元投资,二期投资总计150亿美元全部到位。
二期项目将于2021年下半年竣工,届时每月可加工13万片晶圆,占到整个三星电子同类产品的37%,占到全世界同类产品的13%。 今年年初,三星电子又在天津投资了24亿美元,进行车用MLCC工厂(多层陶瓷电容器)、动力电池生产线等新项目的建设。
今年7月,三星电子在广西钦州的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已经开工……
种种迹象表明,三星电子并没有败走中国,一退一进之间,三星电子已经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调整,完成了从低端走向了高端,从下游走向了上游的转型之路。 敲黑板
|